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新闻故事]电力改变了山旮旯

2008-03-25 15:05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通讯员周葆亮李克金
3月22日,双休日,笔者去看望住在江苏省邳州市占城镇石匣村的大姑妈,她老人家70多岁了,一辈子没走出那个三面环山“鸡鸣三县啼”(石匣村地处睢宁、铜山、邳州三县交界)的山旮旯。谁能料到,当我见到姑妈时,姑妈正坐在表哥家里看电视,我问姑妈生活好吗?姑妈舒心地笑了:“这会儿有电了,这山窝窝里的日子,一点也不比你们城里差。”

姑妈知道我是管电的,所以才说电吗?不是,那是因为通电以后,姑妈才和全村的老百姓一样过上舒坦的日子。

我上小学的时候到过姑妈家。姑父去世早,那时候,姑妈拉扯着表哥、表弟和表妹,娘五个相依为命,生活很艰难。村里没有电,没有面坊,想加工点小麦面改善生活,需要步行30多里路到占城街才能有面坊。长大后的二表哥难以承受贫困的煎熬,报名参军走了,还参加过对越自为反击战哩。二表哥退伍时,正赶上架电,二表哥没顾得上脱去那身从部队穿来的黄军装,便加入到架电施工队伍里,成为一名编外施工人员,那身黄军装格外显眼。

通电了,又赶上了改革开放,山旮旯的日月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如今,改变了面貌的山旮旯今非昔比啊。姑妈说,村子里,20多年前就有了面粉加工厂,收下来小麦,晒干扬净,往面粉厂一送,想哪会吃面了,就到厂里拿。有面粉厂不说,还有煤球厂,板材加工厂,农闲的时候,男男女女的不出村子就能打工挣钱花,一年能挣1万多块呢。到底还是开工厂挣大钱,一年下来,少说也能赚个几千万。人家管电的看到办厂赚了大钱也不眼红,还像“电保姆”一样服务着。昨天,板材厂的电停了,听说是厂里增加了什么生产线,电不够用的了,变压器的纸管管(零克)冒火了,人家厂里的电工打个电话到占城供电所,没要半小时,那个黄车就赶来了,一会的工夫就给修好了。说着说着,姑妈又舒心地笑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