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王晓光:和谐引领发展价值决定成败

2008-07-03 14:48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王晓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构建“学习型至和文化”’’
王晓光华电章丘发电有限公司
[论点提要]和谐是一种社会形态,一种客观规律,一种管理哲学,一种文明境界,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目标追求。

引言
十年企业靠制度,百年企业靠文化。综观世界500强没有那一个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和文化所迸发出的魅力,有关案例说明:有时天灾人祸可以毁掉一个企业,但永不灭的是企业的理想和信念。一个共同具有核心价值观的团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怕艰难险阻,永立强企之林,永保基业常青,

华电章丘发电有限公司创建“学习型至和文化”是全体员工的宿求;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成立六年,曾连续两年机组一年双投,装机2*146mw和2*300mw,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带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差异走到一起。截止去年有基建稳定期全面转入生产运营期,新时期、新阶段,员工素质需提升、企业效益为中心、安全运行要稳定、降低成本靠管理、思想观念最重要。如何打造一个公共平台,构建公司共同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协调、健康、持续有好、有快发展。已摆在我们的面前,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通过实践获取认识,意识决定行动,态度决定成败。只有构建起适应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共同理想价值观,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保证。每一个企业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都离不开人与人、人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客观现实,他的最佳结合点莫过于“和谐”内涵,和谐即融洽,调和。

和谐是世界的本质属性。星辰和谐成宇宙,万物和谐成自然;人际和谐成社会,社会和谐成世界。和谐是一切事物相互依存的因果关系,和谐是整体与个体相互包容的有机统一。一切离不开和谐,和谐造就了一切。和谐既有中庸融合,又有合而不同。和谐包含着诚信,同时也有仁义。和谐包含着一分为二,同时也有合二为一。和谐就是阴阳调和,天地相适;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在发展进步的同时,还要依靠发展去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和弊端,使社会各要素间呈现出动态调和、平衡。我们所说的“和谐”文化就是在次意义上的企业间各要素的和谐。和谐是一切事物的原则和规律,生命依赖于和谐,万物统一于和谐。人是社会的总和,企业是社会的细细胞,企业的和谐就是对
社会的和谐。科学发展需要和谐;改革发展需要和谐;企业的一切工作:劳动、知识、人才、创新、创造需要和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各尽其能、各得其所需要和谐。

“学习型至和文化”的构建

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不断培养和谐环境,是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途径。学习与人和是构成华电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辨证统一。学习发展人和,人和促进学习。学习是手段,人和是目的。学习,则人和、己和、大家和;人和,则事和、物和、企业和。人和是主体和本质,处于统帅地位;学习是载体和形式,学习围绕人和。构建三层次“和谐”关系:
人与人:和睦相处友善亲和
人与企业:和衷共济政通人和
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圆融顺和

员工与员工之间要做到:和睦相处、友善亲和。企业好比一条船,全体员工好比一家人。“家风”和为贵,“家政”谐为高,“家道”合为上,家和万事兴。身为员工,从小到大要有三个家。家庭是养育我们成长的家;学校是教育我们成材的家;企业是培育我们有所作为的家。正是有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企业之家,才有了我们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平台,在这里我们和和睦睦相处,和和气气工作,合合美美生活,和和顺顺发展。大道通天,大爱至善。《礼记·大学》提出:做人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人生修养和追求的导则,也是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企业与员工之间要做到:和衷共济、政通人和。企业搭舞台,才艺竞技场,没有小人物,只有小演员。“天地人三缘,和合生万有。”在企业这个大家园里,不管我们来自哪里,具体从事什么工作。无论我们能力多大多小,水平多高多低,来到企业就是缘,就尽责,就和合。同舟共济海让路,众人划桨开大船。在企业这个大家园里,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树立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理念;树立有家就有我、有我就有家的信念。在企业这个大家园里,干群一条心,报国去感恩;干群一股劲,工作是本分;岗位有不同,分工不分心。家人般的亲和,家庭般的负责,家园般的关切。大家的共同心愿就是: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

企业与社会之间要做到:和谐发展、圆融顺和。国家强盛,则企业强大;企业发展,则国运升腾。社会和谐,则企业和顺;企业繁荣,则社会稳定。“和谐”文化要求我们,要站在企业的角度、国家的高度、社会责任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奉献清洁能源,珍爱碧水蓝天。”大力推行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治企方略,打造绿色企业,做到环境整洁、员工自洁、能源清洁。认真履行好企业肩负的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强国富民,服务百姓。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天下归仁”的道德观,要追求“人企合一”,和而不同。营造内部亲和,打造和谐企业;协调外部顺和,融入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文化标志:<<百和图>>和至和印章。起到耳闻目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使人产生联想和觉悟。
“和谐文化”需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在构建和谐中应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他是长期植根于企业生命的基础、发展的关键,也是以文化心,凝心聚力的源泉。
构建“和谐文化”要处理好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总和。是事物主客观的主体。恩格思曾指出:自然界中无生命的物体的相互作用既有和谐也有冲突;有生命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这实质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人际关系上的还原。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在交换劳动过程中要相互适应、相互配合,这是社会人际关系的主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支配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因此,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变被动为主动、变落后为先进、变消极为积极,关键在人。
构建“和谐文化”要处理好求同存异:“同”就是原则,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原则基础之上的;“异”是和而不同,承认差异,是人们更好的在发展比较中,激发积极因素使才能成果、创新创造,在发展中相互激励,推动社会更好更快进步,构建“和谐文化”要处理好对立统一:事物都是一分为二,同时有是合二为一的,共生共存。矛盾无时不有、无时不在,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目的在于通过构建和谐社会,达到新的调和与统一。矛盾也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关键在于主次矛盾的处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可降低构建和谐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构建“和谐文化”要处理好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公平与效率社会发展本质和要求。“公平正义”首先就是要承认和尊重差异,国家通过适当的政策把差异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公平与效率”在社会初级阶段是存在差异的公平,决不能以牺牲效率来换取低级的平等。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更为高级的公平。是人类发展必然要求不可逾越的阶段。
结束语

总之,在《华电宪章》的指引下,通过不断打造和谐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企业,逐步在企业精心拓展培育起五种“分支文化”,达到五个和谐相统一。即培育可控在控的安全文化;绩效导向的竞合文化;执着学习的团队文化;友善亲和的家园文化;自洁自律的廉洁文化。真正使企业实现利与义的和谐统一;“软管理”与“硬管理”的和谐统一;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奏出华电企业“和谐”文明、发展、进步的新乐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王晓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