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福建浦城:坚冰是这样融化的

2008-02-21 13:18来源:福建省电力公司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罕见的冰灾会突如其来袭击闽北大地,浦城电网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1月26日,全县17个乡镇63个行政村的27703户用户全部断电。随着气候的恶化,灾情越来越严重,高峰期间受灾区域扩大到232个行政村,69126用户断电。灾情最重的九牧镇,11个行政村全部断电,全镇0.4千伏低压电杆断裂685基,10千伏高压杆倒塌393基。这场前所未有的冰灾正在考验着浦城供电人,而九牧供电所区区11个羸弱的肩膀能否承受如此之重呢?这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搏奕,他们真的能够擎起这片“坍塌的天空”吗?

      俯首甘为“老黄牛”
  九牧供电所所长黄灯鸿,自从冰灾袭击后,就一直坚守在九牧镇。灾情的持续加重,引起了省公司的高度重视。福州、顺昌、宁德、武警等支援队伍纷至沓来,赶往受灾一线支援灾区的抗冰复电工作。援助人员的到来,极大加快了当地供电线路的重建工作,同时也增加了黄灯鸿身上的担子,无形中,他得为外来援助人员进行合理的工作分工、各路队伍的协调等一系列工作。由于同时兼任官路供电所所长一职,分身乏术的他,只好每天在官路、九牧两头跑,两个乡镇现场无数个抢修点、无数个工作计划,都得在他脑中酝酿、生成、实施,他得运用高超的管理手段完成一生中第一次遇到过的如此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公司领导看他每天这样奔波于两地,不仅劳累,而且费时,于是从灾情较轻的其它供电所抽调一个所长负责官路所的灾后抢修工作。

  眼看就到春节了,灾情却日益加重。虽然卸下了官路乡这副担子,但由于九牧镇的灾情过于严重,即使专业技术硬的黄灯鸿把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但电力设施的恢复工作进展依旧缓慢,往往头一天立好的电杆,第二天又轰然倒下。九牧镇山高雪厚,坚冰何时能够攻克?黄灯鸿心急如焚,偏偏这个时候,从县城传来了坏消息:最让他挂念的父亲在春节前因中风而瘫痪在床,这位八十余岁的老父亲,虽然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但嘴里总是反复叨念着:“儿子为什么不来看我,连过年也不来,他怎么就那么忙……”
  黄灯鸿怎能不忙呢,全镇没有一个行政村有条件送电。每天,他就像一只“老黄牛”般,永远有忙不完的事。这个时候,他脑中想的是如何最快地完成复电任务,己无遐顾及家中的任何事了。现在,电杆一根根立起来了,线路一段段架设了好,黄灯鸿的心中才有了一丝丝的慰藉。看着村民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他发誓:“只要还有一个村没通电,我就不回家!”过年了,在大家欢天喜地吃着团圆饭的时候,他还在渭潭村用发电机为村民发电。

     “只要百姓用上电,再苦再累也值得”
  之所以称之为能人,是因为鄢建洪有着许多过人之处。全镇每一个变台的配置、线路的走向,他都能够脱口而出,他就像一张电网架构的活地图。冰灾来临后,他就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白天他与队员们一起在寒风呼啸的山上运送电杆、拉线,晚上还要认真研究翌日的工作计划。因为线路与变台的分布情况他了然于心,制定起工作计划得心应手,他成了所长的好帮手。他同时又是安全员和工作负责人,所以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20多天来,他每天都要忙到凌晨1点钟才休息,时间长了,妻子开始埋怨:“你白天辛苦一天,晚上总得好好休息吧,这样干下去你不要命了?”可鄢建洪总是说:“这么多天还不能恢复百姓的用电,我能不拼命去做么,我个人的辛苦如果可以让百姓尽早用上电,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2月3日,浦城供电公司为了让九牧村民过年能够蒸上年糕,特意从城里租了一台20千瓦的发电机,免费为村民碾米糕。闻讯而来的村民顿时把小小的碾米厂围了个水泄不通,白米摆成了长龙。不料,发电机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发电。鄢建洪背着工具袋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地赶来,几分钟就修好了发电机。第一个碾好糕粉的张国全激动地说:“要不是鄢建洪技术好,今年过年可能就吃不上年糕了,供电所的人真厉害!”
  年三十晚上,在大家热热闹闹吃年夜饭的时候,他却空着肚子与所长一同坚守在渭潭村的发电机旁,为的就是让村民们过上一个“亮堂堂的大年夜”,而此时,在家中早就冰凉的饭菜桌旁妻儿还在等候着他……

