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湖南郴州电网冰雪突围

2008-02-19 13:41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网湖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特派记者 颜新华
  题记
  一座几乎从不下雪的暖冬城市,出现了一场“世界罕见,长江以南地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冰冻灾情”;一座人口超过50万的现代化城市,绝大部分城区停水停电超过10日;一座国土面积不到2万平方千米的“林中之城”,发生了一场我国有电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电力抢修大会战。这就是郴州。
  
  曾经一片漆黑的城市,光明重新降临;曾经只能靠内燃机车头“摆渡”的铁路,电气化火车再次呼啸而过。
  胜利的时间定格在这样两个日子里:2月11日———郴州城区全部恢复供电;2月15日———京广铁路郴州段恢复供电。
  胜利来自于整个电力行业的大协作、大团结。从甘肃、河南、山东等地前来郴州支援的电力员工人数高达11400人。大唐耒阳电厂克服自身困难,在输出通道塘龙线打通时,及时为郴州电网送电。设备及抢修材料生产厂家,加班加点,及时为一线送去抢修材料……
  胜利来自于政府层面的不懈努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入郴州指导抗灾工作、国家电监会主席尤权10日之内两入郴州部署电网抢修工作,地方政府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协调抢修力量……

  胜利来自于解放军、武警官兵的奋勇战斗。2月2日,由于交通阻碍,二炮某部队空降耒阳,迅入郴州参与电力抢险。在各个抢修现场,解放军、武警官兵战斗的身影更是随处可见,人数已接近2000人。
  胜利来自于广大人民的积极支援。大年三十,13位唐山农民自发、自费来到郴州支援电力抢险;下岗工人陈小生自带工具,跟着抢修队员在工地连续作战数日。在地方电网的抢修中,郴州8000多名群众参与了战斗。

  要让老百姓过上一个亮堂堂的春节
2月9日傍晚,家住郴州明珠花园小区的刘玉梅习惯性地往抽屉里摸蜡烛,转过身时就看见了窗外稀稀拉拉亮起的路灯。她怔了一会儿,跑到门口摁了一下电灯按钮,亮了,再打开电视,熟悉的广告词在屋里响了起来。哦,有电了。
  她赶紧打电话约朋友上街去。街上购物的、散步的,人来人往,卖臭豆腐的、烤羊肉串的小摊也都出来了,大商场里灯火通明。虽然路灯只是间隔地亮着,霓虹灯也都关了,但刘玉梅不在乎,只要亮堂堂的能逛逛街,她就知足了。

  与刘玉梅一样,50万遭受停电之苦的郴州市民开始走上街头,享受丰富、立体、光明的夜晚。生机、活力,又重新回到了这座城市。
  此时距离全城停电的日子,已经过了10天。2月6日晚,在电力员工的全力抢修和超过300台发电机(车)的帮助下,郴州城区开始恢复供电。
湖南省郴州市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雪在这里是少见的,更别说一场铺天盖地的冰雪灾害了。
  可是从1月13日以来,北方强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激烈碰撞,形成的暴风雪和冰冻以摧枯拉朽之势毁灭了郴州大小电网。
  1月29日13时,地方电网供区几乎全部停电。

  1月30日22时,郴州电网与湖南主网解列,国家电网供区随之停电。
  全城陷入一片黑暗,所有与电有关的现代化工具瞬间“罢工”。饭店、银行、加油站、公交系统大面积瘫痪,电视、手机等现代信息渠道中断。郴州成为被冰雪围困的“孤城”。
  没有一座城市会比郴州更感受到长时间停电的切肤之痛。2月2日,温家宝总理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来到郴州的时候,家住涌泉小区的蒋鹏却不知道。“总理来了?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没到我们这儿来?”

  信息的不畅通只是闭塞了人们的耳目,而基本生活保障的缺失才是最严重的威胁。没有电,就没法洗热水澡,于是郴州有自备发电机的大小宾馆迅速爆满,到最后一房难求。更为严重的是用水问题,市民黄安不得不每天五点钟就起来到消防栓边排队接水。
  什么时候才能来电?温家宝总理对郴州人民的回答是:我们正加紧抢修电网,力争春节前电网通电。“总理说了,春节前能用上电”。于是,郴州城一片欢腾。通电的日子有了,盼头就有了,再坚持几天的信心也有了。
  而对所有郴州电力人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冰灾也着实让他们猝不及防。在短暂的惊慌后,他们迅速组织人员生产自救。国网所属郴州电业局立即启动了预警和应急机制,成立了抗冰保网指挥部,全力安排主要线路的正常融冰;地方电网郴电国际也发动所有员工,投入到抗灾保电战斗中。“甚至连坐办公室的人也被派到了一线,妇女就在家里烧开水、煮热饭,送到工地上来。”郴电国际一名员工告诉记者。

