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国网将调集近6万人保障奥运电力安全

2008-07-30 11:10来源:瞭望新闻周刊关键词:奥运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唐敏  

    2008年6月22日,巢湖供电公司举行赴京援奥电力应急演练。安徽巢湖供电公司20名员工将于6月底奔赴北京,支援北京电力公司,协助负责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的保电任务。新华社发(赵育鸣 摄)

   奥运保电工作准备充分、运转顺利,但缺煤形成的电力紧张依然      

    “对今年电力迎峰度夏的特殊性在于,不但是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时期,更面临着第29届夏季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的召开。”国家电网主管人士告诉《瞭望》新闻周刊,目前国电全网奥运保电工作已进入临战状态,“与以往的保电任务相比,奥运保电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 

    同时,随着今夏用电高峰的到来,在高温天气和电煤供应短缺的双重挤压下,全国一些省区出现了电力供应告急。东南沿海一些企业甚至购置了电力设备,以应对2004、2005年发生过的随时可能到来的断电。 

    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奥运保电工作目前高效运转、情况良好,但当前的电力供应紧张矛盾也相当突出,无论其原因在于电煤影响的临时短缺或新一轮电荒的开始,电力体制不畅仍然是所有问题的主要根源。 

      “临战”奥运保电 

    “奥运会期间华北电网最大负荷预计将增长12%以上,北京电网最大负荷同比将增长20%以上。”国家电网奥运保电工作主管人士对本刊记者介绍,“加之北京电网是典型的受端电网,70%电源来自外部,电网安全稳定问题突出,保供电的任务十分艰巨。”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前后将历时两个多月,北京、天津、秦皇岛、青岛、上海、沈阳等城市均有比赛任务,共计有比赛场馆41个,期间各国政要、运动员、裁判员、记者来华人数众多,对电力需求量将大大超过平时。同时,由于大多数场馆为新建或改建项目,电力设施投运时间短,运行可靠性还有待检验,增加了北京等地迎峰度夏的难度。 

    事实上,对于这一难度,无论是发电企业还是电网公司,都是有备而来。其中,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投资221亿元,启动了包括奥运电力工程在内的“迎奥运电力强网‘0811’工程”计划。这一计划从2006年6月30日开始实施,在近两年时间里,北京变电站从267座增长至337座,新投产110千伏及以上架空线路842公里,电缆98公里,增加变电容量1694万千伏安,北京电网供电能力增长了33%。 

    针对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为了保障对奥运的电力供应,铁道部加大对京津唐电煤的运力倾斜,并重点对京津唐24家主要火电厂的电煤货运计划实行动态管理。据悉,铁道部将对京津唐地区库存低于3天及直供奥运场馆的火电厂实行电煤突击抢运,力保重点火电厂煤炭供应。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26天之际的7月13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了奥运保电工作动员大会,奥运保电工作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奥运电力保障计划,目前16个网省公司已调集近3000名骨干力量和200辆应急抢修车辆支援北京电力公司,加强北京电网安全防护力量。据介绍,在奥运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奥运电力保障的各类人员总数将达到59460人。一方面,应对一旦发生重大汛情,很容易引发的大面积停电;另一方面,防止外力破坏造成电网和设备事故,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为确保奥运电力保障,国家电网公司还建立了三级奥运保电指挥体系。一是在国家电网总部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奥运保电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在有关网省公司和北京公司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奥运供电保障指挥部;三是在奥运场馆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加强场馆供电指挥调度。 

      今夏电力供需紧张依旧 

    但今夏电力供需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瞭望》新闻周刊从国家电网了解到,7月13日全国电力缺口达到1400万千瓦左右;7月11日国家电网区域内直调电厂存煤为3478万吨,可用10至11天,但当日存煤低于7天的电厂达198座,低于3天的电厂达69座,机组停机达53座。 

