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塔为峰路险“索”修道
——浙江电网“夫妻号”索道抢修现场见闻
本网通讯员胡建平徐芝婷王丽俊报道
“68号塔、68号塔……”“8米主材上架、8米主材上架!”“收到、收到!”2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浙江金华九峰水库附近山区,上海电力公司负责抢修的500千伏双信、安龙线现场,在一座刚建好不久的工程运输索道旁,在柴油机发出的巨大声响中,一名头戴红色安全帽的女指挥果断地配合另一位索道运输男指挥,两位指挥之间的调度全用手势默契完成。
在20米开外,男指挥在10名配合人员把重达900多斤长近8米的电力铁塔主材扣上索道扣的刹那,用手有力的向上一挥,同时眼睛看向女指挥轻轻做了一个点头动作。在柴油机控制台的女指挥马上用步话机向5公里开外的500千伏双信线68号塔位的接收小组发出“主材上架”口令,同时推上提速挡。随即,索道卷压机调整速度,塔材徐徐远去,不到3分钟,已翻过一座山头,消逝在记者的眼中。
抱着记者特有的好奇,在向抢修索道负责人陈崇良了解情况时得知,那个日夜吃住在帐篷里的女指挥名叫何巧玲,那个一身泥浆、一脸憔悴的男指挥名叫郑伟清,这是一对来自湖州埭溪镇余山村的夫妻。说起余山村,因全村500头骡子参与省内外重点工程建设在行内颇有名气,成为远近闻名的“骡帮”村。两年前,该村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针对部分连骡子也无法运达的高山峻岭,又引进了“因山制宜”的索道运输设备,余山村“索帮”又在这次全国性的电网抢修中声名鹤起。
在现场,记者了解到,一套简易的索道装置,来回10公里的索道,加上20人左右的装卸人员,24小时可以完成10到15吨大塔材的运输,相当于一支200多名的民工队伍一天的运输量。据索道队负责人介绍,这条两会长近万米的索道是以郑伟清夫妇为首的索道运输队花了四天时间临时修建的,至2月24日运行以来,日夜作业,该已运送抢修塔材15吨。接下去,在这对夫妻搭档的调度下,还将继续运送另外5基塔材、工器具、大米、水果和被褥,总重量达到60多吨。
据悉,像这样的索道在金华电网的其它抢修现场还有9套。这支活跃在最陡最险、最难最苦山区的特殊队伍,这个来自浙江湖州的特殊救灾组织,这群与人来车往的江南水乡似乎格格不入的“索帮”,在这个风雪过后的春天,给每个人传递着一种站起来的力量,正如那徐徐而上的塔材所传递出的生的力量一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