  然而,寒冰凝结的速度和厚度远远超出了人力除冰的能力。雪花、冻雨一粘到电线、塔杆上便迅速结冰,而且冰层越裹越厚。
  很显然,这一场冰灾,光靠郴州电力一己之力是根本不可能抵御的。
  “各种各样融冰的办法我们都想了,但随着覆冰程度的不断加剧,都宣告失败。我们进行了百分之两百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包括两名最勇敢战士的生命,但杆塔还在一根根倒下。”郴州电业局局长易泽茂无奈地说道。他说的两位最勇敢的战士,就是曹响林、肖建华。
  而在冰冻最严重的时候,“团结就是力量”曾在冰雪中唱响。1月31日,郴州电业局3名中层干部清晨5时进山巡线,进山后不久他们便迷路了。遍地的冰雪、逼人的严寒,很快,3人就要被冻僵了。半夜,他们只好把外衣脱下生起一小堆篝火取暖,然后紧紧抱在一起高唱“团结就是力量”,循着歌声搜救人员到了凌晨才将他们从山上救出。

  是的,团结就是力量。要打赢郴州电力保卫战,不仅需要郴州电力人的大团结,更需要整个电力行业的大团结、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郴州电力人并不是孤立作战。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时刻牵挂着郴州人民,温家宝总理要求全国电力系统支援湖南,尤其支持郴州城区在春节前恢复供电。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尤权10日之内两次到郴州,亲自部署抗灾保电工作。“一定要举全行业之力,尽快恢复郴州供电,让郴州人民过一个亮亮堂堂的春节。”
  与此同时,湖南省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积极调配省内力量,支持郴州电力抢修。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坐镇湖南,靠前指挥,集中各省人力、物力、财力支援郴州。

  于是,甘肃电力人赶来了,江苏的发电车开来了,山东的塔材运来了,二炮部队子弟兵空降下来了,唐山13位农民自费包车过来了……
  在抗击冰灾面前,全国人民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人民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就不能让他们失望
  云集了近4万多名抢修人员的郴州电力保卫战,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条是确保郴州人民尽快用上电;另一条是恢复京广电气化铁路郴州段正常供电。两条主线,一条关系着郴州人民的生活所需,一条关系着国家运输大动脉顺畅通行,都是十万火急、必须完成的任务。
  如何才能尽快恢复郴州电网供电,摆在指挥人员面前的方案并不多。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打通郴州至装机容量6万千瓦的“小东江”水电站,这是一条最近的通道。在第一批外援队伍的支持下,经过连续30多个小时奋战,2月1日,线路打通,郴州部分城区供上了电。城中一片欢呼,许多人赶紧退了宾馆的房间赶回家中,一些人开始聚到广场庆祝光明的提前到来。然而不到两个小时,线路再次出现大面积倒杆,全城重新陷入黑暗。退了房间的人们再赶到宾馆时,房间已经有人入住。

  指挥人员只好再重新寻找最有可能尽快打通的线路,他们的目光停留在了两条主网线路上:220千伏东城线和塘龙线。这两条线路较长,且受损严重,施工条件也非常恶劣,但电力抢修人员已经没有选择了。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不到5天。
  “东城线是东江电厂的外送主干线路,塘龙线是耒阳电厂向郴州送电的主通道。考虑到当时耒阳电厂外送通道受损,我们决定先集中优势兵力打通东城线。”郴州抗灾保电指挥部一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最初的部署。
  然而,随着冰情的加剧,抢修根本无法进行。参与此次会战的电力员工小刘告诉记者:“施工条件太恶劣了,常常是这边的杆塔抢修好了,那边又出现了新的倒杆,有时忙活了一天的劳动成果,到第二天一看又没了。”
  正当现场抢修人员一筹莫展时,一个好消息传来,经过衡阳百余名电力员工的努力,2月3日晚,耒阳电厂送出通道抢修成功,塘龙线衡阳至郴州段具备送电条件。现场指挥人员当即决定,在抢修东城的同时,全力打通塘龙线。此时距离大年三十不过两天时间。

  数千人马连夜奔赴塘龙线支援抢修。在塘龙线抢修现场,浓雾和雪花弥漫,巨大的探照灯下,电力工人和武警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抬着重达几百公斤的电线杆摸索前行,坚冰覆盖的山路已被他们踩得泥泞不堪;高达数十米的脚手架上,抢修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一块一块拼装铁塔……
  在战斗中,有一支近200人的队伍没有穿戴任何雨具。他们来自河南省电力建设公司。当日,他们驱车1200多千米,长途跋涉到郴州时已经是下午5时。没有下车吃晚饭,就马不停蹄地直奔抢险现场。是夜,雨雪交加,全体抢险队员因为没有来得及配雨衣,人人浑身淋得透湿,但仍然坚持战斗了一个通宵。

