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吉林热电厂600兆瓦机组项目成功签约

2008-05-21 14:59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热电厂吉林热电厂吉林热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奏响发展最强音
       每一个坚实的步伐,都是一次自我超越与创造;每一步战略的推进,都是一轮铸就辉煌的攀登与奋发……
       本网讯通讯员姜学洪刘君伟报道

       2008年4月25日,凝聚着国电东北公司的嘱托与支持、倾注着吉林市政府的关心和厚望、承载着国电吉林热电厂3300多名员工期盼的600MW机组项目成功签约了!
        这注定是吉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必定是每一个吉热人永远铭记的日子。从此刻起,吉林热电厂“二次创业”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昭示着这家特大型国有企业稳步上升的发展轨迹,奏响了吉林热电强劲的发展乐章。

      全厂上下为之欢心鼓舞、干劲倍增!干部职工们喜悦的面庞写满了期冀与自豪。“这是吉热的希望!更是所有职工的期盼!感谢各级领导对吉热发展的支持,绝不会辜负各级领导的厚望,一定在干好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想事、干事、干成事!为吉热和东北公司的大发展积蓄力量!”

      对电力企业来说,发展的涵义不仅仅是“资产规模”上的扩张,更主要是“综合潜力”的提升。吉林热电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如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
      随着机组多年运行,设备维修资金不足、单机容量小、节能减排压力大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吉热的经营与发展。特别是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政策的逐步实施,促使小火电机组关停速度加快,1-7号机组已列入“十一五”期间关停计划。
但是,机组关停是责任,机组关停也是机遇。困境中的“吉热人”,在思索,在谋划……

      在2007年厂职代会上,以秦铁男厂长为首的经营者集团,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和超前的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在给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吉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把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加快推进老厂技改项目的前期工作步伐,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借“国势”谋“家事”,实施“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就这样在这次会议上更加明确、愈加清晰。从此,发展成为吉热工作的主旋律,成为全厂上下3300多名员工寻求突破、寻找出路的第一要务。迅速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厂内基建工程部,厂领导和职能部门积极调研节能减排政策,共同商讨老厂技改方案。

      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他们一方面抓住新一轮电源建设的时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的项目储备;另一方面,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的过程中,注重找好切入点,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共同协商,精心策划项目。负责跑项目的领导和同志们,以“只争朝夕、务期必成”的工作精神,一步步把项目前期工作做实;把“三千”精神诠释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经过夜以继日地奋战和坚持不懈地争取,使职工们终于看到了吉热“二次创业”的第一缕曙光。

      2008年3月13日,吉热厂向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行文,申请加快老厂技改工程建设;2008年3月25日,正式委托东北电力设计院做国电吉林热电厂扩建项目的初可研工作;2008年3月27日,申请加快工程建设得到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同意的批复;2008年3月28日,东北电力设计院专家来吉林热电厂进行了实地勘察;2008年4月25日,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米树华实地考查扩建项目厂址。

      超前的思维,为吉热“二次创业”开了一个好头,为企业发展大戏上演拉开了帷幕。
      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是一个“惟我”的姿态,更应该有一幅“忧国”的情怀。老厂技改项目不仅关系到吉热今后的生存与未来,更是对地区经济的腾飞有着重大影响。翻开吉热的历史,让我们感动的不仅仅是他的增长方式,还有他那份沉甸甸的忧国情节。
吉热承担着吉林市85%的供电量,肩负着向吉林化工、吉林造纸等32家大中型企业的供热任务,供热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建厂五十年来,为吉林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吉林市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全市社会呈现出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的强劲态势,特别是江北工业集中区对蒸汽负荷和用热负荷的快速提高,使90万千瓦机组容量的吉林热电厂显得力不从心,现有的供热能力已无法满足热力市场需求。
      科学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一切问题的关键。全力推进结构调整,拆除老小机组,建设大型热电联产机组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带着特殊的使命,带着地方政府和上级公司各级领导的殷殷嘱托,吉热人由此踏上了艰难的破冰之旅。在一次次反复商讨中,在一趟趟项目催批中,吉林热电厂“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工作中开放的思维和负责任的表现,赢得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为项目前期赢得了和谐的外部环境,也给吉热“二次创业”带来了更多的欣喜——
      2008年4月25日上午,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与吉林市人民政府开发建设吉林市江北工业集中区国电吉林热电厂600MW热力项目框架合作意向协议在吉林市西关宾馆成功签约。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米树华和吉林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晓霈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慕文与吉林市常务副市长李晋修代表合作双方,在框架合作意向协议书上郑重地签了字。标志着老厂技改、扩建工作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掀开了吉热“二次创业”的宏伟画卷。

