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从集结到告捷的七天六夜

2008-02-27 11:10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月23日20时,宁夏电力公司突击队承担修复的江西220千伏贵里线(贵溪电厂—220千伏七里岗变电站)地线紧线工序结束,宁夏公司重建贵里线、临里线(220千伏临川变电站—七里岗变)任务全部完成。24日晚,两条线路相继一次送电成功,抚州220千伏主网供电可靠性全面加强。

  2月14日下午,宁夏公司接到国家电网公司命令——组队支援江西抚州220千伏电网恢复重建。一天内,宁夏公司完成了人员调集、车辆调遣和设备材料准备等工作。从16日深夜先遣队抵达现场,到23日结束工作,宁夏公司在七天六夜中高效完成了抢修任务。

  18日晚,首批突击队员开始施工,战斗拉开序幕。在连续奋战的119小时里,这支素有“铁军”之称的突击队,凭借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神,缜密灵活高效的组织指挥力量,严、细、实的施工工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赢得同行及当地政府、群众的赞誉,也在宁夏电力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珍贵印记。

  快速集结,日夜兼程不停歇
  实际上,南方雪灾发生不久,宁夏也出现连续降温降雪,但未伤及主网。此时宁夏公司已经做好了随时赴南方参加抗冰抢险的准备,一直在等待国家电网公司的命令。

  宁夏电建送变电分公司是宁夏公司赴赣突击队的主要力量。得知开赴救灾一线的命令已下达的消息后,送变电分公司员工纷纷请缨参战。“许多已经离退休的员工都要求参加。”负责队伍组建的该公司经理王新回忆说。考虑到老员工的身体情况,最后的名单并没有离退休员工。为此一位老司机还非常不满:“南方山多,道路崎岖,现在的毛头小伙子都不会修车,万一车子出了故障怎么办?还是我们老司机可靠。”王新特别能理解这种情绪,他自己也是抛下重病住院的父亲带队出发的。

  400人的队伍集结出奇顺利,加上材料、设备装车仅仅一天时间。
  2月16日清晨,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齐同生前来送行,为突击队授旗。他叮嘱:“带上宁夏600万人民的关怀,在一线加强纪律、有序安排、听从指挥,确保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电网重建工作,为宁夏争光。”

  肩负重托,突击队日夜兼程赶赴灾区。先遣队伍7人于16日23时50分抵达目的地——江西抚州。
  以220千伏电压等级为主网的抚州电网担负着该市11个县区及南昌市进贤县约450万人口的供电任务。在此次雨雪冰冻灾害中,该市是江西全省受灾最重的地区之一,6座220千伏变电站中5座停运,23座110千伏变电站中22座停运,全部输电线路受到损害。最严重时,抚州临川区断电40小时,所辖10个县全部停电。经过当地抢修力量的艰苦努力,截至2月16日零时,虽然大部分区域已恢复供电,但遭受毁灭性损坏的220千伏主网尚有9条线路亟待抢修,电网结构依然脆弱。

  攻坚克难,多少艰苦若等闲
  战场无定律。先遣队伍行至西安时接到命令:任务完成时间从3月上旬提前到2月25日。根据这个新变化,突击队前方总指挥邓永辉果断下令,大队人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放弃中途休息,再征调一部分技术骨干和抢修队伍增援——突击队扩充到670人。
  先遣队到达后马上就和江西省电力公司进行了沟通。两条合计40.7千米长的线路,4基倒塌铁塔、两根严重倾斜混凝土杆、1基主材受损铁塔重建修复,以及光缆、地线、导线地线支架更换,任务完成时间再次提前至2月23日!

  17日1时,先遣队开始看地图,以吃透抚州电网的有关资料,制定初步方案。天蒙蒙亮了,一夜未眠的他们又跋山涉水,到电网受损现场勘察。午后,离各个施工点最近的金溪县供电公司被确定为前方指挥部所在地,12个靠近施工点的突击队驻地选定,现场调度、技术方案、后勤保障各就各位。宁夏公司副总工程师姚格平、来文青先后赶到,和先期到达的何定宁会合,前方救灾重建的“神经中枢”指挥部开始高速运转。
  抚州电网受损线路大多穿山越岭,要重建的杆塔全在山峰上,仅将抢修设备和工器具搬运到山上就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不同于西北的地质特点更让突击队头痛。18日21时,第一支施工队进入位于灵谷峰的临里线58号杆塔修复工地后,十几个地锚坑一直挖到天亮。“全是岩石,我们连续挖了十几个小时,还没有挖完。”19日上午,突击队员乔广社告诉记者。

