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评论】“塞上江南”新定义

2008-09-23 15:20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塞上江南”新定义
       本网记者哈新军
       在大家眼里,江南就是江南,塞上就是塞上,“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葡萄虽圆,但不是龙眼,在世人眼里,江南是天堂,江南是轻盈华丽的丝绸。“橘生淮南”是江南人对自己水土的自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江南人对自己和谐环境的自恋。提起塞外,能想起的就是骆驼、黄沙和无边无际的戈壁滩。塞外有个“塞上江南”——宁夏,有江南之称,也有江南之实。但是,许多人只听说过银川,没有听说过宁夏,会问:“宁夏在银川的什么地方?”“宁夏在哪里?”著名作家张贤亮前些年曾不无失落地写过一篇文章自问,宁夏——被世人遗忘了。

       鸟瞰银川
       宁夏人自己编的手机短信就说明外界对宁夏的看法:你是哪里人?宁夏人。噢,听说过,离银川不远。宁夏人上班骑着骆驼吗?宁夏人见过电灯吗?各式各样的版本,写着两个字:落后。宁夏小,虽然南北狭长,但是从南到北开车用不了六七个小时;宁夏人少,虽说是省级建制,但是人口不及东中部地区一个市;宁夏经济总量少,五个中心城市在拉动,GDP不如沿海一个县。宁夏人自己在说:“夜郎国在哪里?在宁夏!”自嘲的背后,是西北人特有的轴劲——偏偏要建个“大银川”!在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的时候,小小的宁夏发飙了。
发飙的结果是给宁夏的美称——“塞上江南”重新定义,向世人宣称——此“塞上江南”非彼“塞上江南”。当然,这种定义是用实际行动和成绩定的义,没有喊口号,没有炒概念,这在北方的确少见。本来,宁夏在西部,就是个少见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饶,并且叫“江南”已经很久了。唐代诗人韦蟾就写到“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至少当时,宁夏已经有了自己的“全国名牌商标”。但是,以风光和物产为主打,只能在自然经济时代拿个单项冠军,不能在市场经济时代跟上潮流的步伐。于是,加快工业发展,提高城市化率,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成了新世纪宁夏人的新目标。

      石嘴山街景
      虽然宁夏人正在向着这个目标突飞猛进,但是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了。“媒体记者宁电行”的记者在宁夏电力公司的组织下,用了一个周的时间走遍宁夏五个地市,以前来过宁夏的记者一路“大跌眼镜”——宁夏的发展太快了,宁夏人太有魄力和勇气了!在宁南山区,农民搬出山上的窑洞,住进山下的砖瓦房;告别了柴火灶,用上了电饭锅;土路变成柏油路,拖拉机变成康明斯。在宁东,变电站叫醒沉睡的荒原,挖掘机送出滚滚黑金,汽轮机转出现代化巨人的新鲜血液。在银川,秀丽的爱伊河穿城而过,现代、大气的银川城脱胎换骨,成为西部地区最适合人类居住、最适合创业的城市。

       建设中的宁东基地
      今天的宁夏,不是用贺兰山也不是用果园来做王牌了,而是用宁东和银川做名片了。宁东,即将成为中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煤化工的重要基地、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银川,已经成为辐射甘肃、陕西、内蒙古的中心城市之一,最明显的就是,阿拉善人已经习惯把银川当成心理上的“首府”。“这是改革开放给宁夏带来的”,宁夏的建设者是这样解释宁夏今天的。开放的精神,堪比沪广;开放的力度,不亚京津;开放的魄力,不输闽浙。“小省也能办大事”,在宁夏的普通老百姓中间,在基层干部中间,在高层领导中间,已经成为做事谋事的精神指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