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今年电力节能减排如何破题

2008-04-17 14:00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节能电力电力节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雪灾之后电力形势分析之七
  本网记者赵 栋

       2007年,电力行业在节能减排领域斩获颇丰。1438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成功关停,可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政策性强制“淘汰落后产能”行动。尽管完成了年度关停任务,但在年关时候并没有人因此庆祝胜利,更多的人认为,“喘口气后将有更大的行动”。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关键一年。“关键”二字,题在维持既有成果,意在务求更大成效,而深层背景则体现着今年节能减排的艰巨性。

       2008年,电力行业如何吹响节能减排“集结号”?

       多种因素影响节能减排步伐
       “今年指标可能完不成,但是‘十一五’期间还是可以完成的。”电力专家朱成章介绍说,“‘十一五’规划确定在‘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要下降20%,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GDP能耗要从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万元产值,下降到2010年的0.98吨标准煤/万元产值。这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从目前情况来看,实现节能要有一个过程。”对无法完成年度能耗指标的担心不无道理,从发电领域看,今年要关停小火电1300万千瓦,任务异常艰巨。任务无法完成,能耗便无法下降,而经济的持续过热使得工业用电量走高,也将使能耗居高不下。

       相比之下,各地对节能减排的消极态度更令人担忧。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吴钟瑚表示,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正因为各地追求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节能减排被弱化,节能减排继续深入,必须在“合理有效的速度和规模下才能进行。”“影响节能减排是多方面的。”相关人士向记者举例说明,比如按照国家“上大压小”政策,湖北某县有个5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要被关停,但是真正批准的大机组项目不可能放在5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原址,而可能是在武汉或者别的地方。尽管从宏观层面讲“上大压小”目标达到了,但是对于地区来说,之前小机组所在县的人员如何安置,当地税收如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考验着当地政府,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政府在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时必然会“有所顾虑”。

       大机组的效率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上大压小”过程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关“小”后的降耗问题,而对于上“大”后的机组能否真正提高效率,并没有更多地关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延昌的“没有满发”四个字,道出了这些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环保机组的“弊端”。

       据陆延昌介绍,一些大机组,如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超超临界机组,由于种种原因,其运行负荷系数都不高,效率只相当于亚临界机组。尽管这些机组在降耗过程中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真正运行过程中其参数无法达到设计标准,因此跟计划的降耗指标相比,仍然是“名不副实”。
此外,能源利用率在节能减排环节当中也占有很大比重。朱成章为记者介绍了节能领域的一些误区:“比如认为太阳能就一定比化石能源节能。其实不然,太阳能电池的硅从原材料到制成电池板也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一些人在计算的时候往往没有把这部分消耗的能源算进去。如果算进去,太阳能电池就不比化石能源经济多少。所以,清洁能源的大量使用,还有赖于技术的不断进步。”

  节能减排如何破题
      对于节能减排,我国在2007年可以说是做足了文章:加强环境执法和制度建设,实行“区域限批”,遏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中央财政2007年共安排235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在当年年末,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前三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扭转了连续几年上升的趋势,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下降,降幅分别为1.8%和0.28%。我国节能减排出现“拐点”。

       节能减排的难点在于落实,落实的难点在于利益。打破利益,无疑需要决策者的智慧和魄力。
      “一票否决制”无疑成为最为刚性的举措,以“一把手”负责的形式,通过“老大”来抓这个“老大难”问题。2007年年底,国务院批转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正式将减排不达标与政绩挂钩。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表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哪个地市完不成减排任务,地市党政一把手就地免职。”

       同时,节能调度也成为节能减排的有力抓手,促使发电调度交易领域重新洗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对此问题,我国电力专家、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提出了他的思考:“2008年是实行节能调度的关键一年,也是社会节能减排希望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一年。节能调度会陆续在各省开展起来,但是目前这种简单方式的节能调度存在不可持续的问题。主要包括,调度结果综合能耗不一定最低;市场化改革无法与之协调推进;由此引发的利益调整的有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技术手段也很缺乏。此外,社会节能服务的主力军是电网企业,但目前对如何激励电网企业提供社会节能服务,一直没有说法。”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表示,节能调度会提高电力系统能源效率,但也会提高电力部门的成本。“我估算,按煤耗低上网,不按竞价上网,会省6000多万吨煤,但上网电价会升一分钱。”

      此外,需求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朱成章认为,对于需求侧要加强管理,电网公司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能做到将电网公司收入和售电量脱钩,就能调动电网加强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从而使电网企业成为推广节能的排头兵。

      而对于通过加强需求侧管理来促进节能减排这一举措,曾鸣表示,“要在电力市场中逐步引入需求侧响应;建立健全基于有效引导用户用电需求的各种售电价格机制;建立各种促进需求侧管理的政策法规;继续开发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手段。”

      尽管目前国家对于节能减排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领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今年“两会”上,当国务院总
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掌声是不让“欠账”的环境成为发展之痛、政府之憾、民生之呼的期待。对于电力行业而言,掌声中蕴含更多的是鞭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