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探微突发性事件报道之要诀

2008-07-31 15:25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探微突发性事件报道之要诀
——从河南省电力公司援湘抗冰抢险保供电宣传报道谈起

□记者郝宏升
新闻事件分为两类:突发性事件和非突发性事件。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非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人们预知的,在正常情况下发生的事件。
从事新闻报道,免不了要碰到这样那样的突发性事件。由于突发性事件一般难以预测而又突然发生,关系重大,更受受众关注,所以突发性事件的宣传报道容易产生轰动效应。然而,因为其突发性,常常令采写报道的人员猝不及防,而失之笔端。因此,研究如何做好突发性事件报道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今年年初,在河南省电力公司支援湖南抗冰抢险保供电宣传报道中,笔者深有感悟,突发性事件报道虽然不易抓取,但仍有规可循。笔者认为,无论党报还是企业报,快速反应、科学策划、立体作战,是做好突发性事件宣传报道的三个关键因素。

快速反应不怕吃苦
时间是突发性事件的第一要素,对于国家和人民而言,时间不仅意味着财产,还意味着生命。同时,时效即新闻的生命。在采访突发性事件时,闻风而动、义无反顾地深入一线“抢”新闻,是对记者政治责任感、吃苦耐劳精神等综合素质的考验。
今年1月,受罕见冰雪灾难的影响,湖南电网遭受史无前例的重创。其中,最为严重的郴州全市断电、停水,数百万群众的生活陷于极端困难之中。为支援湖南开展抗冰抢险工作,河南省电力公司第一时间派出2700多人的抢修队伍奔赴冰灾一线,支援湖南抗冰抢险保供电。作为中国电力报社驻河南记者站副站长,多年的新闻职业敏感和肩负的责任,使笔者感觉到考验自己的时刻到了,我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请缨赶赴灾区采访。2月4日凌晨,笔者踏上前往湖南的列车。在湖南期间,笔者和先后到达的同事们一起,开始进行文字、摄影、摄像等各个方面的新闻采访报道。赴湘战地采访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笔者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发稿100多篇,及时迅速地展示了河南电力职工抗冰抢险保供电的风采。

快速反应只是记者做好突发性事件新闻宣传的第一步。想在一线抓到“活鱼”,记者还要敢于吃苦。在湖南期间,笔者和同事们有时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要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采访;为了接一个电话要爬上一座“冰山”;为了发一封邮件要穿过一座城市;为了发回最新报道,饼干加矿泉水就是一顿晚饭……由于援湘抢险队员被多次增派任务,先后增援到衡阳、耒阳、郴州、株洲、湘潭等地电网抢修,我们新闻采访人员就辗转多个战场,足迹遍布近半个湖南。湘江之畔的冰天雪地里,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和风采。

科学策划突出重点
作为新闻采写人员,应当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进行精心策划。有些人认为,新闻策划仅仅是编辑的事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采写人员也应该注重新闻策划。尤其是对于突发性事件的采写报道,更需要策划。虽然突发性事件无法预料,报道也不可能提前做准备,但笔者在采写稿件的过程中,仍可以做连续性报道、重点报道等新闻策划。一个记者想做好突发性事件报道的策划,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重磅出击,连续报道。一个突发性事件,特别是影响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突发性事件,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百姓都十分关心事件的发生、发展。作为记者,我们不仅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写稿件,还要紧跟事件进展,深度挖掘,连续报道,向读者展示事件的全过程。在湖南期间,笔者和同事们一起,连续采写了《河南电力湖南忙抢修》、《河南公司:援湘抢险稳步推进》、《郴州首条220千伏线路疏通》、《河南公司民鹤线抢修收兵》等一系列新闻稿件,发表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等媒体,第一时间向全国广大读者介绍了河南省电力公司援湘抗冰抢险的全过程。

抓住核心,突出重点。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只有做好新闻策划,抓住核心,突出重点,才能形成宣传强势。没有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就不能扑灭1987年大兴安岭的特大火灾;没有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的不怕牺牲,就不可能挡住1998年肆虐的洪灾;没有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就不可能战胜2003年罕见的“非典”袭击;没有广大兄弟省份电力职工的无私奉献,就不可能取得援湘抗冰抢险保供电的全面胜利。所以,在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人是重要因素。笔者和同事们在湖南采访期间,十分重视对抢险队伍中英雄人物突出事迹的宣传,采写了《战地三牡丹》、《欣慰中的悲伤》、《大孝无声》等30多篇人物通讯,向全社会全面展示了以谢炳燕、沈邵阳等先进人物为代表的电力职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面貌,弘扬了时代主旋律。

立体作战全程记录
形式单一、平面苍白是一般报道的大忌,更是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大忌。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只有调动各种手段和力量,十八般武艺都用上,打好立体战,才能给读者以多方位的视角冲击。突发性事件报道时效性强,战线长,牵扯面广,没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立体作战能力,不仅会延误战机,还会使报道浅显、单薄,达不到宣传效果。我们在湖南战地采访期间,立体作战,记录了整个援湘抗冰抢险的全过程。
调集重兵,打攻坚战。为了保证报道的力度、深度和速度,河南省电力公司新闻中心先后派出20多名精干记者、通讯员奔赴前线战地采访,涉及文字、摄影、摄像等各个方面,实现了多专业、大规模集中作战。援湘抗冰抢险保供电期间,公司系统各基层单位新闻宣传人员协同作战,前后方记者、通讯员共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以及各地市媒体发表稿件6411篇,全方位地展示了河南电力职工抗冰抢险保供电的风采。
充分重视第四媒体——网络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以其迅速、快捷的特点,成为信息快捷传递的主要平台。在援湘抗冰抢险保供电新闻宣传中,我们的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都是白天采访、拍照片,夜晚写稿、发稿,并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邮箱传递给后方,再由编辑人员后期处理后,以文配图的形式刊发到新华网、大河网、中国电力新闻网、国家电网公司网站。整个援湘抗冰抢险期间,仅河南省电力公司网站就发文、图1万多幅、条,从而让广大职工第一时间全面了解了抢修工程的进度和职工生活等情况。

加强与编辑的沟通,提高上稿率。编辑人员在准备每一个版面的时候,都会提前制订主题,突出宣传重点。加强与编辑的沟通,了解版面的主题,有目标性地投稿,将会大大提高上稿率。在报道过程中,笔者一直与《人民日报》、《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等媒体的编辑记者保持联系,向他们了解报纸版面的内容,以便有目的地撰写稿件。2月5日,大年二十九,当得知《人民日报》春节期间准备刊发有关湖南抗冰抢险的专题的时候,笔者积极与该报河南记者站、湖南记者站取得联系,并连夜采写了《河南电力湖南忙抢修》新闻稿件。2月8日,大年初二,该消息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发出来,第一时间向全国人民介绍了河南省电力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千里驰援湖南抗冰抢险保供电的先进事迹。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要做好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必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形成强大的立体战斗力,才能实现宣传强势,达到宣传实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