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华东浙江500千伏电网抗冰抢修纪实

2008-03-27 13:40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网500千伏500千伏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不平凡的25天

本网通讯员林海宇报道
  这个寒冷的冬天,也许很多华东电网员工都会终身难忘。1月中旬以来的冰冻灾害,最终造成500千伏线路停运23条,铁塔倒伏、损毁195基,福建电网与华东主网解列,浙江三个地级电网分别失去与500千伏主网的联络。
  而这个料峭的早春,华东电网员工必然终身难忘。从2月10日到3月7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抢下了正常工期四个月的工作量,华东浙江主网在人身安全零伤亡、抢险工期零延误、工程质量零缺陷的“三零”状况下全面恢复运行。
  这样的奇迹,是国家电网公司举全公司之力、集团化运作的结果,是华东电网公司区域协调、各省市电力公司团结治网的延伸,更是华东全网各条战线上的员工戮力同心、科学运作、精益管理的结晶。这样的奇迹,令人在春回大地之际,又不禁咀嚼与回味起那争分夺秒的日日夜夜。
集团化运作

  1月中旬至2月初,大面积的冰冻灾害几度席卷华东,电网遭受重创。浙江省500千伏线路停运23条,倒塔167基、损毁28基,主网受损情况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中最为严重;福建电网与华东主网解列,浙江与安徽电网联络的3条500千伏线路有2条停运,浙江省内三个地级电网分别失去与500千伏主网的联络;浙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乌沙山电厂相继与电网联系中断。
  关键之时,华东电网公司向国网公司主动请缨,举全网之力,会战浙江。2月2日,按照国网公司的要求,华东公司成立了抗冰抢修指挥部,公司领导随即分赴浙江、安徽察看灾情,研究制订抢修计划。

  此时已临近春节,安徽公司在抢修省内配网的同时,另两支奉命开往湖南电网和三广直流广东段抢修现场的队伍也整装待发;福建山区220千伏线路倒塔严重,公司上下早已为抢修连轴转;江苏、上海受灾虽不重,但两公司此时也已抽调大量人力物力支援湖南、江西等地的抗冰抢修。家家都有自己的难处,然而当浙江公司的支援请求发出之时,当华东公司的协调指令下达之时,每一家都绝口不提困难,每一家都在第一时间派出了援修队伍。国务委员陈至立对此高度赞扬:“你们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协作精神!”
  2月10日,浙江电网抗冰灾500千伏工程抢修攻坚战誓师;12日,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陈进行赶赴杭州召开“华东电网抢修工作会议”,提出举全公司之力,打一场漂亮的电网修复战!16日,国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亲临浙江前线,把轰轰烈烈的华东浙江主网大会战推向了高潮。

  一声令下,万军齐发,七支队伍云集浙江:华东、江苏、上海、安徽、福建送变电公司,来到浙江战场的都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打硬仗的铁军;北京、天津送变电公司,千里征程的都是精挑细选的强将。连同本土作战的浙江公司抢修大军,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在平均海拔800米以上驴马都难行的深山中,他们以令人难以相信的意志力与战斗力,将195座铁塔重新树立起来,用银线再度编织起浙江紧密相联的电能之网,使福建电网重新回到国网大家庭的怀抱。
  前方派人,后方送“粮”。春节过后,厂家陆续开工,浙江的用电负荷开始逐日上升。此时,网内其他省市公司纷纷伸出援手,“有我一口饭,就有你一碗粥”,这句江南俗语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此时的兄弟情谊:江苏公司在电煤库存不足且备用不充裕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组织电力外援浙江,最高支援电力高达70万千瓦;上海公司主动采取需求侧管理错峰让电,把最需要的电力电量支援到浙江。浙江电网平均每天受电电力在500万千瓦以上,占同期浙江电网用电负荷的近三分之一。此次冰灾,浙江没有一次拉限电!

  难怪有人说:“团结治网,以前只是嘴上说,这次却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精益化管理
  1月底2月初,雪还满天满地的时候,陈璐晨和他的队友们出发了,为了查看受损的500千伏倒塔状况,他们必须用5个多小时翻过一座山头,用相机给铁塔受损部位做完记录后,再花5个小时翻过另一座山头,寻找下一基受损的铁塔。金华电业局总共派出了8个这样的小分队,用五六天的时间把管辖区域内所有线路地毯式搜索了一遍。饶是如此,该局负责人还是不放心,“有时半夜会一下子惊醒,再也睡不着了。人家大老远地赶来支援,可不能因为没搞清倒塔状况而耽误抢修啊!”抢修前线指挥部工作人员也一样不放心,每天收集了所有的施工报告,还非得去现场跑一次才踏实;才刚核对清楚的数据表格,又拿来再细看一遍,确定无误才肯交付。忙到深夜好不容易能头沾枕头了,所有的工作细节、数据、表格、措施统统不请自到,真正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正是这种细而又细、精益求精的劲头,使华东500千伏电网抢修如加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又稳又快。还在倒塔之初,浙江公司已开始汇总协调铁塔订购数量,随即,催货小组进驻各供应厂家,运输队伍在各供应点24小时待命。到2月21日,抢修现场拆塔工作尚如火如荼,195基塔材已全部到货,OPGW、导地线、绝缘子等也已到货十之八九。

