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甘肃:情暖三湘化坚冰

2008-02-25 13:36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市民王女士带着4岁的儿子在雪地里玩耍,面对落絮撒玉般的美景,听着儿子“咯咯”的笑声,这难得一见的南国雪景让王女士格外舒畅。但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几天后,她所在的城市会变成一座电力“孤岛”。

  2月1日晚,甘肃兰州。
  甘肃省电力公司基建部副主任王存良正紧盯着电视看《新闻联播》。作为一名电力战线“老兵”,他对南方各省电网的受损情况和抢险情况格外关注。他没想到,仅仅十几个小时后,他就要跟随甘肃省电力公司援湘抗冰抢险第一批人员飞赴湖南,直奔刚刚在电视画面上看到的受灾现场。
  
  天公弄人,竟把南国雪盖冰封。钢塔折腰,银线落地,三湘儿女步履艰辛。闻讯奋起,千万电力铁军急驰援。心系湖南电网,整夜无眠,为重建,千军凝成铁拳。
  2月2日凌晨,甘肃公司接到国家电网公司的紧急通知,要求火速驰援湖南电网。
  2月2日晚,甘肃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肖创英带领第一批抗冰抢险人员抵达抢修一线,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派出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乘火车奔赴湖南。

  2月6日,农历大年三十。经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全力抢修,断电历时10天10夜的郴州市主城区恢复供电。为了确保郴州人民过一个亮亮堂堂的元宵节,国家电网公司紧急调派援湘队伍鏖战郴州。
  2月8日晚,甘肃公司支援湖南抗冰抢险总指挥部在接到国家电网公司通知后,紧急抽调驻娄底抢修人员赶赴郴州220千伏城烟线抢修现场。总指挥肖创英、副总指挥文博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来自陇原大地的电力人会战郴州主战场。

  2月12日,肖创英和文博一行查勘220千伏城烟线。中午时分,老乡热情地请他们到家里休息。交谈中,得知来客是甘肃省电力公司的两位老总,看到他们也和抢险队员一起吃方便面、啃干馒头时,老乡们深深感动了。为了摸清线路受损情况,肖创英、文博早已成了巡线员,他们带队翻山越岭,踩着近20厘米厚的冰雪,顺着山间羊肠小道,穿梭在密林中,掌握受损线路第一手资料。
  截至2月17日,甘肃公司为支援湖南抗冰抢险和重建工作已派出1045人,并支援71辆电力工程车及大量设备和施工工器具。被冰雪摧毁的湖南电网正在四面八方的热情援助中渐渐苏醒。
  
  自出玉门关,转娄底,奔郴州,处处鏖战。吞饼咽雪,立志踏破冰封大地,只把苦作甜。虽是西北铁汉,却有一腔温情,电网一日不修复,便有一夜宿前线。
  从2月3日至18日,记者辗转于娄底、郴州、怀化,目睹了甘肃公司抢修队员在各个抢修现场鏖战的风采。
  2月13日,在郴州永兴县悦来乡金竹村,活跃着一支抢修队伍。抢修队员们头戴火红安全帽,全力进行施工作业。这里是220千伏城烟线153号受损杆塔抢修现场。天水来的抢险队员刘文军告诉记者,刚从娄底来到郴州的时候,这里没水没电,大家就着凉水啃饼干,立即投入抢修。“已经三天没洗脸了。”他呵呵地笑着说。队员何继增接过话茬说:“这是来救灾,哪能有什么好条件,让咱吃饱有力气干活就行,得赶紧送上电。”

  为了让郴州人民过一个亮堂堂的元宵节,2月16日一大早,来自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的抢修队员开始了城烟线80号和83号铁塔的组立工作。因为处在抢修的特殊时期,工器具的调配异常紧张,必须于当日完成这两基铁塔的组立工作。30余名抢修队员借助发电机挑灯夜战。23时许,两基崭新的铁塔终于耸立在郴州市郊,城烟线的重建工作又迈进了一大步。
  2月18日,记者一大早来到城烟线84号铁塔组建现场,找到了寻找多日的抢修队员张得科。他是甘肃省送变电工程公司的技术骨干,去年年底,他一直在平凉等地参加施工,春节前,在家人催促下,已经31岁的他回家举行了婚礼。可没想到结婚第8天,他就接到了支援湖南的命令。他毅然告别新婚妻子,踏上了援湘的征程。

  此次援湘的甘肃电力抢修队员,大多有转战全国,尤其是南方各省抢修电网的经历,这对抢修是很有利的。在采访中,记者听到许多抢修队员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施工的故事。因冰灾受损的铁塔严重扭曲变形,在切割拆除过程中,铁件的掉落对抢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抢修队员吴兰成发明了用木棍加工制作的伸缩式焊枪托,既确保了抢修人员的安全,又加快了施工进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每天中午,抢修队员们都是在工地上啃饼干,喝凉水。原来,从施工现场到住所要走近3千米的山路,有的甚至更远,来回一趟很耽误时间。为了争分夺秒完成抢修重建任务,抢修队员们主动留在工地,吃点自带的干粮后马上投入战斗。
  
  一头是军,一头是民,共抬一基电线杆。春回暖三湘,冰雪初消融,已有新塔立山尖。重建电网战尤酣,尽快送电愿苦战。只盼银线架起把春报,早日凯旋!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220千伏城烟线,许多地段的设计都采用了水泥门型杆结构,抢修中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如何把重达1.2吨的水泥杆抬上山头。
  在151号杆塔附近,记者遇见了永兴县金竹村村委会主任何忠清,他正带着刚出锅的油煎饼和花生、橘子,提着两桶开水,给抢修队员送来了“营养午餐”。他告诉记者,这几天看见抢修队员太辛苦了,专门让妻子做了好吃的送来,给抢修队员们改善一下生活。金竹村江成权老大娘告诉记者:“我活了70岁了,从没见过么大的雪。没有电,日子太难过。还好,来了这么多电力工人,我们有盼头了!”
  151号杆塔位于一座山顶。通向这里的路是抢修队员们用铁锹挖出来的。所谓路,也只是在山坡上挖出一道浅沟,让人有个落脚的地方。

  “加把劲呀,嘿呵!再用力呀,嘿呵……”
  伴随着震天的号子声,由解放军战士和村民组成的运输长龙缓缓从山坡走向山顶,他们肩头压着沉沉的木杠,吊着重达一吨多的水泥杆,一步一步向前移。像这样的电杆,他们每天要往山上运送数十基。
  2月15日,记者再次来到城烟线101号杆塔附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4辆军用卡车,指挥员正在向100多名解放军战士部署运输任务。红旗猎猎,誓言铮铮,领受了任务的战士们肩扛人抬,将一基基水泥杆送到抢修现场。
  2月18日,笔者从甘肃公司援湘抢险总指挥部获悉,经过军民齐心协力连续作战,4条线路的抢修工作均取得了进展,部分铁塔重新矗立在雪灾后的湖南大地上。



  来自天水的高空勇士有信心圆满完成抢险任务。任劼摄

    

   组立铁塔。任劼摄
作者:王彦民 李阳山 陈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