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河南电力助推我国粮仓夏粮丰收

2008-06-25 09:56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河南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机井通电成效显著“三夏”服务及时到位

本网讯记者郝宏升通讯员宋立新报道“还是这片天,还是这块地,今年我家的小麦亩产却增加了100多斤,真是感谢河南电力公司实施了‘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呀!”6月20日,河南省宁陵县程楼乡的张洪远老人对记者说。近日,记者从河南有关部门获悉,今年河南夏粮又获丰收,连续五年实现增产,预计总产首次突破600亿斤,达到610亿斤,为全年实现1000亿斤的粮食生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了解,这与河南公司加快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等促进农业增产的各项措施密不可分。河南素有中国“粮仓”之称,然而,农业排灌问题一直制约其农业生产。近年来,河南多为干旱少雨天气,根据水利部门对黄淮海流域灌溉农田和非灌溉农田粮食产量的调查,非灌溉农田平均亩产仅为400斤,实现灌溉后每亩可增收近400斤。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河南省耕地面积1189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3779292万亩,其中有2450万亩耕地的机井还没有通电,3240万亩耕地的机井电力设施残缺依靠机井灌溉耕地为7656万亩,占全部耕地的64.4。利用柴油机灌溉比用电每亩地每年要多支出4562.5元钱,农田机井通电对促进农业生产意义重大。今年3月份,河南公司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启动了“农田机井通电”工程。5月27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看过河南公司党组上报的《关于全省实施“农田机井通电”示范工程情况的报告》后批示:这是大好事,请省政府全面协调、组织落实。河南省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刘满仓于5月29日作出批示:“农田机井通电”工程是惠民工程,望认真总结,抓住机遇,做大项目,强力推进,尽快在全省普及。张洪远老人道出了每位尝到“农田机井通电”工程甜头的农民的心声。他说:“以前用柴油机浇地不划算,遇到大旱时也很少有人浇地,现在机井通电后,浇地省时、省钱、省力,而且电力有保证,乡亲们浇地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自然就提高了很多。”截至6月20日,河南省“农田机井通电”一期工程已基本经完成,新增通电机井2201424178个,新增电灌面积130.25131.5万亩,保证了这部分田地的稳产、高产。特别是在今年春季河南大面积持续干旱时期,新增通电机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今年夏粮增收提供了重要保证。为做到夏粮丰产之后确保丰收,河南公司专门召开会议,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三夏”供电工作,加强设备管理和设备巡视,对供电设施进行拉网式检查,及时整改隐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调度、变电等部门加强值班,做好涉及“三夏”用电的负荷预测,妥善安排运行方式,首保“三夏”及重要客户用电,每天24小时保农村用电;成立“三夏”电力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用电服务;做好农村电价的宣传解释工作,严格执行电价政策,严禁代收不符合规定的附加费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目前,河南夏收工作已经结束,秋粮播种正在展开。然而,全省大面积持续干旱已经影响了粮农正常播种。河南公司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各单位全力确保灌溉用电,争取为今年河南粮食总产量再次突破1000亿斤提供坚强的电力保证。

相关新闻:

让中原“粮仓”更殷实


河南农民“刷卡”浇地乐万家


本网记者郝宏升


过去我们用柴油机抽水浇地,既费时又费力,再加上柴油价格节节攀升,浇地成了农民的一块心病现在我们再也不用发愁了,拿卡一刷,水哗哗地就流出来了。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可帮了俺大忙。前不久,在濮阳县清河头乡前刘贯寨村62岁的农民郭进生一边浇地,一边乐呵呵的对笔者夸奖这机井电灌给他带来的便利。郭进生所说的农田机井通电工程,是河南省着力实施的一项新的惠农工程。采取一井一线、一表多卡的农排供电模式,变压器座落在农业排灌负荷中心,从配电房或计量房地埋400伏线路到机井,每路出线的计量装置均安装在配电房内,采用电子式预付费电能表,按照农排电价为用户IC卡输入电量,实现了一条线路一块表多卡使用。浇地时,农户只需在电表上用IC卡扫描一下,电源便会接通,既省时又省力,操作又方便。排灌工程的实施不仅给广大农民带来了方便,还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带来了好收成。在宁陵县程楼乡72岁的张洪远老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掰着手指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用柴油机浇地,一亩地一年花75块钱,现在用电浇地才花12块钱。俺家有6亩地,一年就可节省378块钱。另外,有人算了一笔账:用电浇水后,小麦的亩产能增加40。这样的话,一亩地能增产400斤小麦哩!河南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粮仓,粮食产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农业排灌在河南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省耕地面积约12000万亩,有效灌溉耕地约9292万亩。但截至目前,全省近7656万亩耕地的排灌问题得不到解决,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并且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以前,因为电压低,潜水泵光转不出水,一天也浇不了一亩地。乡亲们只能用柴油发电机浇地。费时、费力、费钱,农民兄弟盼望用电灌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长期从事农电事业管理工作的宁陵县供电局局长练书礼,对农业排灌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
究其农排设施落后的原因,河南省电力公司农电发展部有关负责人说:农网改造期间,农村电网建设主要解决生活照明用电,农排电网建设基本上属于空白。由于过去农排电力设施大多由村民集资建设,标准较低,计量手段落后,安全管理和运行维护也不到位,农民触电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农排用电受季节性、临时性影响,农排变压器经常处于空载停运状态,电能自然损耗较多,用电设施被毁、被盗事件频频发生。浇地难,农排电网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李同智提出,要把人民和政府的事情当成企业最大的责任,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解决排灌难的问题。
作为国有骨干企业,河南省电力公司一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20076月,在大力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的同时,河南省电力公司就把全省农业排灌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提上日程。
一井一线一表多卡的农排电网建设与改造模式:建设变压器专用配电房,在机井口设置井房,采用地埋电缆方式,提高防盗能力;在配电房内设置集装控制箱,便于供电企业管理;采用安装磁卡预付费电度表的方式,将原来的按井收费改为按户收费,使群众用上明白电。农民浇地时,只需购买一张IC卡,在用电表计上刷一下,电源就接通了,源源不断的地下水就会喷涌而出。
今年年初,李同智把解决农村排灌用电问题作为实施国家电网公司三新农电发展战略的突破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纳入公司发展战略,并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于311日在许昌市襄城县大磨张村举行农业排灌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开工仪式。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大规模建设在河南全面拉开了序幕。
当前,农田机井通电工程正在中原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据悉,未来3年内,河南省将投资87.5亿元,新建和改造116.6万眼机井的电网设施,实现井井电灌,亩亩增收的目标。届时,将为省内农民节省25亿元开支。按照计划,机井通电一期工程将于今年6月份以前竣工,河南省将新增通电机井2.2万个,增加农田灌溉面积130万亩。
谈及机井通电工程的意义,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说,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意味着全省农村电力服务由满足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向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推动新农村建设转变,不仅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还可以降低农业灌溉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及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件惠及千万农民的好事、实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南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