  2月2日,浙江倒塔仍未结束,华东公司总经理帅军庆已率华东、上海送变电公司的负责人,前往杭州与浙江公司会商支援抢修事宜。8日大年初二,积雪未融,华东公司副总经理、华东500千伏电网抢修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吴平与第一批援修队伍赴浙,具体任务分配基本落实。10日,指挥部移师金华,靠前指挥。12日,抗冰抢修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确定抢修三阶段目标。13日,各支抢修队伍开始现场踏勘之时,前线指挥部联系华东电力调度中心,各条线路在抢修完毕之后的恢复运行方案已然出台。次日,网调通信人员赶赴金华,确定了各线路OPGW复役方案。决策帷幄,决胜千里。早早为抢修全局分解细化、落实到人的方案措施,使各条战线的队伍对自己应完成什么任务、什么时候必须完成了然于心。
  拆塔、组塔、放线、投运,抢修工作就此忙而不乱地在16个项目部22个施工驻点同时展开。每一个工序的结束之日,就是该道工序的验收之日,也是下道工序的展开之日。而这工序,是按每基塔、每条线路来计算的进行时,是八支队伍参差交错、此起彼伏的动态过程,是横跨工程建设、设备验收、调度运行各专业的无缝衔接。

  25天的抢修,宛如一场音乐烟花的演出。乐曲的节奏一阵紧似一阵,色彩各异的烟花从各个方向蹦出、闪耀,令人目不暇接,生怕看清了这一个,便要错过那一个。然而音乐与烟花的配合却又如此妙到毫巅,相生相合。195基铁塔、金具重达万吨,大大小小几千件,运至195个塔位一个不多一个不少一个不错。一条线路几家施工,施放导线你这段我那段,你起头我收尾,这一曲协奏足见指挥部指挥功力。工程结束,验收人员脚踩银线,实实在在地一寸一尺查过,一个一个间隔摸过,当天查出问题当天整改完成。线路投运,指挥部的要求是“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能投运”,为此华东网调必须有细致而周密的预想,作好各种方案,只待时刻一到,“必有一款适合您”。
早、细、实,这是华东电网精益化管理的“三字经”,也是抢修线路最终得以“零延误、零缺陷”投运的根本保证。

     人性化监督

  因冰倒塔的现场大多处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山高、路陡、覆冰严重,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路。超过1万吨的抢修塔材全靠人力搬运,山路难行,有风险;抢修工期之紧前所未见,抢修人员24小时昼夜施工,有风险;拆除严重变形倒伏的铁塔,有风险;山地因积雪枯死的草木在雪化之后易发火灾,有风险;抢修人员数量众多,系统内外都有,安全管理有风险。
  当华东电网安监人员在年初五赶到抢修现场时,安全风险就是这样触眼可及。此时抢修尚未完全启动,华东公司迅速协调组建了网公司、省(市)电力公司、施工项目部、施工作业点计200多人的四级监督网络,以保障人身安全为安全监督重点,严格执行“两票”、动火工作票”、工作联系等制度。就这样,一个覆盖数百里战线、情牵万千员工、组织有序、监督有效的安全网络建立起来了。
  “工程要上去,人不能倒下去。”一句人性化的口号,将安全理念具体化作安监人员的每一个行动,贯穿在工程进度的每一环中。在抢修工作展开之初的一天,安监组人员来到一个拆塔工地,发现现场安全员和监护人员都不在,当场对作业人员叫“停”!找到了项目主管后,这才知道原因,原来安全员和监护人员眼见塔材搬运异常困难,人力紧张,急得如坐针毡,忍不住也帮着去搬运塔材了。安监人员体谅他们的心情,没有处罚,但仍严肃地教育说:“越是施工紧张,‘安全’这双‘眼睛’越是要紧紧盯着,安全漏了岗,施工一出事故,没有后悔药的,千万忽视不得啊!”一番话说得项目主管连连点头。

