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解读:清江开发21年圆梦

2008-08-28 10:20来源:荆楚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21年前,清江公司白手起家,首战隔河岩、再战高坝洲、决战水布垭,在八百里清江首开我国流域梯级开发之先河。21年后,随着水布垭最后一组机组的投产发电,古老的清江,正式完成了“纯观赏”向“综合利用”的完美蜕变。
  开发清江、造福人民。伴随着清江梯级开发的完美收官,省委、省政府当初的承诺,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一江三截:“三盏明灯”次第点亮

  清江,是土家族的母亲河。她美丽富饶,可开发水力资源达350万千瓦。
  但千百年来,两岸各族儿女守着大自然慷慨丰厚的赐予,饱受水患之灾,荒凉凋敝的江岸边留下多少无奈的感慨。
  今天,随着清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建设的完成,感慨早已幻化成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请看一组数据:
  1994年11月,隔河岩4台机组全部投产,装机121.2万千瓦;2000年3月,装机27万千瓦的高坝洲3台机组全部发电;
  去年7月,水布垭首台机组投产。今年上半年,2、3号机组投产。3台机组累计发电40多亿千瓦时。
  湖北能源集团董事长肖宏恩说,目前,清江三座梯级水电站年均发电量达80亿千瓦时。截至今年8月,三座梯级水电站累计发电460亿千瓦时,发电收入140亿元。
  不要小看这80亿千瓦时,对于缺煤少油乏气的湖北而言,它决定着全省能源供应的稳定。“以水布垭4台46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为例,它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煤1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清江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谭少华颇为骄傲地说。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设计了水量调节功能,清江梯级水电站还是华中电网反应最快、最重要的调峰调频基地。
  今年7月下旬,水布垭电厂3台机组高峰全开,低谷全停,梯级电站共为华中电网提供200万千瓦调峰出力,相当于承担了湖北电网50%以上的调峰电力。
  正是得益于此,华中电网才能充分吸纳外省低谷时段多余电力,减少调峰弃水损失,极大地缓解了我省夏季用电紧张局面。

  综合效应:母亲河造福两岸儿女

  清江是沿岸人民共同的清江。开发清江,造福荆楚人民。
  历史不会忘记,1998年夏天,长江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为确保荆江大堤的安全,清江公司主动承担风险,隔河岩关闸控制下泄流量,水库上游水位一度涨至203.94米,超设计水位3.94米,达到5000年一遇校核水位,阻止了清江与长江洪峰在荆江汇合,在关键时刻为避免荆江分洪发挥了关键作用。
  而今天,水布垭电站实际最大泄洪能力已达18400立方米/秒(万年一遇)。事实上,随着水布垭水库蓄水的逐步提升,隔河岩、水布垭工程建设中预留的1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将得到全面发挥,成为确保长江中下游安全的骨干防洪工程。21年的梯级开发,清江综合效应正在释放。
  从1993年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起,清江梯级发电收入140亿元,累计缴纳税金超过28亿元,大幅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截至目前,清江开发公司用于城镇搬迁、移民补偿的资金已达15亿元。
  新建和复建等级公路400公里、在清江两岸共修建大桥38座;仅隔河岩库区每年旅游收入就超过1亿元,“清江鱼”畅销海内外……
  一串串数字,见证着清江流域百姓不断富足的新生活。

  清江模式:为流域开发提供样本

  清江开发的样本意义,远不止于此。
  湖北能源集团总经理白勇说,作为首个流域滚动开发水电项目,清江梯级电站开启了我国水电开发的新模式。
  这个模式,就是以“业主负责、建管结合、流域开发、滚动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建设管理模式。
  1992年11月1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来到清江,为隔河岩电厂揭牌。他说:“对于隔河岩水电站,我很感兴趣的是你们采取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业主管理的方式,我看三峡将来也得采取业主管理方式。”
  此后,这个模式像一股强大的冲击波震撼了全国水电建设战线乃至更广泛的领域,人们称之为“清江模式”。
  1995年10月,清江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家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流域性水电开发公司。
  稍后,清江公司又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第一家“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试点单位。
  清江公司开创的“筹资、投资、收益、再投资、再收益”的资金循环模式,促进了清江开发的持续推进。
  一个又一个的“全国第一”,折射出清江人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胆略和智慧,也让清江流域梯级开发,成为我国其他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成功典范。
  (记者吴华清 小明 谢慧敏 通讯员郭寒 耿长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