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余跃辉: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文化支撑

2008-07-07 15:04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宝珠寺水电厂培育企业责任文化的实践探索
余跃辉华电宝珠寺水电厂书记

作为企业管理者,大家都知道一句话:“一年发展靠机遇,十年发展靠体制,百年发展靠文化。”这是因为企业持续发展要靠其核心竞争力,不同的企业,虽然其核心竞争力不同,但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以我们宝珠寺水电厂为例,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有一支掌握特定技能,且对企业具有较强向心力的员工队伍。这支队伍的形成源于有效管理。由于企业文化也是管理上升为文化的更高层次的管理手段,因而这支队伍的形成也源于宝电的企业文化。责任文化作为宝电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使命至上,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培育责任文化的出发点

宝珠寺水电厂建厂十多年来,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在企业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建厂初期的艰苦创业、双达标创一流后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宝电人形成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勇于拼搏,认真负责,乐于奉献的企业文化理念以及开拓进取,务实求是、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企业精神。
电力体制改革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政策性原因造成企业巨亏,宝电在一夜之间,从四川第一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水电站、四川唯一个全国一流水力发电企业的光环下,变成华电集团“第一亏损大户”。几十亿元的历史负债和每年数亿元的巨额亏损让国有资产难以经营。
不扭亏,宝电何以对国家负责?对出资人负责?
不扭亏,企业破产倒闭,职工最起码的工作权益都得不到保障。
加入华电后的第一届领导班子心里镌刻下了沉甸甸两个字——“责任”。作为国有企业,必须切实履行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努力建设和谐企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既国企的使命,也是宝电班子对“责任”这两个字给出的最好诠释。
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宝电责任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它贯穿于宝电发展全过程。宝电喊出了“亏损不是宝电人的风格,扭亏是宝电人的使命”掷地有声的口号,背负如此沉重的包袱,凭借坚定责任心,企业毅然打响了扭亏增盈攻坚战,通过全厂上下共同努力,创造出了奇迹般的“宝电扭亏速度”。到2005年实现了当年扭亏为盈,至今,宝电已实现连续三年盈利,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以人为本,把建设责任团队作为培育责任文化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宝电遵循“以人为本,高严细实”的管理理念,倾力承担起打造华电在川水电人才培养基地的重任。厂领导班子把建设“三支人才队伍”作为实现“人才强企”的目标。(“三支人才队伍”指的是:既精通政策又能带领职工完成任务的中层管理人才队伍、既能够发挥职能作用又能解决技术难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既技艺精湛又勤勉敬业的生产技能型人才队伍)。
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就是要培养员工的责任团队意识。为此,宝电每年年初都要开展一次思想大讨论活动,从“加入华电大家庭,我该做什么”到“企业要扭亏,我该怎么办?”,从“和谐企业大家谈”到“对标管理我担什么责”,紧贴企业中心工作的选题,注重对职工责任感的引导。宝电的发展实践证明,责任心就是竞争力,责任感就是凝聚力。责任心越强,工作就越严格细致;责任感越强,企业就会越来越兴旺发达;反之,缺乏责任心的人,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好的人;缺乏责任意识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
尽管宝电是全国目前唯一一个生活基地还坐落在山区小镇上的大型水电厂,但企业职工基本稳定。厂两级党组织从更高的层次,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为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引导职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加快企业和自身协调发展的工作上来,并着力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通过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以适应外部市场发展的需要,努力把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待遇留人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地培养员工的责任团队精神,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宝电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责任团队的足迹跨出企业,在华能明台电站,检修队伍为业主考虑,主动解决合同以外难题,赢得业主“不愧是正规军”的信服和赞叹,遇到难题还千里迢迢恳请宝电支援。在紫坪铺电站,履行合同的同时,不图短期利益,为业主培养大量人才。“5.12”大地震后,宝电在接到紫坪铺电站求援的当天,就立即派出5人的高压试验抢修小组,在余震不断的危险条件下,驰援兄弟电厂,两次圆满地完成委托工作。另外,目前还已派出4批突击队伍,前往红叶二级电厂抢险救灾,恢复生产。