  此后,安全监督工作覆盖到每个施工现场,凡有施工的地方,都有安监人员在,做到“塔塔有人,时时到位”,特殊工序和险要地段还采取了人盯人的战术,现场安全得到了全面有效控制。为了不打扰抢修人员的紧张施工,安监人员总是悄悄地来,未发现问题又悄悄地撤。福建公司的安监人员还每天把指挥部当天发布的安全注意事项,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发至每个施工点负责人,宁可如老和尚念经般多敲木鱼,好过一着不慎出事故。
  人性化不仅仅体现在对人的生命安全的绝对维护上,也体现在安全措施的设身处地、有原则的变通上。一次,安监人员来到一个施工点,在那里,连续作业已使工人们到了一停下就会打盹的程度。“能吸支烟吗?”一位工人语气中略带渴求。倒伏的树木、枯萎的茅草、猛烈的山风,火是大忌,但抽支烟解乏却是工人最低的要求啊!一张张因超强劳动而疲惫的脸令安监人员止不住的心疼,他们没有简单地祭起安规拒绝这个要求,而是在深入现场调研后设立了临时固定吸烟点,同时在每个吸烟点置放足够的灭火器材,要求安全员像对待动用明火一样监督到位。这个临时规定经领导批准执行后效果很好,作业工人焦虑的情绪释放了,沉重的压力缓解了,人性化监督管理再一次体现在非常时期安监工作的实践中。

  当会战浙江、决战金华取得全面胜利之时,华东电网安监人员完成了安全重于泰山的神圣使命。

      特别能战斗
  抢修前线,有人说起这个故事,半是玩笑半是赞扬地说:华东公司员工还真死板啊。故事发生在抢修后期,线路开始密集投运,华东电力调度中心要求值班人员每3小时与前线指挥部通一次电话,根据现场情况滚动调整投运方案。某日恰逢无线路投运,指挥部在接了两个电话告知“平安无事”后,便对电话那头说:“不用打来了,今天应该不会有事的。”结果3小时后,网调的电话还是按时打来了,尽管听到的仍然是一声“平安无事”。
  华东人这种认真到有时死板的态度,在整个抢修的过程中都时时可见。“作好呢份工”,是每个抢修员工最朴素的想法,也是每个抢修员工最郑重的承诺。

  元宵节,华东送变电公司特意通知提前半小时收工,准备晚上6时请大家在项目部吃顿节日宴。谁知道过了6点钟,还不见一个职工走进项目部,项目经理打了几次手机,山里信号差又没人接。时间等得越长,项目经理想得越多,越想越着急。一直快到7时,职工们才陆陆续续走了进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职工们舍不得这天还亮堂的半个多小时,直干到天快擦黑没法施工了,才下山赴自己的元宵宴。
  金华电业局钟新罗是华东主网抢修前线指挥部的后勤总负责,为了迎接外来支援的抢修队伍,她每天冒着风雪守候在高速路出口,常常从下午守到晚上,从晚上就一下守到了明天。为了给最早赶到的福建和华东送变电队伍准备床褥,钟新罗带着人春节期间满金华跑,问遍了商户,搜尽了仓库,“抢”光了超市,最后连军用棉被都被她盯上了,近两千人的抢修队伍,没有一个队员睡在冰冷的泥地上。
  有苦干,更有开动脑筋的巧干。在华东浙江主网的抢修现场,几支抢修队伍各显神通,动用各种科学手段加快抢修进度。国家电网公司特级技师、浙江送变电公司员工黄光荣在500千伏宁浦线架线过程中提出“同杆回牵法”,将张力场和牵引场地设置在一起,原需8天的施工时间减少到5天;江苏、上海送变电公司在山间架设索道运输塔材,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时间;华东、浙江送变电公司利用航空动力伞展放导引绳进行架线,将原本需要7天的架线时间缩短为2天;福建送变电公司调集夜间照明车,使晚间施工更方便更安全,大大加快了工期。浙江会战战场就这样成了华东电网送变电技术人员同场竞技、互相切磋的难得良机。

  有太多的故事没法细细道来,为了协调工程深夜11时赶往峻险山地的指挥部人员,为了加快进度宁可拿彩条布御寒宿在深山的送变电员工,再晚回来都不忘互相叮嘱“别忘保养,别忘加油”的车队驾驶员们,每天细细询问抢修人员“饭菜可合胃口”的食堂服务员们……是这一个个在自己的岗位上本分地尽到自己责任的普通人,最终成就了电网“铁军”的美名。
  有太多的名字没法一一罗列,为了电网早日恢复而并肩作战的解放军、武警官兵们,为了温暖远离家人的心清晨五点为抢修员工煮元宵的供电局党委书记,为了让施工人员住得好而打开宗族祠堂的村民们,是这一个个在非常时刻心手相连的举动,筑成了民族坚强的脊梁。

  3月7日2时27分,500千伏安龙5466线路投入运行,因冰灾造成500千伏系统失电的信安变电站恢复双线运行。上午11时,华东电网最高负荷10384万千瓦,同比提高21;其中浙江电网最高负荷2799万千瓦,同比提高29.4。晚上7时,华东500千伏电网抢修前线指挥部许俊华写下了最后一份“每日汇报”:“华东电网500千伏系统全面恢复正常运行,安全情况正常。”
  25天,会战浙江的两万多参战人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提前胜利实现了抢修重建目标,获得了“零伤亡、零缺陷、零延误”的不俗战果。华东500千伏电网抢修就此合上了辉煌的一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查看更多>500千伏查看更多>500千伏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