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海油负责人谈中日东海合作石油合作历史久远

2008-07-03 16:01来源:新华网关键词:中海油负责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周守为26日表示,在中日两国政府就东海问题达成共识后,中海油将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日方平等协商,通过共同投资、共担风险、联合勘探寻找油气资源,为两国人民带来利益,使东海真正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

  “中日两国石油界对共同开发东海油气资源都持积极态度。两国政府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决定在双方选定的区块进行联合勘探,迈出东海共同开发的第一步,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周守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共同开发和合作开发有着根本的不同”

  中国外交部近日宣布:中日双方近日经过认真磋商,同意在实现有关海域划界前的过渡期间,在不损害双方各自法律立场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在东海选定适当的区域迈出共同开发第一步。此外,日方同意依照中国法律参加春晓油气田有关合作开发,接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共同开发和合作开发有着根本的不同。”周守为说。

  他具体解释说,从事共同开发的双方各自向本国交纳税费,对等承担投资和风险,对等获得利益;而合作开发中,参与合作的一方要向主权国依法纳税,要遵守该国的相关法律。

  他说,中国与外国进行共同开发是有先例的。2005年3月,中国、越南和菲律宾划定南海海域某区域进行共同勘探,迈出了共同开发的第一步。“迄今为止,这一合作进展很顺利。”

  他说,合作开发的例子则更多。英国、加拿大的公司目前正与中国在东海进行油气合作。80年代初,中国石油公司就与日本日中石油开发株式会社和埕北石油开发株式会社分别在渤海的渤西南和埕北两个区块合作。其中,在埕北区块是中日两国公司对已发现的埕北油田进行合作开发。

  “中海油欢迎日本法人参加春晓现有油气田的开发”

  周守为说,中海油作为国家公司欢迎日本法人按照中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有关法律,投资参加对春晓现有油气田的开发。双方将本着互利互惠精神,按照中海油对外合作的模式和条件,依据商业原则进行协商谈判。

  据介绍,春晓油气田1995年在中国享有主权的海域内发现。2003年8月,中海油与壳牌、优尼科两家石油公司签订了中国东海春晓合同区石油合同。中海油与中石化联合持有该油气田的开采许可证。油气田开发费用按中海油、中石化各30%,壳牌、优尼科各20%的比例由各方分别提供。合作进行一年后两家外国公司出于商业上的考虑于2004年9月退出合同。

  “此后我们仍希望通过有偿转让方式引入外国石油公司继续合作,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周守为说。

  “中日两国石油合作历史久远”

  周守为说,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资源国一般都通过引入外资分担风险进行,中日两国石油合作历史由来已久。

  中海油与日本多家石油公司在渤海、东海、南海展开过一系列的合作,自1982年起双方签订了十余个石油合同。来华合作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的日本石油公司有日本石油公团、石油资源开发株式会社、阿拉伯石油开发株式会社、出光石油开发株式会社、帝国石油株式会社、华南石油开发株式会社、日本矿业株式会社、南海石油开发株式会社等。

  1985年中海油与三家日本石油公司(JHN)签订石油合同的南海珠江口16/06区块,经过5年勘探发现的陆丰13-1油田于1993年正式投产并生产至今。

  在中海油第四轮招标(东海海域)中,中海油与日本石油资源开发株式会社和帝国石油株式会社于1993年签订了41/17和42/03两个区块的石油合同。

  截至2008年4月,中海油已累计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77家石油公司签订了186个石油合同和协议。目前,中海油正与11个国家和地区的28家石油公司执行着40个石油合同和协议。

  中海油从成立之初的年产9万吨原油,发展到现在4000多万吨年产量,并逐步发展为综合型国际化能源公司。(来源:新华网 李诗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海油查看更多>负责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