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热血化冰谱写光明

2008-03-13 15:12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讯通讯员于青云报道2008年一场罕见的冰冻灾害严重危及着永丰这个典型的山区县,一夜之间整个山城被冰冻包裹着,110KV永藤主网、35KV藤上线、藤北线严重受损,一条条断线倒杆的险情信息从各个供电所不断传来,持续一个多月的低温降雪带来的覆冰、冻雨,让永丰县的电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110千伏永藤线倒杆12基,受损线路达20余公里;35千伏倒杆29基,断线50余处,线路受损69公里;10千伏及以下线路受损390公里,倒杆3804基,断线2765处;配变设备损坏70台;受灾区域已涉及到21个乡镇12万户用户。其中受灾最为严重的是中村、上溪、君埠、沿陂、沙溪、龙冈等几个乡镇,直接经济损失达6600多万元。

激战中彰显核心本色
面对突如其来的冰灾,永丰供电公司积极应对,迅速成立了以公司经理姚嵩为组长的抗冰保电领导小组,制定了以保高压主电网为主,先高压后低压的应急抢修方案,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分别带队到各个供电所,在施工现场坐镇指挥,紧急抽调人员组织了15个临时抢修队,机关人员全部奔赴抢修一线支援,党员抢修队冲锋在前,一线员工艰苦奋战,后勤人员服务一线,众志成城投入一场没有硝烟,只有激情热血与冰雪寒风较量的激烈战斗中。
在这场不可抗拒的冰灾面前,永丰公司领导班子团结一心抓落实,群策群力战严寒,以实际行动凸显坚实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员工上下齐心勇战冰魔。

“这场冰灾,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也是考验我们供电人意志的关键时刻。线断了,供电员工为广大客户服务的真情未断;杆倒
了,供电员工为抢修恢复电网的拼搏精神未倒。冰灾可以将电网压垮,却压不垮突击队员高昂的斗志。”日记里,公司经理姚嵩这样记着。
姚嵩作为抗冰保电的总指挥,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紧急召开公司领导班子会议部署抗冰救灾工作,向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吹响了抢险救灾的“集结号”。自己立下军令状:“山区村民一天不复电,我就一天不回家!”无论是疼爱他的伯母摔成骨折住院,还是妻子的四十岁生日以及儿子一年回家一次盼望团圆的期盼,姚嵩都只能埋藏在心里。从1月26日到2月22日,整整28天,他始终奋战在一线。调度、指挥、协调,对抢险战役方方面面、每个细节都妥善安排。每天每夜电话一个接一个,问题一个个被解决,每日睡眠不足4小时,脑袋是超负荷运转。尤其是接到上溪、沙溪、君埠、龙冈、中村等边远山乡群众的求助电话,姚嵩都十分动情地告诉他们,请他们放心,正在全力抢修,争取以最快速度恢复供电。在关键性的大会战里,姚嵩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从110KV到10KV线路,越是施工难度大的地方,技术过硬、业务能力强的他总要到场亲自指挥,他深知,此时决不能因为任何一点差错延误抢修时间。2月12日,古县龙虎斗110KV永藤线121#、122#倒杆现场,姚嵩在前面一边引路一边喊号子指挥抬杆,当2基6根重2000公斤的电杆顺利拉运到海拔300多米的陡峭山顶时,才发现自己脸被树枝划了几道口子,手也被恶性杂草扎破了,鲜血染红了白手套,但疲惫的他却会心地笑了。一个月下来,他眼熬红了,明显比以前黑了、也更消瘦了,但能为永丰43万人民送去了光明,姚嵩经理的心却亮了。

党委书记巫太荣在冰山上指挥抬杆滑倒后,手被扭伤眼睛红肿,却依然每天爬高山踏积雪,早出晚归到乡镇做好协调工作,有时一天内上几次高山,回来后全身象散架一样酸疼。爱人心疼地劝他休息半天,巫太荣急了:“这时候还能谈休息?村民的用电可是大事啊。”为了解决重灾区上溪乡、龙冈畲族乡羊石村村民的春节用电,临时调配了几台三相柴油发电机运往乡村。由于上溪乡山路被冰雪严重封堵,车子打滑根本无法通行。山里信号不好,巫太荣书记硬是踏着厚厚的积雪步行10多里山路赶到乡村与乡领导协调组织民工破冰开路。下午5点,发电机终于通过600多名村民铲开的10多里长冰路顺利到达上溪乡。村民来电了,此时的巫太荣书记却忍受着饥寒,过度的劳累和受寒让他咳嗽不止,可巫太荣心里想的除了抢修工作就是员工的温饱与冷暖。

