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软件开发型信息化项目监理怎么做?[3]

2008-08-04 18:05来源:希赛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需求分析阶段,监理方可参考的标准有:GB9385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写指南。

  这个阶段监理方应提交:在需求分析进行前提交需求分析阶段监理细则、监理日志、在需求分析结束后提交需求分析阶段总结报告。

  4、概要设计阶段

  概要设计,即将软件需求转化为数据结构和软件的系统结构,一般包括数据设计和系统结构设计。其中数据设计侧重于数据结构的定义,系统结构设计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成份之间的关系。

  在承建方进行概要设计的过程中,监理方需要监督以下方面:

  ⑴、制定规范

  在进入软件开发阶段之初,首先应为软件开发组制定在设计时应该共同遵守的标准,以便协调组内各成员的工作。包括:

  阅读和理解软件需求说明书,确认用户要求能否实现,明确实现的条件,从而确定设计的目标,以及它们的优先顺序;

  根据目标确定最合适的设计方法;

  规定设计文档的编制标准;

  规定编码的信息形式,与硬件,操作系统的接口规约,命名规则。

  ⑵、软件系统结构的总体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基于功能层次结构建立系统,其中包括采用某种设计方法,将系统按功能划分成模块的层次结构、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建立与已确定的软件需求的对应关系、确定模块间的调用关系、确定模块间的接口、评估模块划分的质量。

  ⑶、处理方式设计

  处理方式设计要确定为实现系统的功能需求所必需的算法,评估算法的性能;确定为满足系统的性能需求所必需的算法和模块间的控制方式;确定外部信号的接收发送形式。

  ⑷、数据结构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报告进行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包括确定软件涉及的文件系统的结构以及数据库的模式、子模式,进行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设计;确定输入,输出文件的详细的数据结构;结合算法设计,确定算法所必需的逻辑数据结构及其操作;确定对逻辑数据结构所必需的那些操作的程序模块(软件包);限制和确定各个数据设计决策的影响范围;若需要与操作系统或调度程序接口所必须的控制表等数据时,确定其详细的数据结构和使用规则;数据的保护性设计;数据的一致性设计;冗余性设计等。

  ⑸、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也叫做质量设计。在运行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用户新的要求,需经常对软件进行改造和修正。在软件开发的一开始就要确定软件可靠性和其它质量指标,考虑相应措施,以使得软件易于修改和易于维护。

  ⑹、概要设计阶段的文档

  概要设计阶段完成时应编写以下文档: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制定初步的测试计划。

  针对上述工作,监理方应按如下标准评定承建方的概要设计:

  ⑴、可追溯性:确认该设计是否覆盖了所有已确定的软件需求,软件每一成份是否可追溯到某一项需求;[1][2][3][4][5]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息管理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