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贵州都匀电网保卫战纪略

2008-02-20 13:26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贵州都匀电网保卫战纪略
本网特派记者任春杨雅洁

  从2008年1月25日上午10时57分全城断电,到2月5日晚22时57分,市区逐步恢复供电,在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凝冻灾害打击下,贵州都匀市连续停电停水长达12天,其停电时间超过了湖南郴州,为全国地市级城市之最。
  由于当时电力供应瘫痪,当地主要媒体停止运转,加上通讯和道路中断,外地媒体特别是中央媒体难以进入,使刚刚过去的这场惊心动魄的都匀电网保卫战不为国人所知。
  近日,我们来到都匀,寻访那些当时参与过抢险保电的英雄和曾经在黑暗中苦苦支撑了12天的市民。我们试图以这篇微不足道的文字,记录下中国电力人曾经的最艰难的时刻和最勇敢的抗争。

  冰灾突袭电网全面瘫痪
2月13日,大年初七中午,记者来到素有“贵州南大门”之称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匀市。市区平整宽阔的路面上已看不到冰雪的痕迹,随处可见的红灯笼渲染着春节的喜庆气氛,该市最大的人民广场上人来人往,神情从容地享受着艳阳天,整个城市一派安详。
  很难想象,就在十多天前,一场50年一遇的冰灾,使这里一夜之间变为冰雪孤城,成为“贵州省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交通受阻,电网四分五裂,铁塔、电杆如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连续停电停水长达12天,为全国地市级城市之最。
  “现在清静些了,就在10天前,这里还人头攒动,是局里最拥挤忙碌的地方。”在都匀供电局11楼的会议室,肖永局长回忆起那段非常时期,感慨不已。

  当时都匀全城停电,供电局办公楼也不例外,只有11楼的抗灾保电指挥部在靠发电车供电,各方人员聚集在此指挥协调抗灾保电,“20人的会议室最多时挤进了90多人,像打仗一样”。
  这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罕见冰灾,对贵州,尤其对都匀分外无情。
  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贵州电网是南方电网受冰灾破坏最严重的区域,30多米高的铁塔接连倒下,电网被分解成数片孤立运行,全省进入大面积一级停电事件应急状态。

  而拥有10个县市辖区的都匀电网是贵州电网的重灾区,短短半个月内连续经历了4轮雨雪凝冻天气的打击,陷入孤网运行的状态。
冰灾给电网带来空前严峻的考验。都匀供电局在灾情发生后立即成立抗冰保电指挥中心,启动《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把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位于都匀供电局11楼的抗冰保电指挥中心灯光彻夜不灭,一道道指令从这里发出,一队队抢修人员顶风冒雪开赴山深路远的抢修现场。
  凝冻天气一轮比一轮恶劣,灾情仍在不断蔓延和恶化。原有的电网故障尚未完全消除,新的故障又在接连出现;贵阳到都匀的高速公路也因冰冻封路,最严重时,5000多辆车、近3万人滞留路上达3天。
  各方最担心也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月25日10时57分,都匀电网仅存的生命线500千伏福施Ⅱ回线因线路永久性故障而跳闸,造成整个都匀电网所辖供电区域几乎“全黑”——继丹寨、三都、麻江、独山、贵定、福泉、平塘7县市停电后,都匀市区成为都匀电网的第8个停电点。形势岌岌可危。

  灾情继续扩大。到1月27日,都匀地区天气情况继续恶化,都匀电网500千伏~10千伏电压等级线路倒杆、倒塔、断线情况更加严重,都匀电网全面瘫痪。
  此刻的都匀城,宛如美国灾难大片《后天》的情景再现:城市完全被冰凌覆盖,白茫茫一片,犹如一件巨型冰雕。

  屡败屡战绝地较量
  最初,拯救都匀电网的多个方案都以失败告终。
  都匀持续坠入黑暗之中。
  当地电视台、报纸停止运转,企业停产,老百姓吃水靠消防车运送,各区县电网只能自保,都匀电力职工陷入苦战……
  “每次都看到了希望,每次都快要成功了。”都匀供电局生产技术部副主任说,“都麻线抢修失败了,又抢修都凯线,刚抢修接通,但又倒了两基铁塔,一条线路最多时反复抢修两12次。”
  线路修好又断,断了又修,大自然和电力职工反复拉锯,不断声东击西,无情地把抢修工人调动到高山峡谷,绝地较量。
  与冰灾这个看不见的强大对手展开较量的过程堪称艰巨和惨烈。冰冻天气变化莫测,步步紧逼,没有人知道它下一步要对哪条线路下手。线路一次次被电力职工努力修复,又一次次被冰冻轻易摧毁;一项项保电方案在屡败屡战的困境中艰难突围……冰灾,考验着电网的应急能力,也考验着各方的意志。

