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运保电兄弟两人齐上阵

2008-08-18 15:18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通讯员高建玺杨小明

      在甘肃电力公司北京奥运保电工作队的后勤保障组,我们看到还有两个最忙的年轻人,一个叫逯林,一个叫逯伟。逯林专门管理甘肃公司保电队的车辆调度,同时他自己也兼司机,每天忙碌于接送现场工作的队员上下班及送餐等任务。逯伟专门管理甘肃公司北京奥运保电队员的食堂及后勤物资采购的管理。他们俩人们习惯叫他逯班长,逯管理员,不细问谁也不知道原来他们两是亲弟兄。

      逯伟是哥哥,他聪明果敢,承担甘肃公司北京奥运保电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可没少出力,260多人的吃、喝、用都在他的身上。我们问起逯伟是如何得心应手把260多号人的吃、喝、用办得如此妥帖的。逯伟告诉我们:“在这里工作没有人督促你,如何干好自己承担的一份工作,一切全靠自己。”“心操到,自然就能干好。”“大家彻夜保电值班,工作很辛苦,我尽管把大家提出来的问题想办法满足,自己也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有益于队员工作的后勤方面的事着力做好,但工作还是有很多不到之处,只好望大家见谅了。”

      我们和也和保电队员天天在一起同吃同住,这么大的团队,这么多的人,后勤服务能做到这一步很不简单,也很了不起。更想不到的是逯伟看到队员饮食上的不习惯,看到很多人想吃面条。逯伟起了脑子,想办法从河北顺德买来大缸,腌制了西北人大多喜欢吃的“浆水”,使大家吃上了浆水面,兰州风味的凉面。起初是几天换一次浆水面或凉面,可是队员很不解馋,每次上来面条总是一扫而光,而且平时很有理智的队员,见到面条理智就有些难克制。最后,很多队员还是吃不到面条,好像能吃到面条成了大家的奢望。看着队员那份对吃面条的渴盼,尽管做面条不方便,逯伟下决心一定要解决队员吃面条的问题。于是他再次想办法和餐厅厨师商量,很快解决队员吃面条的问题,从此保电队员的餐桌上每天有了可口的面条。

      “260多人的大家庭,每天吃饭还要想些花样,让大家吃的满意高兴,这是我最难的事”逯伟告诉我们。说实在要做到这点一天两天还可以,两个月的保电要做到这点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当大家乐能天天吃到面条的时候,最近几天餐桌上突然又多了饺子、包子之类的食品,有一天还想办法联系带来了兰州的手抓羊肉,尽管羊肉队员们每人只吃到了两块,但这已经是很解馋了。

      逯伟还管理着保电队员的生活用品。队员出去巡线,大热天衣服的问题,喝水的问题,防蚊虫叮咬的问题,防热防雨的问题只要队员有反映,领导有布置,逯伟总是一一置办的非常到位。管理这么多人的吃、喝、用,能让大家满意,能让指挥部放心可真是不容易。我们看到他成功的经验就是一个“勤”字。

       说起弟弟逯林关注的人并不多,他不象保电队员那样值夜班、倒班,但他一点也不比其他人轻松,别人可能倒班还能出去一下,他一来就扎到了保电一线,天天跑车,成了队伍中最忙的人。
      甘肃公司到北京保电的260多人,担负着12个变电站,15条线路的保电任务,工作点多面广,又很分散。车辆使用频繁,变电值班人员每两天就得接送一次,巡线队员四值三运转,光接送一天就得三次,再加上送餐,处置现场问题,一天的车辆不知要跑多少趟,仅有的15台车辆尽管司机师傅很卖力气还是有些忙不过来。一有事自然跑得最多,加班最多的就是他了。

        北京的路很难跑,别人出车总要定GPS导航系统才能找到路,找到具体地点,而同逯林出去,你只要说出什么线路,到几号塔。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他左转右转,也不用你操心,不大工夫就到了目的地。副总指挥蔺相荣出去查线路总喜欢叫逯林出去,因为他对公司北京保电队员所巡视的线路最熟。我们问他路怎么把北京的路记得那么熟悉,他轻轻一笑:“跑得多了,自然路就熟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