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宁夏电力五十年巡礼】央企责任

2008-09-19 14:30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宁夏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央企责任
       ——宁夏电力托起塞上江南系列报道之三
       本网记者马志伟哈新军
       8月27日晚11时,记者在宁夏固原市见到正在这里调研的宁夏电力公司总经理马力克,一个半小时的长谈,马力克毫无倦意,谈的最多的,是固原农网建设。马力克动情地说:“要让固原所有的农民和全国人们一样用上电,要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使这个贫困甲天下的地方富裕起来,让这里的150多万农民与全国人们一起步入小康社会。”

       希望
       马力克之所以动情,是因为他对这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有着深入的了解,对这个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感情。1985年,改革大潮在中国大地涌动,农民成为最早享受改革成果的群体,希望的田野上,欢歌笑语不断。马力克就是在这时来到固原六盘山脚下的农村调研,他看到的是终生难忘的情形:一户人家挤在一间土房子中,唯一的家当就是一口锅,灶台上的几个泥坑就是饭碗,更令他想不到的是,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一人出门,其他人挤在一条破棉絮里。当时,这家人对山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什么是电,根本无从解释。

      “如今,固原100的农户用上了电,有了电,农民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也找到了致富的路子,养牛羊和种植、加工土豆,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家用电器也在不断增加”,马力克欣慰地说:“电力对农民脱贫致富起到很大作用,现在,一些村子整体从山里迁出,我们又重新投入,继续完善农村电网。”

       为偏僻农村架设变压器
        固原地区的农网改造和宁夏其他地区不一样,银川、石嘴山等地区地处川区,农网改造重在优化,而固原地区几乎是新建一个配网,所以,宁夏农网改造三分之一的资金投在固原,“先后投资十几个亿,建成一个崭新的农网”,马力克说,固原的电力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巨变就发生在近五年的时间里,2020年,宁夏率先在西部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固原地区的发展是关键。

      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苏堡子村党支部书记慕杰说:“去年起,电饭锅、电磁炉进入农民家庭,煤价上涨后,人们用电做饭,方便又经济,你看,以前炊烟袅袅的情形不见了。过去说,要想富,先修路,现在加一句,要想富,电先行。”苏堡子村有300户农民,居住相对分散,但是,“只要有人住的地方就有电”,从1998年至今,这个村农网改造已经投入45万元——现在的配网,能满足这个村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使用。

      责任
       固原地区去年的售电量只有6.05亿千瓦时,不到石嘴山市一个区——惠农区售电量的八分之一。“对于电网来讲,我们的投入和各项工作,主要考虑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马力克说,宁夏已经进入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固原必须跟上发展的步伐。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多次来固原考察指导工作,为的就是让这里的群众早日走上富裕的道路。固原这6.05亿千瓦时售电量,三分之一是宝中电气化铁路用电,三分之一是居民生活用电,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固海扬水工程、工农业生产等用电。几乎都是生命线用电,责任之重,可以从用电方的构成看出。而对于农民来说,电,某种程度上甚至就是生命。“现在的农民失去了电,就失去了生命”,泾源县新民乡张台村一位农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栽桑养蚕,温棚种菜,都离不开电。”隆德县沙塘镇许沟村有温棚60座,所有温棚都通电,农民用电浇水和采暖。2005年,这里的农民住在山上,没有什么经营什么产业,年人均纯收入才800元,2006年下山后,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许沟村党支部书记许荣十分激动:“农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靠电力支持”。

       我们终于盼到了有电的这一天
      在中卫市,也有关于农民用电的感人事件。中卫市委书记刘云介绍说,2007年,北长滩村2007年户户通电,通电当晚,全村的老百姓围着电视机看了一个通宵的节目,许多人感动得泪流满面。“是供电部门吹灭了北长滩村点了500年的煤油灯”,刘云说:“我对供电部门不仅仅是感激之情,他们的工作对我是极大的教育——要向供电部门那样为老百姓实实在在谋福祉。”

       和北长滩村农民一样高兴的是吴忠市高闸镇周闸小学的师生,今年,他们在宽敞明亮的三层教学楼里上课。在教学楼建起来之前,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破旧教室里上课,“没有一间教室不漏雨,一下大雨,学校立刻放假,教室都是市里定的D级危房,老师都心惊胆战的”,周闸小学校长景志强说:“多亏宁夏电力公司40万元资金的捐助,不然,楼不会盖起来的。”景志强说,没有想到宁夏电力公司能做这么大的事,高闸有那么多的大企业、大老板,没有帮助学校做一件像样的的事。

       效益
      “农网改造不仅有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很可观——主要是长远效益,农民利用电改变了生活,增长了见识,靠电力的支持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并且形成了地区的产业优势,反过来又增加了用电量”,马力克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这个问题。”

       许沟村党支部书记许杰还是个致富能人,1997年,他开了一个面粉加工厂,由于电压不足,一天能加工小麦1000多斤,天天还要去变压器旁边捣鼓。“当时3块钱一圈的保险丝一天要用3圈,电把我整怕了”,许杰说:“农网改造后,我再也没有操心过电的问题,现在一天加工小麦一万多斤,用电负荷从7.5千瓦增加到31千瓦。”许杰还记得,农网改造时,供电部门只用了4天时间,就完成了架杆和农户改线工作,农民自从用电抽水种蔬菜后,电费从过去一个月的几毛钱增加到现在一个月30元甚至100多元。“电费只占成本的一点点,卖上点萝卜就回来了”,许杰说。今年,固原市设施农业面积达11.24万亩使用机井抽灌,当地蔬菜比往年提前两个多月上市,改变了外地菜一统天下的局面,并且有大量的新鲜蔬菜销往周边地区和甘肃、山东等省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宁夏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