  “坚决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副局长刘明忠介绍,当时针对贵州电网已经解列的状况,各地及时调整战略,抢修重点转移至220千伏网架,并确定黑启动电源。
  由于当地没有电源点,所有必须从外地引电。为了拯救“孤城”都匀,有关各方制定了多套抢修方案:
  ——紧急抢修凯里至都匀220千伏都凯线,从凯里电厂取得电源;
——紧急抢修220千伏大福线,从大花水电站取得电源;
  ——紧急抢修220千伏都麻线,从广西河池通过220千伏车麻线供电的麻尾倒送都匀供电。

  刘明忠说,通过凯里电网内12.5万千瓦机组供电是抢修目标之一。当时电网已经断开,贵州省调度通信局协调凯里都匀磋商,在35千伏线路的7千米间隔内立杆架线,多次升降压。如果打通,可以带电8000~1.2万千瓦。
  当时,还抢修了凯里-福全220千伏线路,为保障电厂不黑,提出了“一厂三网”最优方案。“但最终没有抢出,因线路故障,升至90千伏就发生跳闸。”刘明忠介绍说,为了解都匀之围,当时考虑和使用了很多非常规的调度手段和预案。
  “包括用高压水冲洗的方式除冰,点煤油化冰等平时不能使用的偏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职工告诉记者。
  三战三败的电力职工没有泄气,他们屡败屡战。
  “想尽一切办法夺取抗冰抢险的最后胜利!”被肆虐冰灾几乎逼至绝境的都匀电网并不认输,誓与天公比高低。

  星夜驰援军民合力解围
  拯救都匀,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都匀和整个贵州的困局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还亲临贵州指挥抢险抗灾。
  国家电监会主席尤权,副主席史玉波、王禹民等领导多次飞赴贵州指导电网抢险,并在贵阳电监办内设立了国家电监会电力应急前线指挥部。
  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懋振作出了举全网之力解都匀之围的决定。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赵建国,副总经理、贵州前线总指挥祁达才紧急部署,调动全南方电网的精锐部队星夜驰援都匀。
  南方电网公司发挥“全网一盘棋”优势,抽调兄弟省区3000人的抢险救灾队伍千里驰援。南方电网特高压公司紧急出动,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各由一位副总经理带队增援,云南电网公司也派出抢险队伍抵达都匀。

  贵州电网公司派出副总经理邱跃丰坐镇都匀督导抗冰保电工作,黔南州州委书记吴廷述几乎天天到抗冰保电指挥中心进行沟通协调。都匀市委、市政府领导也经常抢险一线直接指挥。人民子弟兵也在危难之中对电网抢修伸出了援手。
  在都匀抢险大会战中,多套方案同时进行,各路人马同时出击。由于线路损坏太多,而且灾情不断,经常出现前面修好后面又断的状况。
  复杂的地理地貌也给抢修造成困难。黔南地区特有的地势,决定了都匀电网的骨架大部分都处在深山峻岭中,人员、物资在积雪结冰的情况下更难到达。

  1月27日22时,三部支援都匀市和独山县水厂供电的发电车从广西到达独山新寨收费站。由于贵新高速公路独山段因覆冰造成车辆大量滞留,次日上午,通讯中断,局指挥部与车辆失去联系。28日晚,电力职工杨育良打着手电在近十千米长的堵塞“车龙”中找到车队,终于在29日12时左右将发电车护送到独山。60多千米的路程花费了近两天两夜的时间。“这一路的寒冷、艰辛,饱含了南方电网公司对受灾人民的深厚情谊!”黔南州副州长张宪民说。
  在抢修220千伏都凯线时,300多名抢修人员奋战在麻江县境内坡势陡峭的琅琊山,对220千伏都凯线18号杆塔三相断线进行恢复处理。大家冒着冰雪在近千米深、跨度达900多千米到山谷中放线、紧线,经过两天的艰苦工作,终于将线路恢复。然而,由于别的杆塔又倒,致使线路再度断开。
  对于这些身经百战的电力职工而言,抢修复电之路从没像现在这样艰难。大家没有气馁,没有退缩,抓住每一次抢修机会,全力奋战。

