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石油危机警报又响?

2008-06-23 09:31来源:中国石油报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场对高油价的全球性担忧正在蔓延。

  受美元走势总体疲软、投机炒作、地缘政治矛盾及需求上升等因素共同影响,国际油价近期继续保持飙升之势。6月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猛涨10.75美元,收于138.54美元,一举创下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最高收盘价和最高单日涨幅两项历史纪录。6月12日,纽约、伦敦两地油价大幅波动后小幅收高。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微涨36美分,收于每桶136.74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7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07美元,收于每桶136.09美元。

  对于持续高涨的油价,近日有分析认为,国际油价继续上涨并突破200美元的可能性很大,或酝酿成“第四次石油危机”。对此,数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油价上涨主要来自市场,市场调节的作用并没有失效,因此爆发石油危机的可能性极小。

  从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看,1973年主要是受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采取联合限产措施的影响;1979年主要是伊朗大幅度减少石油产量所致;而1990年主要是伊拉克停止出口石油所致。从原因上分析,均是原油供应突发性大幅减少或中断,也就是说三次石油危机期间油价疯狂上涨基本上是非市场因素。

  本报特约分析师表示,三次石油危机期间世界经济停滞、物价飞涨、股市下跌,但从当前全球经济、物价、股市等来看,它们均在可控状态。

  美国在经历次贷危机风暴之后,其金融市场元气正在恢复,而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将由政府拨款几百亿美元推动经济增长”的承诺一旦兑现,无疑更是一支经济强心剂。从表现上看,全球股市充满不确定性,但基本在震荡中缓慢爬升。另外,虽然全球食品等基础物品价格上涨,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诸如保障供应、加强价格监控等措施,确保整体局面受控。

  从供需现状看,高油价正抑制需求增长,石油市场供需平衡拉紧、脆弱的状态有望得到缓解。国际能源机构对今年世界日均石油需求量的最新预测值是8723万桶,比之前的预测值低了31万桶。而且,预计受部分国家大幅削减能源补贴影响,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速度将是近六年来的最低。

  另一个利好因素是,此前一直坚持不增产以给油价降温的欧佩克态度近日发生了转变。世界第一大产油国沙特一官员6月9日表示,鉴于油价持续走高有可能危害世界经济,沙特准备召开一次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消费国和各大石油公司代表参加的世界性“石油大会”,以寻求解决高油价之道。

  事实上,高油价下主要产油国虽然从石油贸易中获得了高额利润,但是油价高烧也对它们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例如沙特,高油价已经引发其国内石油消耗热潮,使得出口的石油开始减少,这明显不利于沙特的外向型经济政策。(来源:中国石油报 陈玉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