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上海华明:民族情铸就创新路

2008-03-07 14:26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海华明民族情铸就创新路
  文/本网记者王永杰
  2008年,上海华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走入了自创立以来的第20个年头。对于华明的创始人,72岁的肖日明先生来说,华明企业在20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固然值得回味,但更令他感到自豪和欣慰的是,依靠持续不断地创新和改进,由华明生产的有载分接开关等系列产品不仅占据了国内市场45%以上的份额,其质量和性能已不逊于国外的一流产品。在某些领域,华明的产品甚至是超过了国外同行。

  “外国人有的东西,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要有”
  肖日明的一生,几乎就是国内有载分接开关发展的编年史。有载分接开关是大型电力和工业变压器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起节能和改善供电质量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国内已在变压器厂制造供自己配套的有载分接开关,但产量较少,技术含量不高,严重落后于西方同行企业。70年代初,当时的第一机械部开始组织有关企业,仿制国外产品。几经辗转,仿制任务最后交给了位于贵州遵义的长征电器一厂。肖日明就是当年厂里“五人攻关小组”成员之一,并任车间技术主任。
肖日明先生为华明制定的励志厂训
  来贵州之前,肖日明在同样生产变压器的上海华通电器厂工作。作为上海市著名的劳动模范,以他名字命名的“肖日明小组”名扬一时。1960年,他作为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被送到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脱产学习。像他这样既有丰富操作经验又有高学历背景的技术人员来说,从事国外产品的仿制工作,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1981年,长征电器一厂五人攻关小组荣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第一机械部委派6人小组赴联邦德国M R 公司考察,肖日明是3名技术人员中负责制造的。当时部里明确提出,此次考察回来后,国内要自行生产。
  对于肖日明这一代人来说,“工业救国”是他们年幼时的梦想。新中国的成立,给了他们实践自己梦想的舞台。“外国人有的东西,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坚定了他们赶超国外同行的信念,同时也是支撑他们不断钻研探索最大的动力。其实,早在出国前,肖日明就已经对国外产品的相关图纸、形成完全吃透,在仿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都全部了然在胸。出国考察,给
了他解决心中疑惑最好的机会。在德国期间,他和M R 厂的工人们泡在一起,仔细观察他们的生产制造过程,并适时向他们征询自己心中问题的答案。一个月下来,他已对自己生产同类产品有了足够的信心。

  坚持自主创新,不惜两次辞职
  不料,回国之后,情况却有了变化。尽管仿制产品的性能已经达到国外产品的质量水准,但在1983年,当时的有关领导却决定引进MR的技术,向MR公司购买生产许可证。据肖日明回忆,当时,有关领导向出国考察的6人逐一征询意见,其中5人对国内自行生产信心不足,只有肖日明坚持国内能够自主生产。
  引进技术迅速走上了议事日程。反对引进的肖日明被迅速调离试制车间,不再参与有载开关的研制。
  24年后,白发苍苍的肖日明回忆起往事,仍然是痛心不已。他说,当时有一股引进外国技术、与外国企业合作的风潮。以至于一些国外已经过时的产品和技术,也被当成宝贝被引进到国内;一些企业的领导借机出国“开洋荤”、“发洋财”。针对一些不良现象,当时沈阳变压器厂两位曾留英、留美的老专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几十年前我们就在搞“工业救国”,几十年后仍然还要引进技术
,不知让人情何以堪?
肖日明先生(前排左一)为区政府领导介绍新产品

  肖日明继续向机械部有关领导反映,依靠国内力量可以生产出合格的国产有载开关。当时机械部的一位领导便推荐他到江苏吴江开关厂(集体所有制),继续从事国产有载开关的研制,但长征电器厂拒绝放人。1984年,《贵州日报》曾在头版报道了贵州省建筑设计院10名工程师辞职去乡镇企业工作,当时的贵州省委主要领导对此予以表扬。这给了肖日明极大的鼓舞。同年8月,肖日明毅然辞职,前往吴江厂,付出的代价是:长征厂对他做除名处理,并开除党籍。
  作为总工程师,吴江厂给肖日明的工资一开始是每月200元,后来减为每月100元。但肖日明对此并不在意。1986年,在肖日明的主持下,全国产化仿V 型开关(与长征厂M 型开关完全不同)通过型式实验,并开始销售。1987年,V 型开关热销,产量跃居国内第二。1988年,吴江厂的销售额从1984年的200万元跃升到2000万元。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肖日明,用一种不平凡的方式,证明了自己。
  不久,因与吴江厂领导在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上的分歧,他被要求调离吴江厂。钟爱自己专业、视产品质量为生命的肖日明不愿放弃自己的技术研发工作,他再次选择了辞职。