       2010年前,利用吉林热电厂厂内现有条件,由国电东北公司先期投资20亿元左右,建设1台60万千瓦机组,其公用工程按2台60万千瓦机组改造;2010年总容量为250MW的1-7号机组拆除后,再接续开工建设1台60万千瓦机组,以满足江北工业集中区5年内的热负荷需要;远期根据经济发展和热负荷需求及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在拆除2台12.5万千瓦机组和2台20万千瓦机组后,再扩建1台百万千瓦机组或2台60万千瓦机组。届时,完全一新的吉林热电厂总装机容量将超过200万千瓦。
      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中,饱含着从集团公司、东北公司到地方政府无数领导的悉心关怀与厚爱,凝聚着厂领导班子的心血与智慧,渗透着基建干部职工的辛劳与汗水,倾注了太多吉热人真挚的情怀。

      “开发一个项目、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吉热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企业对社会所履行的责任。此次在吉林热电厂原址扩建,即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又可大幅减少热网建设投入,比新建电厂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和相关费用,不但盘活了存量资产,而且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工程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增加发电能力1600MW、供热能力555MW,并能有效降低煤耗、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必将为建设绿色吉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行走在吉林热电厂这片自强不息的土地上,总有一种激情在燃烧,总有一股力量在激荡。吉热,正经历着前人所不曾经历过的时代;吉热,正创造着前人所不曾创造过的辉煌。高标准运作,超常规发展,多项工作齐头并进,吉热人在寻求突破、二次创业的道路上执著前行。

      艰苦的努力,迎来了收获,项目前期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2008年5月7日,吉热厂到哈电集团对600MW机组情况进行调研,初步确定机组为超临界双抽机组;并与东北电力设计院签订了初可研设计合同;5月10日,由吉林市市长张晓霈任组长,国电东北公司副总经理王慕文、吉林市常务副市长李晋修为副组长,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等八个单位组成的国电吉林热电厂600MW机组扩建工程领导小组成立,吉林市城市总体规划、供热规划和热电联产规划正在修改完善中。项目煤源和煤质调研、初可研支持性文件编制、机组选型和招标准备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2008年5月31日完成该项目的初可研编制和通过审查工作,2008年底完成扩建项目的可研批复。
 
      项目进展情况得到了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的高度重视,米树华总经理多次对项目扩建厂址进行了实地勘查,并表示将把项目的推进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资金、技术和人力方面提供充分保障。项目的开发进展同样得到了吉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张晓霈市长表示,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努力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无障碍、全天侯”的亲情服务,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八面来风助腾飞,百舸争流促发展。面对全新的事业,“吉热人”气概依旧昂扬,追求依旧执著。职工们干工作、干好本职工作的劲头更足了,纷纷表示一定要在保证现有机组稳定的前题下,抓紧一切机会,把新技术、新本领尽早学到手,全力以赴为二次创业做好充足的准备!为国电东北公司尽早实现战略性跨越、实现又好又快的大发展贡献力量!

       新起点上新任务,新征程上新发展。吉热的未来任重道远,吉热的前路更待拼搏。伴着集团公司进军世界500强的号角,迎着东北公司“执行年”的强劲东风,吉热人将继续秉持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永不言败的执著,在自强不息、激情创业的征程中,比肩同行,领先同侪,在新的时代谱写更加恢宏壮丽的历史新篇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厂查看更多>吉林热电厂查看更多>吉林热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