工会主席张春中为了争取时间,把自己年老体弱的老父亲与生病的儿子托付给妻子,背起行囊到乡村与抢修员工同吃同住半个多月,带领员工奋勇拼搏在抢修一线;担任援外副总指挥的金东副经理,儿子不慎摔跤造成颈骨错位,他却远在他乡援助乐安电力抢修。为了不影响施工,为了带好团队,他把对爱子的牵挂深埋在心里,依然每天在抢修一线指挥施工,只是每天晚上睡觉前打电话给妻子询问儿子的病情。其他几位班子成员不管是身患高血压病的,感冒发烧的还是嗓子嘶哑的都将这些“小事”抛在了脑后,整天奋战在分片负责的施工现场,指挥抢修人员安全施工。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大年初三起蹲点永丰指导抢修工作的吉安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仲来,为了使永丰早日恢复供电,他白天冒严寒、踏积雪、爬高山,奔波在各个施工现场指导协调抢修工作,每个施工点都出现他的身影,留下了他数不清的脚印。晚上回来还要主持抢修工作碰头会,对抢修员工的衣食住行张仲来书记总要亲自过问,要求后勤人员务必做好一线员工的后勤保障工作;身兼财务总监的肖雪莲,急永丰村民用电之所急,在各所抢修材料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一方面到现场了解物资材料情况,一方面积极协调和调配了几千根电杆等抢修材料,缓解了施工材料紧缺的燃眉之急。他们,是市县公司的班子成员,更是施工现场的一名普通战斗员,与一线员工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为员工作出了表率作用,鼓舞和激励全体员工克难攻坚,为重建电网勇战冰魔。

冰雪里谱写震天动地壮歌
“我是党员让我上”,“我是青年突击队员让我来”。在冰山上,在雪地里,常听到这样的“争执”。这就是党团员抢险突击队员冰山上的“豪言壮语”。他们总是在危难时机挺身而出,发挥了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灾情发生后,省市县各级领导每天的牵挂和多次现场指导为全体员工打了气鼓了劲,更增添了抢修人员战胜冰灾的必胜信心。永丰公司党委立即号召全体党员,将党员帮带工作落实到抗冰抢险行动中,全体党员以实际行动做给员工看,带着员工干。

为了赢得时间,供电员工三餐并为两餐,吃住在乡村,日夜奋战在冰天雪地里,砍伐通道、立杆架线、安装瓷瓶、更换变压器、排除断线故障等实施紧急抢修,力保在最短时间恢复供电。公司员工以“领导做表率,党员当典范,员工拼命干”为作战口号,团结协作,紧紧拧成一股绳,轻伤不下火线。党员卢毓卓把正在坐月子的妻子劝回了娘家,全身心投入抢修一线;党员突击队长高伟高烧未退,不顾家人劝阻奔赴施工现场;老党员刘九江、金为亨、金灿祥临近退休还坚守在抢修一线,他们自豪地说:“在关键时刻,姜还是老的辣”;老师傅滕飚几次脱水而晕倒在抢修现场,抄表工施扣忠、陈乃刚连续杆上作业,手脚冻僵摔成骨折;老班长邓和祥一人顶三埋头苦干,敲冰登杆手上磨的血泡破了一层又一层;方鑫电力工程公司民技工杨南辉因疲劳引发胃出血,满着大家吃几片药继续在君埠山岭处立杆施工;沙溪供电所农电工李小勇每天起得最早,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正月初二在沙溪严坑村立杆架线现场,外面的气温是零下2度,可大家看到李小勇的衣服却在冒着热气,原来奋力砍伐通道后汗水已将他的衣服湿透,在场协助抢修的村干部感动的将此事告诉村民,不一会,几百名男女老少都赶来“请战”;机关女工为让一线员工吃到寒风中的热饭,想方设法用棉被将饭锅层层紧裹,小心翼翼抬上山头;司机班的小伙白天全神贯注安全驾驶,每天行程四五百公里运输材料和接送人员,晚上回来还要精心护理车辆;还有年轻的抢修队员杨小武爱人不幸流产了,自己却强忍着痛苦在他乡援助抢修;----太多的感人事迹,每个细节、每句话语、每个小故事都令人感动,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一条条线路修复了,一盏盏灯亮了,一张张面孔憔悴了,没有人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有的只是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他们,用激情和热血在冰天雪地里谱写了一曲曲震天动地的抗冰抢险壮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