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两条腿走路”的效应

2008-04-24 11:20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08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300亿元。3月24日,募集资金全部到账。与同期银行贷款相比,本期融资券可为公司节约融资成本6.63亿元。
  这仅是公司近年来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所做大量工作的一个缩影。
  “电网企业是资产、资金密集型企业,我们需要足够的资金来保障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提高资产、资金的使用效益是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公司在加大内部挖潜力度的同时,不断寻求新的融资渠道,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财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以内部挖潜和外部融资“两条腿走路”,公司融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融资成本降低,为电网建设和公司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

  电网加速发展
  需要资金后盾
  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电网建设投入,积极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但是,公司经营发展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电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电网发展严重滞后于电源发展。我国电网投资占电力工业总投资的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特别是近年来,电源项目大规模集中投产,电网建设滞后的问题更为突出。
  电网建设资金短缺,电网发展能力不足。公司资本金来源不足,自有资金保障能力低,电网建设资金缺口巨大,电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而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普遍服务责任重大。在国家部署的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中,公司完成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投资2141亿元,公司还投资236亿元实施农村“户户通电”工程,使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实惠。但由于农村电价低、线损大,电网企业入不敷出,投入产出比较低。

  为加快电网建设,转变电网建设滞后的局面,公司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按照规划,公司将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从根本上扭转电网发展滞后的局面。
  为完成公司“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公司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电网建设。另外,归还银行贷款,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加强资金管理
  努力内部挖潜
  资金好比企业的“血液”,一旦“缺血”,企业将无法正常运行。公司党组始终高度重视资金管理工作,多次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强资金管理,整合融资资源,改善融资结构,提高资金效益。公司财务部门在加强资金管理、努力挖掘内部潜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按照公司《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和“三清理一规范”要求,公司建立了健全账户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强化银行账户审批备案管理;转变了靠账户管理资金的传统观念,合并基建账户和经费账户,减少资金的不必要分散;创新集团账户、电费管理中心等账户体系,减少账户层级,优化账户结构。2007年末,公司系统银行账户较清理前下降了50.6。

  公司总部层面实施了安全备付管理,严格旬报考核。总部月均集中网省公司超安全备付资金100亿元左右,通过在京单位集中结算,月均归集资金30亿元。在网省公司层面强化集中结算和集中支付,减少基层单位资金沉淀,在施工单位银行存款增加的情况下,年末网省公司资金归集比例达90,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公司加大资金存量和流量向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集中的力度,把公司总部和在京直属单位集中结算业务移交中国电财统一办理,依托中国电财进行资金集中和结算,年末公司资金在中国电财的集中度达80。
  公司深化资金安全备付管理,促进各单位进一步加大资金运作力度,努力挖掘资金潜力,合理控制资金存量。建立超安全备付资金集中管理和内部资金市场统一运作机制,强化公司总部资金资源配置中心和调控中心作用,推进内部资金市场实体化运作,充分发挥公司资金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积极支持中国电财参与资本市场运作,发挥中国电财等内部金融机构专业化资金运作优势,最大限度实现集团效益最大化。

  2005年以来,公司加大资金运作力度,使各单位通过提前还贷、延迟贷款、债务置换等措施,不断挖掘资金潜力,累计取得直接资金效益超过80亿元,在公司年均电网投资规模近2000亿元的情况下,货币资金和银行借款有所减少。2007年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03,较2005年年初下降3.4个百分点,“存贷双高”状况得到有效控制,财务状况持续改善。

  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一直以来,公司所需的电网建设资金多是采取向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方式。对企业而言,仅仅依靠银行贷款存在诸多风险。据公司财务部有关人员介绍,目前公司银行借款占公司全部融资性负债的比例接近90。近年央行连续加息,融资成本上升较快,制约了公司经营效益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公司的融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公司资产规模大,经营收入稳定,资信等级高,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有利于发挥资信优势。
  拓宽融资渠道,打破资金瓶颈,是企业加快发展的关键之一。近年来,公司在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7年,公司成功发行50亿元企业债券,通过信托方式引入50亿元全国社保基金及10亿元银行理财产品等社会资金。公司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准,公司取得395亿元电网建设专项债券额度。今年2月27日,公司成功发行2008年第一期200亿元电网建设专项债券,这是公司成立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的一次。与公司以往发行国网债所采取的定价发行方式不同,本期电网建设专项债券采用国际上通行的簿记建档方式,即由发行人与主承销商确定本期债券的利差区间,投资者直接向簿记管理人发出申购订单竞价申购。本次债券发行确定的申购利差区间为:7年期5.23~5.73,10年期5.33~5.83。由于公司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投资者踊跃申购,申购总额388亿元,是发行规模的近2倍。实际发行利率7年期5.25,10年期5.35,分别比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低2.48和2.58个百分点,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利息支出5亿元。
  在扩大长债发行规模的同时,公司充分利用短期融资券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优势,积极申报发行短期融资券,并于今年3月21日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08年第一期300亿元短期融资券。为降低融资成本,公司与主承销商一起,积极向主管部门汇报公司近年来生产经营和电网建设成果,反映公司在资信、实力、现金流量稳定等方面的优势,实际发行利率为4.86,与同期银行贷款比,本期短期融资券可为公司降低融资成本6.63亿元。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货币政策从紧、银行信贷规模紧缩、贷款利率高、间接融资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200亿元电网建设专项债券和300亿元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为公司电网建设、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及时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对于公司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促进电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肖冬梅 金小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