  从创新到创业,再到更多的创新
1988年,肖日明回到了上海。没有户口,没有档案,也没有了单位,彻底的一无所有。没想到,用户却没有忘记他。北京变压器厂有关负责人找到肖日明,希望他继续从事有载开关的研发工作,并愿意提供资金支持。不久,第一笔订单来了,12台仿V型开关,分批预付80万元货款。肖日明选择了跟上海的一些企业合作,来完成这笔订单。没想到,没多久,新的订单便纷至沓来。
  1989年,上海华明开关厂正式成立,为肖日明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各种新产品陆续不断地涌现出来。
  1990年,仿V型开关系列研制成功,通过试验并投放市场,产品规格包括200/300/500A;
  1991年,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V(500A)开关研制成功。首台产品用于成昆铁路,获铁道部科技成果奖;仿V型开关获上海市优秀新产品奖;
  2000年,自主设计制造CMD有载开关,具有完全知识产权,获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出口东南亚、欧洲、南美,并被法国阿尔斯通确定为全球合作伙伴;
  2001年,全面革新所有老产品,获得多项专利。美国GE将华明列入产品供应商;
  2002年,成功推出油浸式真空有载开关;
  ……

     肖日明先生在美国变压器厂考察

  华明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共研发分接开关七大系列。其中数项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国家专利70多项。近年来,华明自主创新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进一步加快,其中2007年便有30多项专利申请成功。
  早就上世纪90年代初,肖日明就把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勇创世界第一作为了华明的“厂训”。走进华明的办公楼,前台的背景版上有这么一段话:“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祖国不再受欺凌;为人民不再受苦难;不管我们是如何的弱小或已经先进,但我们将始终如一地本着我们的宗旨:诚信治业,仁德待人,创新不止,自强不息。把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推进到世界第一!”这段话,也是肖老爷子一生情怀的真实写照。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步入晚年的肖日明,思维却一刻也不停顿。据肖日明的长子、华明董事长肖毅先生介绍,1996年开始,他就处于退休状态了,但却仍然是厂子里创新的带头人。绝大多数时间,他都穿着工作服穿梭于车间或者仓库里。他自己组织了一个创新团队,成员包括工人、技师、售后服务人员、设计人员,甚至还有专门画图的人员。这个团队鼓励异想天开,经常进行头脑风暴。短短几年,公司申报的90多项专利中,大部分都是老爷子领导的团队完成的。
在肖毅先生(左一)的领导下,“华明”成为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有载开关的行业明星
  在华明人的眼中,肖老爷子颇有点“比尔·盖茨”的味道。对技术的爱好,对专业的痴迷,早已成了他人生的绝大部分。他常常只要一有灵感、思路就马上记下来,无所谓上下班和业余的时间,无论是一大清早,还是三更半夜。最近有好几个专利都是他在美国用电话指导厂里开发的,其对技术的钻研可见一斑。

  今天的华明,创新仍然是企业发展的主线。肖毅说,华明的经营理念是“不求最大,只求最好”。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销售、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却是技术竞争,乃至知识产权的竞争。在开关领域,华明的技术是可靠的,是占据世界前列的。近年来,华明把市场主要放在国外,直接与国外的知名品牌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部分人认为“洋货一定优于国货”的不正常心理。
  采访结束时,上海近50年历史上最大的一场风雪正在降临。华灯初上之时,走上南京路街头,一块硕大的标语牌在霓虹灯中闪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灵魂。是啊,南京路的繁华,富足的生活,无不是前人不断创新的结晶。瑞雪兆丰年,我们祝愿华明的未来更加美好,也希望在创新精神地指导下,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