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重灾之下 煤与电的对决

2008-03-27 13:16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在哪里?
  “好像从2003年开始的吧,好几年了,从来都是缺煤。”汕头电厂的调度工人黄斯彬指着不远处即将到港的那艘运煤船说,每天,汕头电厂能够进煤12000吨,而这样的进煤量几乎只能维持一般炉温。
  依山傍海的汕头电厂建有自己专用的卸煤码头,但是,常年以来,对于这个粤东地区的主力电厂,没有几天是能“吃饱”的,特别是在各种能源紧缺状况频繁出现的2007年。
  火电是煤炭的衍生能源形式。据统计,中国75%的电能生产以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在这样的占比状况下,煤炭作为上游资源对火电生产的制约作用可见一斑。

  “2003年、2004年电荒时期,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很多火电项目,这些项目基本上集中在2006年、2007年投产,年净增产能1亿千瓦,全国装机总量达到了7.12亿千瓦,火电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过剩。”中国投资协会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认为,这是当前煤电供应紧张的根本原因。
  这样的需求侧分析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验证。根据华能国际的2007年全年公告,截至2007年11月,华能国际权益装机容量3175万千瓦中,3058万千瓦为火电和燃煤电厂,占总量的96%。目前,华能国际80%的煤炭供应依靠长期合同,但合同煤实际成交量只有65%。

  但是,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统计,2007年全国煤炭产量25.23亿吨,较2006年增长了8%左右。因此,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曾表示,“在近几年来说,(煤炭生产)增速非常快,量非常大。从总量来看,煤炭的量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另据汇丰银行最新研究报告称,2008年全国煤炭产量料将突破26亿吨,其中电煤产量将超过50%,达到13亿吨。各界对煤炭供给的总量充满信心。
  “肯定不缺煤,只是(矿井)下面挖不上来,产能不足啊。”阳泉煤炭运销公司销售科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特大冰冻雨雪灾害期间,又恰逢春节假期前后,他们从煤炭生产企业提取的煤炭现货较往常下降了30%。为了保证那些固定用户——比如长期合同用户顺利度过春节,他们开始在内部调剂销售配额,限量发煤。“产能不足”也得到了几位民营煤炭运销公司负责人的印证。

  山西省2007年煤炭产量总计6.3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强。根据山西省政府的统计数据,南方雨雪灾害天气期间,全省每天调运电煤达130万吨—140万吨,不能满足国家需求的部分则以库存煤补充,以优质煤替代电煤调运,导致每吨煤损失达200元—300元。
  但是,为了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产煤大省山西2006年以来在全省开展的煤矿整顿行动,对安全生产不过关和低效率的煤矿,坚决实行关停并转,使得产煤矿井的数量骤然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能。根据一般估计,小煤窑的产能占中国煤炭产量的1/3到1/2左右。在强力政策下,小煤窑退出较快,其退出形成的产能缺口一时无法填补。
  因此,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当前煤炭和电力生产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产煤省要重点做好省外电煤供应保障工作,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而停产的煤矿,必须恢复生产、保证供应,对正常生产煤矿要安排好春节期间的生产供应。国家安监局的督导小组派到了地市级主要煤炭生产企业。

  各界普遍认为,在当前煤炭运力不足、煤炭企业政策性成本上升、资源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的形势下,2008年的煤炭供应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价格几许?
  “雪灾期间,每吨涨了10元—20元。”山西锦达煤炭运销公司总经理王志说,雪灾期间,确实存在暴利的可能,但是,公司可以从煤矿提取并提供给客户的电煤总量有限,提价可能只会损害老客户的利益和自己的信誉,而且,山西并没有受到雪灾太大的影响,电煤运输通道畅通,所以提价并不可行。
  锦达公司的煤炭最远销往广州。从锦达公司所在的大同市到广州市,先陆运后海运,正常情况下三天到达,二级电煤的价格将从258元/吨上行为730元/吨。价格的上涨包括了运输成本,但还有其他多项成本。
  但是,对于煤炭价格,“发改委说话也不灵了。”因为,2007年初,国家发改委宣布电煤价格全面开放。从此,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全国煤炭订货会“寿终正寝”,煤炭价格将成为“煤”与“电”之间反复博弈、协商一致的结果,而不是谁看谁的脸。

