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北碚供电局:夜上车盘山

2008-03-04 10:46来源:重庆市电力公司关键词:供电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得知重庆武隆抗冰抢险人员在张长线现场过元宵节的消息时,我们心急如焚。一线抢险人员艰苦的施工环境,牵动着北碚供电局每一位员工的心。

  “不能出一份力就尽一份心”。2月22日17时,北碚局领导带着刚杀的肥猪和新鲜蔬菜、水果等,连夜赶赴武隆,慰问正在500千伏张长线紧张施工的一线员工。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长途奔波,晚八时许,慰问小组平安到达了200多公里之外的武隆县城。晚饭时,慰问小组与重庆市电力公司纪检组长曹宁带领的机关党委慰问组不期而遇。也许是推迟了两个多小时开饭的缘故,路边小店的晚餐显得格外可口,一个个狼吞虎咽,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

  沿着319国道,车队向车盘山进发了。雨雪之后的山路崎岖而光滑,到达位于车盘山铺板的重庆市电力公司武隆抢险指挥部时已近夜晚十点,狭窄的山村小路覆盖着厚厚的稀泥,道路两旁停满了车子,听说莫文强总工程师还在组织有关负责人召开抢险碰头会,慰问组成员顿时象步入了一个神秘的战区,神经莫名地紧张起来。尽管灯光灰暗,但大家七手八脚,很快将两车慰问物资搬进了临时库房,简单寒暄之后,车子继续前行。

  这天是正月十六。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园”,此话真实不假,在重庆这样一个多雾的地区,如此明亮的月光,还真难得一见。车子在一个堆满抢修材料的斜坡边停了下来,漫天繁星,银光闪闪,连绵的山峦若隐若现,盘旋的山脊由近而远,轮廓依稀可辩。不远处,三个亮着灯光的铁塔映入眼帘,听人介绍,这里就是500千伏张长线的103、102、101号铁塔的抢修现场。在这次近百年罕见的冰雪灾害中,张长线共有5基铁塔倒杆,7基铁塔严重受损,连接华中和重庆电网的大动脉逼迫中断,张长线抢修成为重庆市领导和国网公司领导关注的重点工程。

  看起来山并不算高,但还没爬到半山,大家已经汗流浃背了。尽管皓月当空,但树林里依旧伸手不见五指,深一脚、浅一脚地踩下去偶尔会听到“咯吱、咯吱”的声响,这是没有融化的积雪。不时有人发出“唉、唉”的喊叫在惊惶中跌了跤。除了第二次上山的曹组长有备而来,穿了雨靴之外,在穿皮鞋的人中,大部分人的皮鞋里已经灌满了泥水。离103号铁塔大约只有80多米,已能看清塔下的人影了,但由于搬运大量物资的频繁踩踏,40多度的山路上几乎找不到下脚的地方。现场的同事送来了几根树枝砍做的棍子,我发扬风格地推开了,结果就在离胜利还有10米左右的地方,我摔了个大跤,一屁股坐了下去,两只脚和一边裤子全部弄赃了,值得庆幸的是手里的相机没有受损。

  带路的同事边走边讲,别看这里的山路如此陡峭和艰险,前几天两百多名武警官兵,硬是靠肩扛手抬把260多吨铁塔配件送到了山上,那震天的劳动号子声曾经在车盘山上空久久回荡,让每一个参与和视察抢险的人们为之鼓舞,感天动地。

  终于登上了海拔1200多米的山顶,眼前豁然开朗,103号铁塔抢修工地人声鼎沸,热火朝天,一派繁忙的景象。小型发电机、绞磨机“嗡嗡”作响,几十米高的铁塔上,电焊飞溅着火花,像流星划破夜空。为了尽快恢复500千伏张长线这条电能大动脉,从1月28日起,抢修人员已经在冰天雪地里忙碌了20多个昼夜,就连万家团聚的除夕之夜,他们也是在车盘山紧张的抢修中度过的。此情此景,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摄像镜头多次聚焦过的抗冰职工家属满眼的泪水,也给《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颂扬英雄的名作,赋予了抗冰抢险保供电时期新的主人公。

  我们在工地一直呆到晚上十二点多钟,才依依不舍地与大家握别。“上山容易下山难”,稍有不慎就会马失前蹄掉入路旁的深沟。无意中听到机关工作部的一同志自言自语:“我的鞋、我的鞋”,大家的目光立即集中过去,在微弱的手电筒光照下,陷在泥里的鞋子在他身后足足三米开外,大家不禁笑得前呼后仰。下山的路上一直有附近几个铁塔上吆喝声的陪伴,现场员工频繁的叫喊,已经使他们的嗓子开始沙哑,但沙哑的声音在空旷的夜色中却更加亲切、悦耳……
  信息来源:重庆市电力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供电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