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徐建伟:踏着市场的脉搏创新文化

2008-07-02 15:44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对当前电力企业文化创建工作的思考
徐建伟华电集团公司

企业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许多优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赢得竞争优势,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秀企业文化力量的支撑。但企业在面临着不同的外部环境、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文化的着力点和诉求点是不尽相同的。当前电力企业进入市场,正经受着成本侧燃料价格大幅持续攀升、销售侧设备利用小时大幅减少的空前压力,而且伴随电力市场体制的巩固和完善,这种竞争可能还将继续延续下去。因此,笔者认为,伴随这种环境的变化,电力企业文化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体现一些市场的元素,如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竞争和合作、核心竞争力、创新实践、人文关怀等。

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近年来,尤其今年上半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电煤供应持续紧张,煤价连续大幅攀升。巨大的生产成本压力给发电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峻的挑战。那么这种高的煤炭价格能短期回落吗?笔者以为,不太可能的。同时,全国连续每年上亿千瓦增长的发电装机容量,使得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大幅下滑也无法改变。因此电力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前所未有。面对困难,我们更要坚定信心。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的党历经了无数磨难,多次面临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就是依靠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最终取得成功。每名员工要坚守集团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力同心、迎难而上,就一定会战胜各种困难,不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把华电事业做的更大、更强、更好。

竞争与合作纵观国内电力市场,各电力企业即是竞争主体,利益流动存在非此即彼的搏弈关系,但同时他们又属于同一行业,从行业的角度讲又有着共同的行业利益诉求;当前供煤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合同履行困难,煤炭涨价随意,我们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诚意与其加强沟通,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要加强煤炭市场发展规律的研究,把握趋势,把握机遇,赢得相对的主动性;电力企业寻求各级政府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其意义已无须多论。我们只有统筹兼顾各方的利益,充分发挥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核心竞争力古人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拥有一支和谐的团队,就是企业最重要的财福。电力企业产品极度同质化,企业间的经济指标悬殊也不是太大,因次,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和谐的团队无疑成为企业竞争力最为核心的要素。

构建和谐团队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形成更加公开、公正、公平的用人环境。有些专家做过研究,企业员工在关注整个社会的薪酬待遇时,其实更加关注企业内部分配的相对公平性和合理性。许多股份制电力用人机制更加灵活,更加侧重物质报酬的诱导,对优秀的电力专业技术人才存在一定的诱惑。因此电力企业要更加努力地内部挖潜,尽力创造一个事业留人,感情暖人,分配制度服人的良好氛围,切实体现人才价值,创造更高的企业效率,积聚更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制胜的高地。

创新实践实践创新已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决定企业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怎样跳出红海,寻找出超脱的蓝海,一定是勇于创新者的“专利”。创新是一种探索,难免会有各种习惯行为的干扰和抵制,甚至会出现失败。要给创新者以实践的勇气,搭建其思想得以延伸推进的平台,最终在经营理念、管理创新,技术进步中展现其成果,体现其价值。

人文关怀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在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方面,加快发展等各方面,可能遇到需要不断更新员工思想观念,甚至可能还要触及到利益的调整问题。企业必须努力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才能实现和谐发展。今年连续几次的自然灾害,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感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体现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非常的镇静,对国家采取快速反应心存感激,空前的团结,空前的凝聚。为国家提出创建和谐社会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温总理深情的讲:多难兴帮。作为在巨大压力面前的企业,不也可以凭借这种暖暖的人文情怀,更好的凝聚员工力量心,去战胜一切困难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