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俄谋划中国核电棋局 组建“巨无霸”参与竞争

2008-03-31 09:27来源:国际先驱导报、人民网 关键词:核电中国中国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田湾核电站被俄罗斯核电工业当作样板工程。
      俄核电工业将中国作为其全球市场“样板工程”的用意十分明显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发自北京“(3月)25日到27日,俄方专家将去田湾核电站现场,就核电站二期工程的3号、4号机组的合同细节和中方进行商讨。”3月25日在北京第十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上,俄罗斯原子能建设出口公司新闻秘书叶西波娃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向记者透露。

      田湾核电站是我国“十一五”核电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二期工程即将采用的技术、中俄双方共同接受的价格,都在等待进一步沟通谈判。
  二期工程技术更先进
       叶西波娃透露,这次谈判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技术。“二期工程建设,中方倾向于定购与1号、2号机组相同型号的反应堆和设备,这样更经济,更有替换性。”她说。

       据了解,在一期工程1号、2号机组建成投产后,俄罗斯一度很担心中国转让技术的要求会对其构成竞争。俄罗斯《晨报》曾评论说:“如果中国得到建造压水堆的技术,那么从其‘生产热望’来看,它很快将不仅能确保本国需求,还会夺走我们的一些客户。”
       现在看来,俄罗斯似乎找到了应对方法。俄罗斯核能工业集团公司新闻局代表达里娅·奥泽罗娃介绍,俄向中方转让了核燃料的技术后,又开发了一种新的燃料生产技术,并打算应用在田湾核电站的二期工程中。
      “当然,中国要自己决定想采用更完善的技术还是原来的技术。”她说。而关于新技术是否会向中方转让,奥泽罗娃称谈判还未进行到此。
建设成本上涨200%

       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建设谈判中,另一个引人关注的重点是价格。
      中俄签署第一份合同是在1997年,当时俄原子能部门为维持本部门生存,把利润降到最低程度。一期工程完工后,俄原子能建设出口公司总裁谢尔盖·什马季科表示:“目前俄原子能工业已不再面临生存问题,因此我们将争取承建二期田湾核电站工程的合同能让我们盈利。”
除却上述因素,俄方认为,二期工程价格也会高出一期工程,因为核电站的建设成本一直在增长。叶西波娃说,俄方不可能用十年前的价格完成3号、4号机组的建设。

      俄媒体透露,预估新合同造价不低于40亿欧元(约合60亿美元)。而叶西波娃向记者介绍,由于很多国家都在实施核能计划,能提供技术和服务的只有俄罗斯、美国、法国等有限的几家公司,这导致目前核电领域正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专家工资、设计费用等都在上涨,加之核电站建设所需的钢材、水泥价格涨幅明显,5年后核电站建设成本涨幅将接近200%。

      日本东芝公司(Toshiba)日前宣布,将向美国NRG能源公司2月设立的核电厂项目开发公司投资3亿美元,出资比例为12。
项目开发公司将着手推进改良型沸水反应堆(ABWR)的核电建设计划。东芝在日本国内建造沸水反应堆(BWR)方面已取得一定成就,公司计划通过此次的投资获取更多来自美国的ABWR订单。

  东芝同时还就NRG能源在德克萨斯州计划的两座核电ABWR项目宣布,继先期合同之后,东芝还将承包直到动工为止的设计及主要设备交付等一系列工作。预计双方将在今夏之前签署整体计划的最终合同,工程总耗费可能将达约8千亿日元(约合564亿元人民币)。
将中国作为样板工程

俄方虽然就田湾核电站二期建设讨价还价,但其对此工程的重视却是不争的事实。叶西波娃介绍,田湾核电站的建设采用的是俄近50年来的先进技术成果。事实上,田湾核电站对于俄罗斯的意义非凡。

俄原子能建设出口公司驻华总代表库尔茨金介绍,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的合同造价虽低,却让俄罗斯度过了核工业最艰难的时期,很多工厂得以开工。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在境外建设核电站的经验。这让俄在后来与美国、法国公司在伊朗、印度等国家核电市场的竞争中,具有了关键性的优势。

奥泽罗娃介绍,下一步俄还将与中国合作,在中国境内建设铀浓缩工厂四期工程、完成用于核能科研的快中子反应试验堆的建设等。而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也让俄看到收益的预期。

组建“巨无霸”参与竞争
田湾核电站是中国“十一五”提出的“积极发展核电”战略的重点工程,计划共建设8个机组,除与俄方合作外,另外4个机组“花落谁家”还未有定论。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还将有23个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投入运营。
中国市场容量引来法国、美国西屋等公司和俄罗斯核能公司同台竞技。2007年底,阿海珐获得广东2个机组的订单,西屋则得到山东海阳和浙江三门4个机组的合同。虽然俄罗斯一再强调法国和美国公司在境外建设核电站“仅停留在纸面上”,而自身已有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的实际经验,但对手实力也不可小视。

面对竞争,奥泽罗娃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俄方集中所有力量将使竞争更有效更高效”。2008年底以前,俄将组建完成核能工业综合体控股公司,将俄民用核能领域所有大型公司收归麾下,其下属89家子公司和30家科研组织涵盖从铀矿开采到核电站发电的全部过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