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福建电力援浙抗冰抢修战场上的顶梁柱

2008-03-05 10:40来源:福建省电力公司关键词:福建电力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月的江南,云是淡的,风是甜的,阳光是彩色的。浙江金华婺水之畔的景色醉人,我却无心欣赏,正焦急地追逐着一位福建援浙抗冰抢修指挥员的脚步……

  蔡敬东,福建省电力公司援浙抗冰抢修保联网工程常务副总指挥、省公司总经理助理——一位新闻报道组一直在跟踪,却始终没有采访到的人物。

  3月3日下午,浙江500千伏德龙线准备移交运行单位送电。据可靠消息,前几天赶去丽水段抢修现场的蔡敬东助理将会赶回金华。于是,我抓起采访本匆匆赶到福建援浙抗冰抢修指挥部。

  一踏进指挥部,那满墙的地图、施工规章制度、进度表,以及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和工作人员的讨论声,使我不由自主地肃然而立。门外明媚的阳光并没有“融化”指挥部内紧张的气氛,大家正为当晚500千伏德龙线送电作最后准备。

  见省公司基建部主任郑孙潮合上面前的笔记本正欲起身,我忙不迭地凑上前去,讲明想了解蔡敬东助理情况的想法。“蔡助理?很少看到他的影子,反正他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郑主任的这句话引起了福建省第二电力建设公司总经理张德美的共鸣。他讲起了蔡助理的故事:“1月底,他就一直在省内坐镇指挥4市29县电网的抗冰抢修工作,和我们的工人一起在风里吹,雪里冻,晚上回去还得协调其他工作。幸亏长年来的基建施工历练,已经让他习惯了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

  “习惯?这种超负荷的工作怎么可能会习惯?”我忍不住问道。
  “不习惯也只能尽全力去习惯。蔡助理2月12日从福建赶来浙江支援后,工作任务更重,压力也就更大了,他还不是一样顶着!他这人呐,真像是铁打的!吃饭、睡觉,他都无所谓,但工作的地点他一定要挑:哪里施工难度最大,他就出现在哪里。”
  张总经理的一席话让我想起了2月22日那个不眠的夜晚。那天,位于金华白姆乡黄泥坑村的500千伏宁双线514号塔正进行夜间拆塔作业。这是福建电力公司本次承担修复的30基铁塔中最后一基需拆除的铁塔,因此,它的拆除标志着德龙、宁双线的拆塔工作全部完成。但是,这基塔立在半山腰上,地势陡峭、变形严重,而真正可怕的是,坡下就是一栋民房。拆塔的危险系数极大。

  当我于21时许跟着运输移动照明车的队伍到达塔位时,远远看到蔡助理端着一个快餐碗和一群工人们蹲在遍地塔材的现场吃晚饭。见运输队伍上来,他立即放下手中的碗,迎上队伍,指挥起现场作业。余光中,我看到那被他匆匆放在路边的碗里几乎还有一半的饭菜。
  拆塔作业开始了。夜色中,蔡助理立在山头,火花在他的眼镜上折射出光芒,他的目光随时在监控着他们一举一动。“先断这条,从这个点切割,这样倒下来的角度最安全……”他不时地指导着拆塔人员。“你们准备一下,100号人的夜宵,凌晨2点半左右送上来。”一边,他还打电话嘱咐后勤人员做好保障工作。

  时间在分分秒秒地过去,现场的作业人员依然精神饱满。直到514号塔拆塔工作完成已是23日的凌晨3时……
  记得原省公司副总经理张启平说,蔡敬东是一位想干事,会干事,能干好事的干部。他的行动正向所有人证明。
  “他就是关键时刻顶起来的栋梁!”福建省电力公司机关党委书记杨镇这样评价他,“白天,他忙于下现场勘察、了解具体施工情况,解决现场提出的技术问题;晚上回来要组织商讨、制定、细化修复方案,制定审核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等,使抢修方案最优化,全力加快抢修进度。”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夺取全面胜利。这应该是指挥员们的目标吧。
  记得一次会议上,蔡助理曾说过这场抗冰抢修保联网战役并不好打,即使身经百战的电建二公司队伍也不曾遇到过。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展开抗冰抢修工作得益于公司领导果断决策,快速明确目标,抢得了先机;得益于各种方案的缜密策划,各套工序的穿插进行,各个节点的把握得当;更得益于福建电力拥有一支过硬的铁军队伍。
  正想着,一道刹车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见车上下来的正是蔡助理,我正欲迎上,却见他大步迈进指挥部会议室,与几位工作人员谈起晚上德龙线送电的事宜。

  在他中途走出会议室时,我终于采访到了他。才记下他短短的几句话,我竟感到采访本已是沉甸甸的厚实。
  他说:“抢修,是一个阶段,轰轰烈烈的日子总会成为过去。第二电力建设公司这支铁军,希望大家能永远记住这支队伍和他们战斗过的每一个日夜。”(周芙)
  信息来源:福建省电力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福建电力查看更多>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