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宁夏电力托起塞上江南

2008-09-17 14:40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宁夏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腾飞塞上
       ——宁夏电力托起塞上江南系列报道之一
      本网记者马志伟哈新军

      开篇的话:
      今年适逢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大庆的庆典即将于9月23日在银川举行。8月底至9月初,本网记者参加“媒体记者宁电行”记者团,在素有“塞上江南”的宁夏进行采访。在一个多星期的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受到宁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小省也能办大事”的豪迈气魄以及改革开放给宁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大变化的支柱动力之一,就是宁夏电网的超前发展和宁夏电力的优质服务。电,为宁夏这只“金凤凰”插上腾飞的翅膀,托起锦绣如画的“塞上江南”!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电力发展究竟达到什么程度?宁夏电力公司总经理马力克非常形象地说:“由落后的油灯时代,进入到世界先进电网行列。”这位出生东北的宁夏老电力人用“增加”来描述50年来的电力发展:50年来,宁夏全社会用电量增加1万倍,全区发电装机容量增加3000倍,年发电量增加1万倍,2007年人均用电量位居全国第一位。马力克谈的更多的是宁夏电力的未来:形成750千伏双环网,落电能力达2000万千瓦,为宁东能源基地建设和宁夏经济腾飞打下良好基础。

       与马力克同为宁夏电力发展见证人的何潜连连用“没想到”谈宁夏电力。江苏建湖人何潜1958年10月3日到宁夏电力系统工作,至1998年退休,为宁夏电力发展做了四十年的贡献。“从110、220、330到750,从500千瓦的小汽轮发电机到60万千瓦的大型机组,没想到宁夏电力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会创造这么辉煌的成就”,当过十年宁夏电力局局长的何潜,心情依然激动:“宁夏电网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坚强
      当然,这种空间是建立在坚强稳定电网的基础之上的,马力克常常说的一句话就能证明:“自治区无论在境内哪个地方建什么样的企业,宁夏电网都能送上安全、可靠的电力。”宁夏宝丰能源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宝华回忆起2005年宝丰能源基地初建时的情形:“当时,宁东这儿是一片荒凉,戈壁滩上寸草不生,我们刚刚做好规划,宁东供电局凭着人抬肩扛,把线路架到这儿。”目前,宝丰能源基地第一、二期工程已经投产,专门为基地供电的双庙110千伏变电站也正式投运。
       与宝丰能源基地一样,青铜峡铝业集团也依靠坚强电网不断壮大。近五年来,青铜峡铝业由年产10万吨电解铝升至年产43万吨,年耗电达62亿千瓦时,用电量达全宁夏的15,“电力占总成本的38,电解铝对电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因为用电而犯过难”,青铜峡铝业集团副总经理吴连成说。在青铜峡铝业集团的电解铝车间,生产机动处副处长杨富强指着电解炉中的液态铝说:“生产一吨电解铝,需要1.5万度电,这几年产量不断攀升,稳定可靠的供电,就是我们企业成长的动力。”

      不仅在企业有这种感受,宁夏电网在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也备受赞誉。2003年,自治区提出建设“大银川”,宁夏电力公司主动联络银川市政府,马力克表示:“大银川建设到哪儿,我们的电缆就敷设到那里。”随着工程的进展,银川城网网架、线路通道进一步加强、优化,银川市配网电缆入地率高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地下敷设的电缆已能满足银川市未来20年的发展需求。银川市副市长陈银生曾感慨:“电力公司在城市建设方面所做的超前性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
       9月1日,记者在银川供电局采访时,永宁县委书记夏夕云与永宁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专程到银川供电局表示感谢,在感谢仪式上,夏夕云代表永宁县的父老乡亲向银川供电局三鞠躬——因为有了稳定的供电,农民的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滴灌、电动卷帘等技术的使用,大大节省了成本,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小康之路。

       跨越
       宁夏电力的发展,和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1960年,石嘴山电厂两台1.2万千瓦发电机组投产,宁夏初步形成110千伏石银(石嘴山—银川)电网,开创了宁夏电网统一调度的新局面。“当时调度所仅有一部手摇电话,用木板做的一个模拟运行板,电网调度就这么运行,判断故障,电力调度十分困难”,在调度所工作过的何潜回忆起初创时的艰难。改革开放前的20年,宁夏110千伏网架初步形成,装机容量37.5万千瓦,年发电量14.3亿千瓦时。这20年,宁夏初步形成了重工业体系,煤炭、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使宁夏成为西部工业重镇。何潜回忆:“1978年,川区基本上形成了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电网,开始向山区扩展。改革开放后,电力发展不断实现跨越。”
       跨越是从远大的战略构想开始,1979年,宁夏就提出以建设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发电机组为主的火电基地,并且筹划与西北电网联网。然而,这个规划的提出,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宁夏能有这个能力吗?直到1990年,青铜峡大坝电厂单机容量30万千瓦一号机组投产,火电基地的规划才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当然,此前的大武口电厂4台10万千万发电机组投运、宁夏主网架由110千伏升为220千伏运行,青铜峡—甘肃靖远330千伏线路联网并以220千伏运行,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时的宁夏电网,发电装机容量只有120万千瓦,年发电量55亿千瓦时。但是,与1980年相比,发电量已经增长了近3倍。

       就在大坝电厂一号机组投产之时,灵武矿区已经清晰地定位为大型火电基地,接着,大坝电厂二号、三号、四号机组相继并网发电,4台3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成为宁夏的骄傲——宁夏首个百万千瓦级的大型火电厂,宁夏电网进入亚临界大机组发电时代。同时,宁夏电网与西北电网第二回330千伏联络线投运,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显著提高。到2000年末,宁夏发电装机总容量达231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28亿千瓦时。这22年里,宁夏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塞上江南”名副其实。

       腾飞
       “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均匀的,有时候,会在原来的基础上直线上升的”,马力克是这样认识宁夏电力发展的——“十一五”时期,宁夏电力突然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腾飞期,2006年10月在中国西部率先实现农村“户户通电”,2007年在全国率先完成农网继续完善工程,2006年12月,银川东75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标志着宁夏电力进入了大容量、远距离、交直流混和输送、各种能源共同发展的大电网时代。2006年,宁夏电力公司成为自治区第一个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的企业,2007年利税总额达到13.56亿元,位居全区第一,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龙头。

       预计2008年,全区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年发电量516亿千瓦时,全区人均装机达1.66千瓦,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位居全国第二位。2008年8月6日,银川东75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宁夏电网攀升至世界商业运行最高电压等级。随着银川东、贺兰山、黄河、沙湖、太阳山5座750千伏变电站的陆续开工建设,宁夏750千伏双环网网架将建成,保证宁夏电网落电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宁夏电网已经能够满足较长时期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自治区宁东能源基地的需要,满足大型发电厂上网、输电的需求,成为自治区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宁夏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