  赶!赶!赶!把黑夜当做白天,连续奋战!在金溪县浒湾镇突击队驻地,三间打着地铺的民房很少有人来休息,负责组塔的工人都搭起帐篷住在山上。突击队24小时轮班不停工作,回到驻地马上吃饭,饭后再接着干。房东感叹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干活的。
  队员张玉岐18日晚到达驻地后就立刻投入工作,连续36个小时未合一下眼。在攻坚的头两天里,从临里线的两基严重倾斜的杆塔到贵里线四基倒塌的铁塔施工现场,一盏盏照明灯整夜整夜顽强地亮着。12个施工驻地中数王少东带领的队伍生活条件最艰苦。那里地处没有恢复供电的大山深处,连烧壶热水都困难。他们担负贵里线244~250号杆塔抢修任务,40多人靠吃方便面、喝矿泉水,连续干了四昼夜,啃下了最硬的一块骨头。

  在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队伍只要一完成任务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下一个作业点。薛银生在21日4时完成贵里线246号新铁塔组立后,立即赶到250号铁塔参与放线工作;李广潮在完成250号铁塔主材更换工作后,带队投入临里线地线支架、导地线、光缆更换工作。20日半夜,赶到抚州一线的宁夏电力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力克,在贵里线250号塔放线现场看到导线在田间地头穿行,为了不让导线受损,他带人给导线垫上稻草。

  苦干巧干,有勇有谋显真功
  在有限的施工时间内,不仅要有拼命的劲头,也要有合理制定方案、科学施工的能力。四基倒塌铁塔,都立在陡峭的山峰上。笔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攀登到其中最低的249号塔位。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拆旧塔、组新塔的工作,艰难可想而知。

  宁夏公司抢险队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做到了。从20日早上上山拆塔,到次日凌晨完成新塔组立。从事过多年电网建设,直接参与本次救灾任务的贺朱庆说:“正常情况下,仅拆除旧铁塔就要两天。”由李广潮带队进行的同一线路250号铁塔主材更换工作,工作量不亚于新塔组立。出人意料的是,仅半天时间,主材便更换完毕。

  临里线的58、60号两基杆塔均因覆冰严重倾斜,原定计划是直接拉倒再立新杆。经过严密勘察,突击队认为,直接拉倒杆塔虽然作业方便,但可能殃及相邻杆塔,导致事故范围扩大。原有杆塔虽然倾斜,但杆身未损。他们重新设定方案,决定利用原杆扶正,再安装新横担。新方案得到了江西公司设计部门的肯定,不仅节省了时间,也将线路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贵里线244~250号塔导地线放线工作要经过高山大林,临里线37、38号杆导地线放线工作要跨越抚河,都是难度极大的工程。参战指挥员想出了利用旧线帮助牵引的办法。“用展放牵引绳的常规做法肯定会拖延工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按时完成。”何定宁说。

  苦干加上巧干,成为本次抢修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21日4时,4基倒塌铁塔全部组立完毕,进入放线阶段;22日12时,临里线地线在丝毫未影响交通的情况下顺利跨越公路;23日20时,贵里线地线紧线工作结束。宁夏公司承担的电网重建任务全面完成。
  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发来慰问信评价,宁夏公司的队伍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架起了一条条光明之线,为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

  齐心协力,真情无限暖人心

  宁夏公司此次参战江西电网抢修重建工作,一直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关注。16日队伍开拔,宁夏各大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在江西,《江西日报》和江西电视台的记者们每天都到施工现场采访,一篇篇火线报道不断见诸报端、荧屏。
  18日突击队刚一到抚州,400套宿具便送至队伍驻地。当地交通部门迅速办理了15张电力抢修重建车辆通行证,保证抢修车辆一路绿灯。抚州市委、市政府,金溪县委、县政府先后派人到指挥部和队伍驻地慰问。抚州市常务副市长谢发明说:“我们会永远记住宁夏电力公司的深情厚谊,记住宁夏人民的这份情。”
      作者:马志伟 张晓茹 池长斌 杨晓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