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泰州1号机组获授7亿千瓦标志机组

2008-08-04 14:21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张国宝表示,国家能源局将积极促进电力工业科学发展

  本网讯 通讯员赵卓报道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人民大会堂为国电泰州发电公司1号机组成为全国7亿千瓦标志性机组举行了授牌仪式。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出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中电联理事长赵希正在仪式上宣读有关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7亿千瓦标志性机组文件。国电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朱永芃出席仪式并讲话,国电集团党组书记、副总经理乔保平,国电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飞出席了仪式。国务院有关部门、江苏省政府、能源行业协会、电力企业和装备制造单位的代表,电力行业部分老领导、专家、院士参加了授牌仪式。仪式上,张国宝、赵希正向朱永芃、乔保平授予“全国发电装机突破七亿千瓦标志性机组”牌匾。

       经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审核,确认2007年12月4日投产的泰州发电公司1号机组为我国7亿千瓦标志性机组。该机组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节能、环保性能优越。该机组的投产,不仅仅标志着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迈上7亿千瓦的台阶,更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佳绩,也标志着我国大型、高效、清洁发电机组设计、制造、建设的能力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充分表明我国电力工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大型高效发电机组批量投产,全国发电装机继2006年底突破6亿千瓦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迈上7亿千瓦台阶。据统计,自2002年至2007年五年间,我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约3.5亿千瓦,相当于建国至2002年50多年的总和,也相当于英国、法国、意大利三个发达国家电力装机的总和,创造了世界电力发展史上的奇迹。

      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是近几年电力工业发展的主线,国家确定的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标正在逐步成为现实。2007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1.48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一;核电装机达908万千瓦,在建规模1210万千瓦,一大批核电项目列入发展规划,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风电装机由2005年底的105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底的600多万千瓦。特别是占发电总装机77%的火电结构调整成绩显著,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的高效率、低排放大型发电机组比重,已从2002年占火电装机的43提高到目前的61;10万千瓦以下的小火电机组由2005年的31%降低到目前的18%。高效、节能、环保的大机组建成投产、电网结构优化,促使我国火电煤耗、厂用电率大幅下降,2007年全国火电厂平均供电标准煤耗356克/千瓦时,比2002年下降27克;厂用电率从6.15下降到5.83。 

       通过上大压小实现节能减排,也是电力工业走出的淘汰落后产能的一条成功之路。“十一五”初至今,电力行业累计关停小机组2587万千瓦,占“十一五”承诺关停5000万千瓦目标的51.74,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据测算,这些小火电机组关停后,如采用节能高效的大机组发同样的电量,每年可节约煤炭大约326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55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张国宝在授牌仪式上指出,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设计、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30、60万千瓦发电机组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和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电站基本可自主设计;70万千瓦水电机组实现了自行成套;第三代百万千瓦核电机组自主化工作启动;500千伏及以下交流输变电工程成套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已掌握;75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成套设备基本实现国内制造;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正在有序建设。

      张国宝指出,电力工业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全体电力工作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结构调整,推动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体制改革的结果。这些成绩充分证明,我国电力工业正在走上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又好又快发展道路。

       针对电力工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张国宝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关系,必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和电力供应。今年以来,我国遭受了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电力系统暴露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薄弱的问题,近期又面临着电煤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供需矛盾突出等严峻形势。针对这些问题,张国宝强调,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电力工业必须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煤电矛盾,以节能减排为中心任务,加快技术进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电力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电力布局,提高抗灾能力,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市场建设,理顺价格机制,促进电力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朱永芃在讲话时首先向国家有关部委、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各兄弟单位以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自组建以来,牢记中央电力企业的责任和使命,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创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控股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177万千瓦,火电中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的比重达到75,风电装机在全国保持领先,全球排名第6位。公司大力发展电力科技产业,其中风电设备制造、燃煤电站无油等离子点火技术、环保烟气脱硫技术、电站自动控制技术和空冷技术等在填补国内空白,提高我国发电、环保、节能技术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来公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我国电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朱永芃介绍了国电泰州发电公司的规划建设和投产后的生产运营情况。朱永芃表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将以这次授牌为动力,在新的起点上,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转型企业,挖掘潜力,提高质量,创造一流”的中心任务,加快电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与电力相关的一次能源产业和科技产业,努力建设一流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力争进入世界企业500强。当前,我们将认真抓好奥运保电和安全稳定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坚决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

       国电集团总师、总经理助理、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有关专业公司、华东分公司、泰州发电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参加了授牌仪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