  当时,电力企业满怀信心地认为,电煤价格将会下降,而不是上涨。他们的此种愿望,不但是出于成本和利润的原始动机,而且是对全国电煤供给总量的信心:总量增加了,价格将会下降。
  但是,2007年12月,全国煤炭供销订货会上,煤炭企业将电煤平均价格提高了10%,发电企业增加了超过数百亿元的成本,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我们作为沿海省份,只能去海外进口煤炭。”上市公司粤电力投资部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正是国内煤炭价格的走势迫使他们向海外寻求电煤资源。
  2008年2月底,粤电力与澳大利亚怀特温煤炭公司(WhitehavenCoalLtd。)达成协议,粤电力母公司粤电集团出资4.47亿元人民币,收购怀特温煤炭公司7.5%的股权,并在未来按股权比例为怀特温煤炭公司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煤炭项目提供开发费用。

  “国际市场上的电煤一天一个价。”安达则商业咨询的分析师约翰·迈德森告诉本报记者。2007年上半年,中国煤炭进口首次超过出口,煤炭净出口量从8300万吨急剧下降到200万吨,震动全球市场,推动了全球各地大部分煤炭价格的上涨,上涨幅度接近一倍。今年1月下旬发生的冰冻雨雪灾害,以及所造成的电力短缺,促使中国将煤炭出口暂停了至少两个月,国际市场上的电煤价格更加敏感。

  煤电联动?
  粤电力一位熟悉企业日常运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年来,入厂电煤价格约上涨了30元—40元/吨,目前粤电力每年用煤约有1000万吨。如果按照每吨煤上涨30元计算,粤电力每年电煤成本将多出3亿元,而其2007年中期净利润仅有4.15亿,“也就是说,有1/5强的利润要转化为电煤成本”。
  根据国家电监会的一份统计报告,由于第三轮煤电联动迟迟未能启动,目前煤价的上涨不断蚕食着火电企业的利润。据测算,全国煤价总体上涨4.67%,电煤价格上涨13%。以2007年前三季度业绩来看,火电类企业净利润增幅仅为9%,三季度火电企业毛利润下降2%左右。

  “煤电联动”政策始于2004年,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每6个月应按煤炭价格变化调整电价。然而,三年来,政策执行中却是煤炭价格市场化,电价仍由发改委管制,“联动”机制形同虚设。
  现在的煤电对决形势下,煤电联动再次成为多方呼声。但是,究竟如何完善煤电联动,各方提供的建议不一。
  煤炭生产企业能否实现煤电联动?虽然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也用电,但自用占据比例较小,“前些年煤价低落时对煤企伤害很大,进入发电领域,能够两条腿走路,避免煤价的波动对自身稳定收益的影响”。同时,国家煤电联动的产业政策也对煤企有所倾斜:国家鼓励煤电一体化,在煤产地设电厂(比如坑口电厂)更容易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煤企实行煤电联动似乎占尽“天时地利”。

  电力生产企业有无必要实现煤电联动?“电企进军上游的煤炭,可以获得量上的优势,确保自身的煤源供应。”当前煤炭供应的紧张形势,再加上煤企向煤化工及煤制油领域挺进,煤炭供应会相对紧缺,并有进一步向绝对紧缺变化的危险。“自身有煤,心中不慌,同时也有利于其与煤企的议价”。电企实现煤电联动也有很多支持者。
  但是,呼唤电价像煤价一样开放市场、自由竞价只是煤电市场化改革的一种声音;另一种声音认为,对电力垄断企业的价格管制不能放松。“根据现行制度,发电企业将电力生产出来之后竞价进入电网,这种竞价是一个单方向的竞价,只能比标准价格低而不能比标准价格高,进入用户的价格也是国家规定的。这样的管制貌似苛刻,但是,实际上,电力企业的利润在标准价格确定之时就有了保证。”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王传辉一直以来都反对放松对电力企业的管制。(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李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