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22天,剑指粤北拔头筹

2008-03-28 14:46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接到国家电网公司命令的当晚,江苏公司146名员工分两批坐上了南下的列车。几天后,929名江苏公司员工集结到粤北抢修地点。
  今年1月,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袭击我国南方,从三峡向广东送电的输电大动脉±500千伏直流江城线塔倒线断。广东省一时间供电全线告急!

  2月8日,农历大年初二。10时许,江苏公司接到国家电网公司命令:迅速组队参加江城线抗冰抢险恢复重建战斗!
  江苏公司积极响应号召,当即作出决定:以江苏送变电公司为主组建抢险突击队,立即赶赴湖南灾区参加抗灾抢修!
  当天下午,江苏送变电公司4名负责同志即赶往湖南长沙国家电网抗冰抢险指挥部领受任务。与此同时,按照江苏公司要求,该公司迅速集结从大年三十起分别在南京、涟水等地待命的4支抢修队173名员工,紧急准备抢修材料、工器具和车辆。

  当晚,146名员工分两批坐上了南下衡阳的列车。同一时间,江苏送变电公司其他人员随2辆越野车和9辆满载电网抢修物资、工具的汽车驶向湖南,形成了铁路、公路两箭齐发的态势。当晚,赶到长沙的江苏公司员工从指挥部获知抢修任务在粤北后,迅速通知已上火车的146名员工办理签票和补票手续,及时转道,直抵目的地——粤北山区的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
  两批抢修人员分别于10日22时和11日3时许赶到现场。11日8时,江苏公司赴江城线(广东段)抗冰抢险现场指挥部举行誓师动员大会,突击队员们投入抢修战斗。
  随后,江苏省送变电公司又紧急调集在江苏的员工赶赴现场增援。江苏公司专门抽调宏源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的监理人员、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和苏州、无锡供电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增援抢修,很快形成了一支由929名成员组成的抢修突击队,打响了江城直流恢复重建的攻坚战。

  此次江城线抗冰抢险,共需拆立铁塔43基。江苏公司负责拆、立铁塔20基,并恢复1754~2304号铁塔间受损铁塔、导地线和光缆,需巡查线路245.88千米、铁塔550基,架设导线、地线和光缆50多千米,是参战的5支队伍中任务最重的一支。
  为圆满完成国家电网公司交给的抢修任务,江苏公司要求指挥部不惜一切代价完成抢修任务、不惜一切代价确保施工安全。
  铁塔受复杂的外力作用变形后,重心不稳定,抢修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为圆满完成国家电网公司交给的抢修任务,江苏公司总经理费圣英要求指挥部不惜一切代价完成抢修任务、不惜一切代价确保施工安全。江苏公司江城线现场抢修指挥部一成立,就建立了安全委员会,并先后7次举行会议,研究落实抗灾现场的安全措施。制定《抗冰抢险施工组织设计》、《抗冰抢险施工安全措施》等多个专项安全保障措施。

  针对大部分施工点山高、路险、运输条件差和铁塔拆除难度大等实际问题,现场指挥部还制订了有关交通运输、铁塔拆除等工作的15项安全预控措施。在1775、1777、1778号塔倒塌后,指挥部及时对残留在1774号和1779号铁塔上的导线、地线进行了临时锚固,避免了1774号和1779号铁塔可能发生的损坏。
  实施拆塔前,现场指挥部把铁塔设计工程师请上山,一起分析每基塔的受力情况后,制订出详细的拆塔施工方案作业。
  江苏省送变电公司在每个作业点上配备以防倒塔、防坠落、防山火为主要工作职责的专职安全监护人。每个施工队每天举行工前动员会和工后总结会,并由宏源监理员工到每个作业点现场实施安全专项监理、严密看护,有效化解了安全风险,确保了拆塔作业万无一失。
  卞月梁是江苏省送变电公司送电四队的气割操作工。看到他恰到好处地切割下铁塔上的受损塔材,队友笑称,卞师傅手里拿的哪是气割枪,根本就是手术刀嘛。卞月梁说:“我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师提供的作业图纸施工,有底气,工作起来很顺利。”
  指挥部先后有4份不同的进度计划表。后来,竣工日期确定为3月8日,但江苏公司的竣工时间却赶到了3月3日。

  江城线的铁塔或立于山顶,或在崎岖峭壁,而江苏公司的抢修施工人员以往多在平原地区立塔放线,到山区施工,对他们来说是挑战,更是考验。但他们知道不能后退,甚至不能迟疑,必须迅速攻坚克难,否则就会影响进度、耽误工期。
  在江城线抗冰抢险恢复重建的20多个日日夜夜里,江苏公司抢险突击队员们起早贪黑,每天东方露出鱼肚白时就已赶到现场投入抢修施工,晚上天完全黑下来才收工。
  2月21日,元宵佳节,现场指挥部决定举行简单的工地聚餐,让全体抢修员工放松一下。20日晚的工作例会上,副总指挥肖向东向各施工队提出了次日18时30分前返回住地的要求,但抢修员工们忙着忙着就忘了时间,直到近20时才陆续回到住地。
  2月24日18时许,刚从施工点上下来的送电二队、三队员工,浑身是汗地汇集到京珠高速公路旁的一个山坡上。现场负责人吕爱平告诉他们:线路下方有一条110千伏线路穿过,次日必须在110千伏线路两侧搭建跨越架,让江城线架设时安全地从架上越过。因此,搭跨越架的毛竹当晚必须运到位。这时,天已擦黑,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排成“一”字型。不一会儿,暮色苍茫的山坡上,队员们连成了一条搬运毛竹的长队……

  冬春之交,粤北山区天气变化无常,晴雨不定。2月26日,乳源地区的最低气温由前一天的15摄氏度降到了5摄氏度以下,天上又下起了冻雨,突击队员们虽然穿上了羽绒服,但仍被冻得瑟瑟发抖。不能让恶劣天气影响进度!战斗在1779号铁塔立塔作业点的江苏省送变电公司送电一队员工豁出去了。当天收工时,每个人的衣服、裤子都粘上了黄泥巴,浑身上下没一处是干净的。
  2月28日,在1770~1780号铁塔间,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导线第一牵的展放。在狭窄的山地施工,作业面很难选择,1780号铁塔附近没有足够宽阔的场地布置张力场。江苏省送变电公司的工程师运用先进的“牵张同场循环放线”技术,将张力场和牵引场一同设在1770号铁塔的附近,采取相关技术措施,成功地克服了施工场地狭小带来的诸多困难。
  苦干加巧干,确保了江苏公司江城线抗冰抢险现场指挥部在工期一紧再紧时的从容应对。指挥部有4份不同的进度计划表,放在最上面的一份竣工日期为3月10日,它的下面叠压着竣工日期为3月20日、3月30日和4月15日的进度计划表。后来,竣工日期确定为3月8日,比最早日期提前了38天,缩短了近三分之二!但江苏公司的竣工时间却赶到了3月3日,比要求的工期又提前了5天,在参与江城线抢修的5支队伍中率先完成了抢修任务!(作者:沈伟民 濮良平 刘叙武 王永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