  为落实中央提出的“保路、保电、保民生”的要求,让黔南州各市、县(区)在春节能用上电,南方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决定,都匀电网抢修收缩战线,集中力量确保居民用电。
  距离都匀市区40千米外的桃花水电站成为点亮都匀的星星之火。1月30日16时9分,抢修人员经过两天一夜的连续奋战,桃花水电站电源成功试送110千伏东山变电站;20时50分,都匀部分地区终于亮了。
  尽管只有区区2000多千瓦负荷,但这微弱的电能却点亮了抢修人员战胜冰魔夺取胜利的信心和勇气,点亮了群众心中的希望。
  广东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徐达明亲自带队抢修220千伏福凯线,经过五个日夜的抢修,终于在2月5日20时45分打通了凯里电厂到都匀的主通道,都匀更亮了。
  喜讯在春节前不断传来。贵州送变电公司负责抢修的220千伏大福线带电成功,标志着500千伏福泉变电站从大花水电站送电成功,都匀又多了一条光明通道;都匀供电辖区的荔波、麻江、三都、丹寨县城先后恢复供电,福泉市区恢复供电。2月6日21时22分,独山县城恢复供电。

  为了保证停电期间重要目标的电力供应,发电机等临时电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方电网紧急调运10多辆发电车和70台发电机支援都匀,用于解决供水和为医院、银行等重点用户解决供电问题;贵州电网公司向都匀供电辖区的十个县(市)155个无电乡镇配送发电机233台,保障了春节期间乡镇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用电需求。
  除夕之夜,冰城之上,灯火灿烂。

      抗灾群英理解万岁
  都匀保电救灾战役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依赖于参战各方的协同作战,体现了众志成城的力量。每一位参与抗灾作战的人,每一位支持抗灾作战的人,都值得敬重。
  冰灾见证了电力抢修人员的铮铮铁骨。在冰雪与浓雾覆盖的深山峻岭里,到处可见挂着“电力抢险”警示牌的工程车,艰难地穿行在布满冰碴泥泞的山道上;千千万万电力抢修人员踏雪卧冰,奋战在抢险一线,嚼冰解渴,干粮果腹,只为早日恢复供电。
  1月25日,线路管理所组织的队伍就在都麻线的巡线中,在寒冷的夜晚,野地行军了一宿。
  电力职工经常在山脚下、在路边架锅做饭,烤火取暖。一天,黔南州书记吴廷述看到抢险职工吃水煮白菜泡饭,甚为感动。

  “我不是最辛苦的。”13日下午,在贵定县黄丝乡海拔1000多米的110千伏福定线复电抢修现场,满脸疲惫的都匀供电局线路管理所工程师郭敏对记者说。他已经记不清自己过了多久“两头黑”的生活——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工作,忙到大半夜才收工,野外作业时,经常就近寄宿在老乡家里。在2月5日抗灾最紧张的那天,郭敏忙到次日3时才睡觉,而6时又起床直奔路远坡险的施工点,和同事一起连续作战,抢在除夕夜21时前完成抢修,实现送电。
  整个春节期间,参加都匀抢险的电力职工没有一个人休息。都匀供电局党群工作部主任廖钟秀给我们讲了一句副州长张宪民的名言,有人劝张宪民回去休息,他说,怎么回去,晚上回去没法向家人交待,早上上班没法向百姓交待。廖钟秀说,这句话也代表了我们所有电力职工的心声。

  与冰灾作战,各路抢修人员经受了野外冰雪冷风的考验,也感受到不断涌来的暖流。
  都匀下属的三都供电局在抢修110千伏荔三线时,因故障点地势艰险,运送电杆成为难题。在当地政府组织发动下,100多名村民不论是身着水族服装的妇女还是穿着校服的小姑娘,甚至是驼背的老大爷,都纷纷帮忙抬电杆,成为崎岖山路上一道感动人心的图景。
  军民合作,也在都匀抗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武警战士和民兵组成的抢修队伍,连续奔走于都匀电网的各个故障点。当地驻军、商场相继送来棉衣、棉鞋、方便面等物资食品支援。
  群众的支持是夺取抗灾保电胜利不可缺少的因素。在连续多日停电停水的情况下,有些群众难免会着急,会抱怨。
  依靠发电车供电,当地电台是都匀停电后唯一运转的媒体。在一次抗灾热线节目中,开始时,听众打进电话中有八成在埋怨供电部门“不作为”、“没效率”。后来一位退休老职工打进了电话:“我就住在供电局宿舍旁边,这几天几乎看不到年轻些的供电职工出入,因为他们都在外面加班抢修。停电了,我们起码可以待在家里喝茶、聊天,而他们却在冰天雪地里忙碌。大家应该设身处地想想他们的辛苦,多些理解!”
  一张写有“电工多多保重”,落款为“一市民”的字条,被悄悄贴在都匀供电局的大门口门,让职工分外感动。
  眼下,都匀电网已经转入电网修复复电阶段。广大电力职工和都匀30万人民同甘共苦,一起经受住了黑暗的考验,一起见证了光明的到来。
  让历史永远记住所有参加都匀电网保卫战的英雄群体,让同样的故事不再重演。这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