  后来,国家电监会主席尤权亲切接见了这支队伍,称赞他们是一支能打硬战的队伍。
  经过抢修队员的连夜奋战,2月6日零时25分,龙塘线母线受电,郴州城区枢纽城前岭变电站带电,郴州城区国家电网公司供电区域,逐步恢复供电。
  与此同时,供电范围占郴州城区80%的郴电国际动员、鼓励群众开展电网自救,在郴州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已有8000多名群众投入到配网的抢修工作中,加上近3000人的专业施工队及武警、解放军官兵,投入兵力超过11000人。经过十几日的奋战,2月6日7时,地方电网所辖郴州城区带电。
  2月6日,大年三十,光明如期来到了郴州。虽然覆盖的范围还有限,但这次与时间赛跑的大会战终于宣告取得初步的胜利。

  随后,电力员工再接再厉,11日,城区100%恢复供电。12日,东城线恢复供电,郴州电网实现双电源供电
  而在另一边,京广电气化铁路复电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郴州段由北往南依次有马田墟、槐树下、白石渡3座110千伏牵引变电站。此次冰灾造成连接3座变电站的13条线路中的200多基杆塔受损,变电站全部失压,铁路电气化运输中断。自2月7日开始,湖南省电力公司调集省送变电建设公司、省电力工程安装公司近8000名员工,全力进行抢修。2月10日晚,槐树下变电站实现单电源供电;14下午,白石渡变电站恢复单电源供电。2月15日零时,城槐线恢复送电,槐树下变电站恢复双电源供电,标志着京广铁路郴州段全线恢复电力供应。

  至此,郴州抗灾保电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我们来就是想卖把力气让郴州人民早点用上电
  “看到湖南人民遭了这么大的灾,我在家里坐不住了,当年全国人民支援了我们唐山建设,我们也应该给灾区人民做点什么。我是个农民,捐钱也没多少,也没什么技术,这次来湖南,就想卖把力气,干点运杆刨坑的活,让郴州人们早点用上电。”自发来湖南支援的唐山农民宋志勇对记者说。
  与宋志勇一起来湖南支援的还有同村的12位农民。这13人春节前通过媒体了解到湖南遭到冰灾重创的消息后,一合计就跑到村里开了介绍信,到银行取出几万元钱,租了一辆车,大年三十就千里迢迢往湖南赶。到了长沙闻知重灾区在郴州,就在大年初二赶了过来。他们中,年龄最大的王加祥62岁,年龄最小的王金龙仅19岁。他们整天踩着崎岖、泥泞的山间小路,顶着寒风从山脚向山顶运送材料和设备。

  而在许许多多的抢修现场,广大人民对电力人真情关爱、大力支持的场面更是随处可见……
  郴州电业局局长易泽茂对记者说:“有两件事我今生难忘,那天我们的员工在城区附近施工,到了吃中饭的时候,城里一些个体户冒着严寒蹬着三轮车给我们送来热饭热菜。还有一位下岗工人,起早贪黑跟着我们的员工在工地上干活,大家都不知道他是谁,还以为是哪个施工队派来的,后来一问,原来是附近工厂的一位下岗工人,他说,看到你们这么辛苦,我也来出把力。”
  在这场抗冰保电战役中,电力人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爱戴关怀。
  在城烟线151号塔抢修现场,伴随着震天的号子声,来自塔山部队的一百多名解放军战士正抬着沉重的水泥杆往山上运输。
  战士马昌秋告诉记者:“这次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电力人的‘铁军’精神,很多时候,他们甚至比我们更能吃苦,能和他们一起并肩战斗,我感到无比骄傲。”

  在这场抗冰保电战役中,电力人得到了人民子弟兵的鱼水亲情。
  为全力确保郴州人民用电,郴州国家电网与地方电网以大局为重,积极协商,精诚合作,互相支援,赢得了人民的赞誉。
  郴电国际董事长付国对记者说:“我真心感谢国家电网公司对我们的大力支持,他们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我们帮了三个忙,一是给我们提供了发电机(车),二是给我们运来了一些紧缺的材料,三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与主网联结的通道。”
  在这场抗冰保电战役中,电力人得到了大小电网的互助互信。
  战斗还在继续,战斗还需继续。郴州广大农村的无电乡亲还在等着“光明使者”的到来。身躯已乏,斗志未减,保电战士还在为夺取郴州抗灾保电的最后胜利而努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