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动辄拿亏损当涨价砝码很不明智

2008-04-22 09:49来源:中国青年报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陈霞

       因电煤价格的不断上涨,而上网电价的纹丝不动,今年一季度全国发电企业可能遭遇大面积亏损。目前这些电厂盼望上网电价能上涨来弥补亏损,而业内也表示,在煤电联动无法正常实施的情况下,煤电一体化的进程将会加速。(《信息时报》4月21日)

      又闻电力集团亏损声,又是因为煤炭价格上涨,煤电联动却没有正常实施。对于这样的集体性“叫苦”,想必公众已不觉新鲜感,此前五大电力集团已经上演过无数次类似的“戏”。
 
      按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根据市场上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来调整自己产品的价格以及利润,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这些企业必须是市场中的自由竞争主体,不享有“超国民待遇”或“特殊保护政策”。如果有一些企业,它们自成立到拓展市场再到进一步发展等都享有特殊保护政策,拥有普通企业不具备的权利和市场待遇,那这样的企业,人们就不能用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其利润、价格了。

       电力集团就属于这样的特殊企业。它们拥有“垄断特权”,掌握了该行业领域绝大多数资源,丝毫不担心外来竞争力的威胁。虽然其内部有多个集团,却穿着“连裆裤”,利益均沾,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联盟”。基于这些天然“优势”,电力企业的利润一直走高和稳定,员工尤其是管理层的工资及福利待遇都相当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4年,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的行业,就包括了电力、水电气等行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步正发曾提到一个特例:某市电力集团公司一名普通职工,工资加上奖金、住房公积金及各种补贴后,其年薪可达到15万元,相当于全国职工年均工资的10倍。

       当前,电煤价格的确在上涨,波动幅度特别大,但是,这种波动是不是就导致电力企业利润猛然下降,进而影响其福利待遇呢?我看未必。几大电力集团已经“亏穷”了无数次,但哪次公开过自己的经营成本和实际利润?怎么亏的?实质性亏损是多少?为什么这些集团就不敢列出一个明晰的清单?跟其他垄断企业一样,电力集团多存在机构臃肿,层次过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弊病,在“哭穷”之前,这些企业可曾从这些问题上去压缩成本,提高效率?还有那备受社会诟病的内部福利腐败,可曾从根源上予以杜绝?

      如果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电力企业是没有理由提出“电价上涨”、“煤电联动”等等诉求。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国家之所以赋予电力企业垄断特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希望电产品原材料价格出现剧烈上涨时,这些享有垄断特权的电力企业,能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相应的义务,确保电力市场稳定运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