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湖北省黄龙滩水电厂运行分场办公室内分外凉爽。但窗外的亮白光辉却在提醒人:外面热浪灼人。
突然,桌上的电话响起,是一个同事打来的:“老厂房门口将上演一场‘水漫金山’的大戏,你这个搞报道的不来看看?”我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戴上安全帽,挎上相机,匆匆向老厂房赶去。
刚走出生产楼,一股热浪便迎面袭来,我不得不加快脚步。到达事发现场时,生技、运行、检修部门的相关人员早已聚集在此。
“现在主变冷却水倒换操作完成了吗?”
“自流排水阀是在几点全部关闭的?”
生技部专责在向运行人员询问着什么。我连忙凑近,想仔细打探一番。张师傅一边检查各个阀门的关闭情况,一边向我介绍今天的工作内容:“今天将进行厂区四台排水泵启动试验。厂区排水泵能在暴雨天气及时将积水抽至尾水,保证厂房设备的绝对安全。”张师傅三言两语道出了运行分场的防汛职责。
半个小时过去了,现场工作人员一直围在厂区集水井的栅栏边观察着。安全帽下的一张张脸上都渗出了汗珠,但他们的视线却一直未离开过集水井内缓缓上涨的水位。
这么专注的表情,可以来张特写!我刚想行动,水已从栅栏处溢出了地面。许多不知名的虫子在慌乱逃窜,树叶等漂浮物也都借着“水力”涌上了地面。我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抢拍了一张“水漫金山”的照片。正准备询问水为何会溢出地面时,现场负责协调工作的生技部专责下令:“启动3号水泵运行!”
张师傅立即按下启动按钮,电动机的轰鸣声响起。与此同时,集水井的水位迅速降到地面以下,“危机”被化解了。
看着水位下降到正常范围内,张师傅立即将3号水泵停了下来。“你挎着相机的样子,有点像前线记者啊!”听张师傅这么说,我灵机一动,立即把手中的笔记本一卷,变成“话筒”,作采访状:“请问,您下一步还将做什么工作?”
张师傅乐了。按照厂内的计划,运行分场还将对其余的三台排水泵进行启动抽水试验,实测每台水泵在同等时间内的排水速度,为厂区排水设施的技改、选型提供精确的数据。也就是说,“水漫金山”的情况至少还将出现三次。
“水漫金山”既是对防汛设施的考验,也是对厂内员工工作态度的检验。“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迎峰度夏时期,更来不得半点马虎!”张师傅说。
作者:姜有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