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老于的“奥运会”

2008-09-04 14:48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身边的人一起爆发出巨大的呐喊声时,老于觉得自己浑身的血液也激动的沸腾了,他也从坐位上站立起来,挥舞着手中的国旗,大声喊着:“奥运,加油!中国,加油!”,几万人山呼海啸般的助威声,瞬间点燃了他全部的激情。
 
      老于的奥运会
      于海源今年三十八岁,是吉林省电力公司审计部的工作人员,平常喜欢运动。这次奥运会,公司发了两张奥运会的足球门票给审计部,大家一核计,老于平常爱好运动,这次机会就给他吧。正好,奥运会召开期间,恰巧于海源带薪休假,在感谢了同事的深厚情谊,老于带着同事的祝福去了沈阳,观看奥运会足球比赛。
      “没有参加奥运会之前,我只觉得自己是公司的一名员工;参加奥运,亲临赛场后,才感觉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而且更感觉到了自己是一个世界的公民!”奥运会不但让于海源开了眼界,在精神上更是有了很大转变。在赛场上,于海源第一次看见几万人一起为祖国加油,那种氛围上,平日常年和数字打交道,有些理性的他被深深感染。而当中国队取得奥运会上第一粒进球之时,于海源站了起来,大声的喊着:“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在沈阳观看两场足球比赛,让老于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比赛中,也让老他对奥运背后的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是什么,让全世界60亿双眼睛如此认真的关注一项赛事?又是什么让中国走向了世界,让这么多“老外”来到中国?他很想见识一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于是,带着这种想法,趁着工休,于海源索性去了北京,决定与奥运来个更加亲密的接触。

      奥运其实是一种文化
      在北京,于海源接触到了很多外国友人,而正是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于海源对奥运,以及奥运背后所蕴藏的深厚文化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垒球赛场外,于海源看到一个“老外”在自己T恤的外边用大大的英文写着:Softball。就好奇的走过去问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那外国人的汉语很好,热情的介绍说自己是美国人,单词的意思是垒球,他想求购一张垒球票。眼看离开赛还有一段时间,于海源就和这位美国友人聊了起来。谈话中,美国友人说起中国代表团在的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

      但说到金牌榜,“老外”有了想法。根据这外国友人的说法,在中国是按照金牌数量来派列榜单的,但在美国却是按照奖牌数量来排列榜单。美国友人认为奖牌数量更能体现全民素质,而金牌则片面许多。

       老于一听,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中国人并没有以成败论英雄,更不会以金牌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就像射击运动员杜丽,她遗憾的失去争夺首金的机会,甚至没有取得奖牌,但中国人还是对她很支持,鼓励她不要放弃。这说明,中国的文化包容性很大,而不是像他所说的那种片面。

        美国友人听了于海源的话,连连点头,表示中国与美国奖牌排列的方式不同,体现出了这个世界文化的差异,但从本质上都体现出了对更高、更快、更强这一奥运精神的诠释。
       而奥运会恰好给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让世界各国都可以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通过奥运这个大舞台展示出来。
“虽然有差异,但奥运会的本质就是全民参与,就像美国很多运动员,都有自己固定的职业,而体育之是业余爱好,也希望我们祖国能借这次奥运会的良机,全民运动,全民参与。虽然反驳了外国友人,但我们也应该吸取对方的长处,这才是奥运的真谛,文化的真谛。”于海源说。

      我们也要争取奥运金牌
      这次北京奥运会上,共有一万七千名志愿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服务。于海源在北京观看奥运会期间,看到了这些志愿者的辛勤与汗水,深深的为之感动。而他们带给世界的,正是中国古老的文化——服务、诚信与友爱。
       在北京观看曲棍球比赛时,于海源身边做着一位来自南非的记者Rhandzu,Rhandzu只会说英语,而老于英语水平一般,这时有一个志愿者从身边经过,于海源就问他能不能帮忙翻译。那小伙子热情的站在一边开始认真准确的翻译起来。
      “只通过这一件小事,就能看出这些志愿者的素质与认真。”老于感慨。
      “我们为奥运服务,就等于为中国赢得诚信友爱的金牌!”那名志愿者这样对于海源说。
       而那来自南非的记者Rhandzu更是直言:“以前来过中国,那时候会说外语的中国人很少,交流很困难,这次奥运会,感觉到了中国巨大的改变,从体育上取得的巨大成绩,到环境、城市面貌的改变,还有这些可爱的志愿者,这些在南非都是没有的。”

      于海源笑了,采访中他一直在笑,而在赛场上的那一刻他笑的更开心,这不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被认可的自豪,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好。
      “在我们的祖国,即使你没有多少钱,并不富裕,但也有家庭的温暖,并且能时刻感受到来自企业和社会的关心。这些,都是中国“情性”文化的一部分。而奥运会这个巨大的媒介,正是把中国古老的价值观和文化推向世界的良好契机。”老于深有感触。

      “而作为一名电力职工,在亲临奥运赛场归来后,更应该把这种精神和文化带给更多的朋友和同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更好的为他人服务,为企业为国家服务,就像‘十二字方针’所说的那样,争取一枚人生金牌!”说到这里,于海源笑了,黝黑的面庞上充溢着发自内心的自信和真诚。
      正像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中所唱的那样: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奥运,让我们和世界成为了一个大家庭;奥运,也让更多的像于海源这样平凡的生命,有了不平凡的经历;奥运,让我们可以把心放飞,敢于去争取属于自己的那枚金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