      硬汉姚孔德的泪水
  2月13日晚上,姚孔德回到家中。看到年近80的岳母躺在床上,他大吃一惊,着急地问:“妈,您怎么了?”岳母有力无气地回答:“大概是累了,不碍事。”姚孔德听后,眼泪流满了脸颊。
  49岁的姚孔德是浦城供电公司九牧供电所的维修工,也是个党员。他已在这个岗位工作了23年,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1月26日的冰灾造成了九牧镇11个村全部断电,全镇倒杆1177处。为尽快恢复送电,电力部门数百名抢修人员抵达九牧镇,其中最忙的莫过于当地供电所的员工。

  姚孔德每天除了要带领临时聘请的民工参加施工外,还要引领外来援助人员赶往其他现场作业,一天要连续跑上三四个现场。嗓子喊哑了,脚也跑肿了,在零下2摄氏度的低温下,他的内衣却因为干活或者赶路被汗水浸湿。
  每天晚上回家,妻子总是帮助疲惫不堪的姚孔德脱下鞋子,而后端来热水烫脚,送上合口的饭菜,并帮他生火烘干衣裤。连续10天劳累,妻子颈椎病复发病倒了,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妻子把妈妈叫到家中料理家务。
  大年三十傍晚,在万家团圆的时刻,姚孔德却在吴墩村为村民装接临时发电机。家中,岳母端着一碗汤送到女儿床前,吃了一餐简单的年夜饭。

  姚孔德连续20天战斗在抗冰保电的第一线,从不叫苦。如今,看到妻子和岳母累得卧床,他真的心疼了。
  姚孔德对妻子说:“我不带头去抢修那还叫党员吗。百姓等着用电,我心里着急啊。”妻子看到丈夫的眼眶又红了,紧紧拉着他的手说:“不要为家里的事分心,谁叫我是个农电工的妻子。”
  “啪哒!啪哒!”几颗豆大的泪水摔在妻子的手背上,姚孔德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内心竟如此脆弱。
“快乐”的女后勤部长

  小巧玲珑的余丽萍看上去非常单薄,可是大家弄不明白的是,她那么弱小的身躯,似乎蕴藏着永远也用不完的动力。
  顺昌、宁德、南安等兄弟单位的援助人员陆续进驻九牧镇,高峰时期外援队员多达300多人,如此众多人员的吃喝可是件大事。外援队员抛家舍妻来到九牧镇支援抗冰复电工作,总得让他们吃好睡好吧。瘦弱的余丽萍并没让大家失望,她全身心地投入了后勤保障工作中,凭着她出色的协调与办事能力,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小余,我们住的地方没水了,你去看看。”
  “小余,我们吃的菜太辣了,你叫厨师做饭时最好不要放辣椒好吗?”
  “小余,九牧新分配了40多名武警官兵,你安排住哪呢?”
  ……

  余丽萍每天都要面对类似的问题,而她从没有流露出厌烦的情绪,总是微笑地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然后逐个给予解决。
  过年了,女儿打电话哭着央求妈妈回家,但余丽萍却忍着内心强烈的思念之情,放下电话为那些没有进城过年的援助人员借电视机,让他们能够看《春晚》。正月初一,她就帮助厨师一起做饭,在百忙中她度过这生中最难忘的一个大年初一。
  对每件事、每个人,她总是报以最动人的笑容,也因此被广大抢修队员亲切地誉为“快乐的女后勤部长”。
  ……

  吴永生,每天忙完现场还得开车把队员安全带回家,晚上还要整理各类文件、材料;郑华伟,虽然家离供电所才2公里,但回一趟家就像出趟国,难而少,妻子生病他叫母亲照顾,手被冰烂了,他就戴着手套,脱手套时竟然脱下了一整块手皮;吴贵炎家中漏水,却没空回空修补,只好让妻子先住到娘家去;周冬杨、杨可均是所里的老员工,但照样每天与其他员工早出晚归,从不叫苦叫累;姜仲甫连妻子都叫来做后勤了;吴翠仙马上就要退休了,可每天还坚持在抗冰一线……
  就是这样一群人,从冰灾来临至今,没吃过一顿安稳饭、睡个踏实觉,20多天的紧张工作全然忘记了过年的滋味。在别人享受快乐时,他们却不知疲倦地战斗在抗冰复电的第一线。
  他们在鞠躬尽瘁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无怨无悟地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尽早恢复百姓用电舍小家为大家,用满腔的热情、钢铁般的意志,融化了高山大地的坚冰,用尽全力与广大援助队员共同撑起了这片“坍塌的天空”。(李义友陈书忠)
  信息来源:福建省电力公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