    为了保奥运供电,京津唐地区电厂存煤情况有所好转,但为确保安全生产的考虑,各地对小煤窑进行了严厉的安全整顿,小型煤矿的生产基本处于停产状态。以山西省大同为例,自2007年底起,80%的煤炭生产企业处于停产整顿状态,煤炭供不应求之势更加明显。 

    在长三角地区,电力紧张已经出现。据上海市电力公司介绍,今夏上海用电负荷最高可能比去年夏天增长一成以上;浙江省电力公司则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缺口最大将超过300万千瓦,部分县市可能要进行局部的限电措施;江苏省,如果高温天气仍然持续,供电形势将更为严峻。 

    从全国来看,电力供需形势存在不确定性。电监会主席王旭东近日指出,“今年上半年电力工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下半年,从总体能力上看可基本保持平衡,但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很多,不能掉以轻心。” 

    今年以来,全国电力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来自国家电网的数据显示,1~5月份,国家电网直供区内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4.2%,各区域电网用电负荷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从供给来看,截至6月30日,全国累计发电量169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83%,虽然略高于用电量的增幅,但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用电负荷将创历史新高。 

    从发电来看,电煤供应不足成为影响电力供应的重要因素。受产能、价格、运力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电煤供应一直较为紧张,火电厂存煤偏低,部分机组被迫停运。由于煤质下降导致的发电机组非计划停机显著增加,加大了电网安全风险。 

    同时,今年的防汛任务也很艰巨,一旦发生重大汛情,很容易引发大面积停电。迎峰度夏期间,正是雷雨、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期,近年来,恶劣天气和外力破坏造成的电网和设备事故占到国家电网事故总数的1/3以上,已经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 

    今年接连发生的冰雪和地震灾害,使部分地区电网遭到严重破坏,削弱了电网抵御风险的能力,在电网结构依然较为薄弱的现状下,发生大面积停电的风险始终存在。综合考虑电煤、气候等各种因素,国家电网预计,晋、鲁、浙、闽、川、湘、赣等电网电力供应将较为紧张。 

      电力紧张指向体制不畅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的电荒,是因为电源建设速度与规模跟不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造成的,今夏的电荒更多的是由于电煤之间矛盾,进而整个电力体制不畅的表现。”一位电力业内资深分析师指出,“表现出来就是缺煤,而不是发电机组不够。” 

    据了解,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区域内存煤低于警戒线的火电厂为57座,涉及发电容量5569万千瓦;缺煤停机容量1303万千瓦,其中,华北761万千瓦、华中476万千瓦、华东36万千瓦、西北30万千瓦,组成了电力紧张的主流因素。 

    “由于煤炭价格市场化,而电价由国家制定,煤电之间的双轨价格成为电煤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具体来看,缺煤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煤炭供应不足;另一方面价格太高,电企不愿意买,其背后是“国家价格干预政策出台后更激化的煤电矛盾”。 

    我国煤炭行业集中度较低,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两家最大煤炭企业的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20%左右,因此价格管制实施难度较大。此外,电煤在我国产煤总量中所占比重超过50%,目前从市场上煤炭价格来看,冶金用煤的价格超过1000元/吨,而电煤价格为每吨800多元,煤企对电煤供应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发电企业来说,电价由政府规定,电煤价格又需要随行就市,即便政府实施了价格干预,一些煤企照样变相涨价,因而买煤的积极性也不高。 

    因此,电煤价格高企、供应紧缺加上运输瓶颈已经成为目前保障电力供应的最主要不确定因素。电力专家呼吁,逐步放开电价,实行竞价上网,从根本上理顺能源定价机制,并逐步形成电煤供应、运煤和购煤的一条龙式的利益链条。 

    不过,中国投资协会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表示,由于政府怕进一步刺激通货膨胀,所以电价的调整只能是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一步到位。但他也强调,电力价格改革应该与电力体制改革相辅相成,只有形成体制,才能形成价格。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奥运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