三、爱厂如家,把履职尽责作为培育责任文化的践行力

企业扭亏是责任,企业培养员工队伍也是责任,员工认真履职同样是责任。宝电员工在参与企业扭亏的过程中,既承受了背负巨额亏损的痛苦,也分享了宝电扭亏后的喜悦,更在这个过程中,培育一种与企业荣辱与共,为企业尽职尽责的精神。这种爱厂如家的履职尽责精神,正是我们建设责任文化的践行力。这种践行力,在这次“5.12”震灾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广元由于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北段端部附近,成为汶川大地震中六大重灾区之一,广元青川县更是与汶川、北川一道列为重灾区。宝电紧临青川县,是接近震中区域的最大库容水电站。“5.12”主震中,宝珠寺、紫兰坝水电站受到较大冲击,震感十分强烈,受灾较重。5月25日,青川发生的“5.12”以来最大余震——里氏6.4级,其震中离我厂仅25公里。宝珠寺、紫兰坝水电站在“5.12”地震中,由于震动巨大,两站机组全停,厂用电消失。另外,在杂谷脑项目部以及库区青川巡库的共41名员工,由于通讯中断,失去联系。厂办公楼、生产公寓、家属楼、食堂等建筑物遭到有不同程度损坏,这是我厂建厂以来最为严峻的一次考验。
在严重的灾情面前,厂党委迅速行动,沉着应对,宝珠寺水电站、紫兰坝水电站以及宝电人承揽运行维护的杂谷脑红叶二级电站,在一波又一波的地震灾害袭来时,三个电站中控室员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坚守岗位,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坚强履职、不辱使命的赞歌。
“5.12”当天,宝珠寺发电部当班职工,在主震中临危不惧,果断处理,正确操作,迅速手动停机,投入锁定,避免了机组受地震的进一步损坏。杂谷脑项目部在红叶二级电站的28名员工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在地震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厂房设备,为红叶二级电站恢复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感觉到地震发生的一刹那,杂谷脑项目部闸首值班员,共产党员王东,在剧烈的余震造成山石翻滚,闸首厂用电源消失的紧急情况下,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冒着生命危险迅速果断启动闸首柴油发电机,提起了冲沙闸门,避免了洪水漫坝带来的巨大损失。
5月25日,宝电在余震中仍有条不紊地展开大修工作,下午4点21分,仅仅距离宝珠寺水电厂25公里的青川发生5.12以来最大一次6.4级余震,此时,天车司机、共产党员左铁英正在起吊发电机顶盖往机坑吊入,剧烈的震动中,她迅速果断地把操作手柄拉回零位,再将天车电源切断,做完安全措施后,她才紧紧地抓住司机室栏杆,随着余震一起摆动。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宝电人在接受采访时,都很朴实地说,“做好这些的事情,这只是我的职责所在”,还有的说,“虽然知道有危险,但不这样处理,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正是因为宝电平时就注重建立培养选树典型机制,通过选树劳模、标兵,党员示范岗以及技术、技能、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后勤服务等专业能手……各方面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人物的教育引导作用,使不同层次的人员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榜样,从而激励大家养成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在关键时刻,宝电人的履职尽责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四、回馈社会,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培育责任文化的辐射力

5月31日,国家电监会副主席王野平来到震后的宝珠寺水电厂,了解到宝电震后2小时就恢复发电,挺起川北电网重任,为了保电网,机组,开关站尽力“带伤”运行,员工生产生活秩序井然,高兴地说,保证灾后恢复重建的电力供应是当前电力行业最大的责任,宝电用实际行动体现了这一要求。
其实,宝电不仅仅把安全优质发电和依法诚信经营作为最基本的社会责任,还把履行政治责任和树立中央企业在当地的形象作为己任。震灾发生后更是把小灾帮大灾、轻灾帮重灾的大爱精神发扬光大。
在赴青川陆路交通因地震中断的情况下,宝电不计成本,不讲条件,先后5次派出“宝电号”工作船,运输各地救灾队伍赴青川抢险,为救援工作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5月15日,“宝电号”就运送相关人员和温家宝总理乘坐的船只一道共同前往青川重灾区。
地震后第二天,应广元电业局请求,宝电通过厂用电向三堆变电站提供站用电;,又应三堆镇政府请求,通过厂用电向承担抢险重任的三堆镇医院和水厂直供电;之后,再应广元电业局请求,宝电向整个三堆镇供电,有力促进该镇救灾工作的开展。
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为受地震影响,连续数天露宿街头,食物、饮用水极端匮乏的宝轮镇、三堆镇等受灾群众提供遮雨篷布、饮用水和食品等,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共度难关。
此外,员工踊跃响应企业党政工发出的“伸出你的双手,献上你的爱心”捐款倡议,为青川人民灾后重建捐款66447元。党委也组织党员缴纳特殊党费21090元,团员缴纳特殊团费3000元,用爱心凝集力量、用行动传递温情。
如上所述,企业发展需要文化支撑,而宝电通过责任文化引领,提高了员工对企业持续发展的信心,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这种责任文化已经深深地印在每一位员工的心里,它必将汇聚成宝电进一步发展的力量源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