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奥运给环保产业带来哪些启示?

2008-10-16 12:33来源:电网新闻网关键词:奥运环保环保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京奥运激战正酣。随着我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摘金夺银,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奥运离自己如此之近,也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验到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在我们为运动健将们呐喊助威时,在另一个看不见的赛场上,随处可见的绿色风潮也在吸引世界的目光。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而在本届奥运会上,乒乓球也在悄悄进行着一场绿色革命。据有关报道,根据国际乒联的一项决议,将从北京奥运会开始要求运动员使用无机胶水粘球拍,而禁止使用有机胶水。所谓无机胶水是添加剂中不含镁、磷、铝、铁等化学成分,化学活性好,防水防潮,固定碳降低量少,所谓有机胶水就是含有化学成分的胶水。有机胶水与无机胶水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含有化学成分,有机胶水气味刺鼻,无机胶水却没有。最早提出这一环保议案的是日本。当时,日本一个业余乒乓球选手在粘球拍时被有机胶水的味道熏晕了,日本乒联就此事件上报国际乒联,与此同时,日本某厂商迅速将最新研制的无机胶推荐给日本乒联,并首次在青少年比赛中使用,从中可以看出,绿色变革背后往往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奥运向来是环保科技的演练场,许多环保理念在城市绿化、场馆建设、人员培训等奥运申办和举办的过程中深深植根于主办国的人民心里。2000年,澳大利亚人率先在悉尼奥运会上践行了绿色奥运。那一届奥运盛会也因此承载了“环保”和“绿色”这一主题,从而迸发出时代的风采,赢得世界的广泛赞誉。从那以后,绿色奥运成为国际奥委会推崇备至的奥运新理念。当年,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竞争中,各个城市都把绿色奥运当成橄榄枝伸向国际奥运会和整个世界,并大打“绿色”牌。而正是北京在环保方面的不甘人后,才使正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古都融入世界潮流之中,并最终赢得这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在奥运三大理念中,绿色奥运首当其冲,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中居功至伟。

  从开幕式上的环保烟花,到开幕式垃圾八成以上得到回收利用,从再生纸制作的垃圾筒现身赛场到800多万生物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再到再生水热泵冷热源系统工程使奥运村实现了制冷、供暖零排放、无污染,绿色奥运在奥运会举办期间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同时也为众多关注环保节能的企业提供了展现的舞台。

  奥运搭台,环保唱戏。以一般人的角度,我们很难想象,烟花、胶水、纸箱这些普普通通的物件也能从奥运经济中分到一杯羹,但在绿色奥运主题的倡导下,这些厂商的环保牌却收到奇效,在本届奥运会比赛场馆和办公场馆华丽现身,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让我们再次想起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国际部主任苏凡的一句话:综观世界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政府总是在对环保产业起着最直接的推动效果,最常见的例子如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往往一个条文的增补就能激活一个行业的未来。

  国际社会的环保热使绿色奥运成为奥运会各个主办城市的追求目标,并使环保科技的进步在各领域集中展现,而近些年中国环保产业的突破性增长则主要是因为国家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新环保措施接连出台,既有环保措施的执行力度也得到极大推进。随着环境保护的法律、经济的不断推出和行政措施以及政绩考核中加入的绿色GDP等多方利好消息的刺激,中国环保产业开始出现快速的增长。同时,中国大力推行的发展方式转变和宏观调控政策,也对环保设备的需求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除了行政力量的推动外,环保产业的发展还需要灵敏的市场嗅觉。正如日本的乒乓器材厂商敏锐地捕捉到粘拍胶水市场潜在的环保商机,我国的环保产业也应把触角尽可能地向各个生产、生活领域延伸,让环保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改变。同时,环境资源问题实际上是涉及经济、社会、科学和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综合问题,因而,解决环境资源问题,不仅仅需要技术上的创新,更需要采取创新的组织形式,有效地促进技术—资本—市场的充分结合,集成多方面资源,开展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及产业化组织形态与高技术服务模式的创新。

  绿色奥运给我们启示,也给我们信心。根据政府对环保的投资力度、我国经济本身的增长速度以及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可以估计,未来若干年内我国环保行业的增长速度将在20%以上。如果环保行业利用好外力,同时练好内功,那么环保产业将真正成为一个高成长型的朝阳产业,且有赢利的现实基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