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安徽电力抢修江城线侧记

2008-02-25 11:06来源:安徽省电力公司关键词:安徽安徽电力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月24日,在±500千伏江城线广东韶关段抢修施工现场,新组立的铁塔在山岭上熠熠生辉,放线施工正在紧张进行。为了三峡送往广东的唯一通道早日恢复运行,在岭南粤北的崇山峻岭间,安徽电力公司1600余名抢修人员正在日以继夜加紧施工。

      领命:务期必成
  “再苦、再累、再难、再紧,我们也要全面完成任务!”这是2月8日年初二夜间,安徽省电力公司抢险队伍出发前的铮铮誓言。三天前,他们还在±500千伏宜华线抢修奋战。征尘未洗,现在又受命集结,挥师南下。
  在江城线的抢险重建中,安徽省电力公司承担的46.66公里灾后重建线路地处岭南粤北的高寒地段,平均海拔近千米,需拆除重建铁塔16基,重新架线12.5公里,更换光缆46.66公里,地线36.3公里。加上毁损铁塔和导线的修复,抢修工作量相当于完成新建500千伏线路40公里,这样的工程,通常工期需要半年。

  “集全公司之力,倾力而为!务期必成!务期必胜!”面对短短二十多天的工期,安徽省电力公司抗灾抢修指挥部发出了坚定动员。
  2月9日,正月初三,第一批抢修队伍赶赴现场,卧冰踏雪,辗转崇山峻岭间清障、巡线、制定抢修方案,紧锣密鼓开展抢修前期工作。
  冰冻封山,碗口粗的树木成片摧折,横亘在路上;厚厚的覆冰掩盖了崎岖的山路。走在半米深的积雪中,寒风迎面,睁睛都十分困难。山间浓雾,能见度只有30米,巡视只能沿着导线下方,在灌木和荆棘中踏冰辟路,手脚并用爬上受灾塔位查看毁损情况。

  “山路十八弯,巡线的步行距离超出线路长度的3倍多”。总共129基铁塔、46.66公里长的线路,抢修人员用脚丈量,徒步行程超过了
150公里。每天巡线结束,队员们衣服和鞋袜全部湿透,外面结了一层霜冰,手脚冻得麻木,连棘刺扎出了伤口也感觉不出疼痛。
  线路所经之处冰凌如柱,冻雪如钢,塔杆上的覆冰似镜。铁塔有的拦腰折断,有的整体倾覆,瓷瓶碎片和断裂的间隔棒飞散遍地,导地线和光缆掉落地面,全线导线均有不同程度的断损。

  地方电网、农网、配网和通讯线路的抢修会战已经全面展开,随时可能恢复送电,必须抢在前面将受损导地线和光缆升空、锚固。此外,受损导线型号不一、线路跨越京珠高速和京广铁路……线路毁损情况、施工条件和抢修任务的艰巨远超出预期。

  兵贵神速,增调施工队伍的指令紧急发出,材料供应、工器具和机械设备准备、抢修方案制订、危险点分析、后勤保障落实,抢修施工的各项安排紧张有序全面展开。抢修指挥部彻夜灯火,增援队伍和抢修物资朝发夕至,源源抵达。抢修战线在岭南抢修工地全面展开。
攻坚——不辱使命  “这是一场硬仗,一场攻坚战”。在安徽省电力公司倾力而为的调配下,争分夺秒,确保工期,以人员和工器具的“零缺位”、“零周转”的抢修方案应运而生。
  抢修指挥部按照“细化要求、节点控制、每日小结、分工协作”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抢修方案,倒排工期,进度计划具体到每个半天,预留足够的时间和裕度应对恶劣天气和物资供应对工期可能造成的延误。

  1600名施工人员与岗位紧密衔接,16基立塔施工,配备了16套铁塔组立工器具;正常工程架线,只需要20千米长的导引绳,现场准备了70千米。“此次抢修中人力、工器具的超常规投入,可以满足三个50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的需要”,现场抢修负责人说。
  制约抢修进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运输,超过920吨的塔材、导线、金具及工具设备全部需要人力手拉肩扛搬运山顶。在不足半米宽的之字形山路上,16名抢修队员抬着1000多斤、10多米的主角钢在泥泞中、岩石上艰难前行,每一处拐弯、迈出每一步都是一次考验。

  为避开白天乡间小路的运输拥堵,在雨季到来前完成物资进场,抢修指挥部选择了夜间抢运。2月16日,180名韶关武警官兵加入抢修运输队伍。2月18日,抢险指挥部从广西调集的80匹马投入现场物资抢运。
  1691号铁塔基础需要重新浇筑。山高路险,施工现场堆满了从塔身上敲落的厚冰。从基础凿除、焊接到浇筑,仅仅只用了两个昼夜的连续奋战。

  拆塔的工作同样紧锣密鼓。受损的16基铁塔毁损情况和地形条件各异,每基铁塔的拆立需要制定不同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4基耐张塔位于山顶,正常拆塔前使用钻桩锚线,埋设10吨重的地锚,两个人一天就能完成。在坚硬的岩石上,布置铁桩群、人力打桩是唯一的选择。每基耐张铁塔需要打入64根铁桩。十多个人在雨雪中轮番上阵,将1.2米长的铁桩一锤锤打入岩石缝中,“遇到打不下去的岩石,还要重新选位三四次”,现场抢修队员们说。队员们每天手套都要磨烂好几双,衣服鞋子里外全部湿透。

  在抢修驻地,梅花、坪石镇两个小镇汇集了供电、电信等各方近几万人的抢修大军,住宿条件十分紧张,抢修队员拼接床板打地铺,七八个人挤住一间;水电供应未完全恢复正常,发电机只能用于对讲机和手机的充电和简易的照明。队员们用洗脸的水洗脚,在刺骨的冰水中洗去衣服的泥泞。每天未放亮就起床,天黑了才收工返回。

  “我们不怕苦,我们期待凯旋的那一天。”在1648号杆塔放线施工现场,抢险队员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截至2月24日,安徽省电力公司已完成拆塔16基,组立新塔10基,完成了近20公里的导线架设和修复,实现了抢修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既定目标。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为了尽早完成抢修任务,队员们用责任和忠诚抒写着奇迹,抒写着“务期必成、务期必胜”的信心和决心。(王龙胜、叶义德、刘雪松)
  信息来源:安徽省电力公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