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刘吉臻:走产学研合作兴校之路

2008-10-28 14:06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刘吉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适应社会需求 突出办学特色

走产学研合作兴校之路华北电力大学校长 刘吉臻

  近十年来,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改革开放以来不平凡的历程,走向了一个辉煌的世纪新阶段,同时也站在了一个历史性的新的起点。在这个新的起点上重新审视高等学校的使命与机遇,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以更高的教育质量、更好的社会服务、更加深入创新的科学研究才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建设高水平的大学,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今天,我们提出“走产学研合作的兴校之路”的命题,正是基于我们在新的时期对大学责任与功能的重新思考,也是对我们长期以来适应社会需求、坚持特色发展的办学道路的认识和总结。

  一、产学研合作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时代的发展和选择使大学从传统的象牙塔中挣脱出来,走向开放之路

      纵观世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高等学校以知识、人才以及在基础理论、高新技术等科研成果转化上的丰硕成果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源头,构成了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关联度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大学从社会边缘被推到了社会的中心。大学的角色和定位、大学的教育功能都与社会紧密地结合了起来,特别是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大学功能的“公共性”更得以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功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被赋予新的内涵,这使大学必然走向开放,直接参与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二)大学自身的发展、进步与竞争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重新审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高校不仅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以及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而且要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也只有深度融入经济社会之中,高校才能更好地践行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并引领社会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其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知识与科技创新的能力、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等,成为新一轮高等教育竞争的重要砝码,正是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路成为许多大学在新时期发展中形成的共识。
  (三)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大学强有力的合作与支持
  从现代企业发展的特征来看,由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的转化,使得在企业生产的成本结构中,新知识、高科技、创新人才的比重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企业资本和资源的竞争更多地转化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技术、产品、设备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研发水平成为其发展与突破的关键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产学研的合作已成为时代的命题,与大学合作,为现代化建设寻求强有力的、高水平的科技与人才支持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从发达国家高科技发展的历史来看,许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都是依托高等学校产生的,每个世界著名的高科技新城都依托于一所或几所研究型大学。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崛起,筑波大学与高技术科学城、剑桥大学与科学园区等都是产学研结合,实现“学术—技术—生产力”之间有效转化的成功典范。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的70%也都诞生于高等学校。
  因此,产学研合作是现代大学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社会经济高效、快速进步的重要保证。

  二、坚持特色发展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

  (一)大学特色发展是多元化办学格局中的实力体现
  大学特色不可或缺,特色大学异军突起。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以特色参与竞争、以特色谋求发展成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纵观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提升水平,始终是办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特别是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仅仅建设一个高原是不够的,还要在高原的平台上凸显一个高峰,这样才能在多元格局中展现自己的风貌,在强手如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大学办出特色需要长期的积累与努力
  大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办学特征,它突出体现在几方面:被社会所广泛认可,能形成比较优势,是一所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具有典型性、独特性和稳定性等。它可以体现为学科建设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也可以体现为管理体制特色、大学文化特色等。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所形成的农、林、地、矿、油、水、电等行业领域的学校,现在往往被称为行业特色型大学。但我们认为,这类由历史形成的特别类型的大学并不能天然地成为“有特色”的大学,因为行业类特色与办学办出特色并不是相同的概念。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办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需要大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凝聚优势,集中资源,不断积累;更需要大学在前进的进程中审时度势,把握机遇,“非均衡”决策,跨越式发展,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打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强势局面。因此,对于行业型大学来说,依托行业的资源和基础,打造自己的优势品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仍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三)行业特色型大学要集聚行业优势发展特色学科
  在实施校企合作、依托特色发展的道路中,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产业之间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具有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瞻技术等重大科技问题的先天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学校要坚持立足行业的服务定位,加强与行业的契合,了解并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形成和强化特色学科的优势,同时发挥相关学科的行业特色对该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抓住机遇,在互动双赢中,通过建立学校整体对外合作协调的机制,搭建开放式的社会服务平台和网络,拓宽对外合作的渠道,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办学格局,积极取得行业、产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更加优化与完善。

  三、华北电力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实践及成效

  (一)主动适应国家能源电力发展需求,构建“大电力”学科体系
  华北电力大学是伴随着我国能源电力工业的发展而产生和成长起来的,学校立足于为国家能源电力工业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积极推动自身学科建设,经过50年的发展,形成了服务于我国电力工业的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和学科体系。进入新世纪,面对世界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潮流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对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的战略需求,学校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一所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重点大学,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打破原有的学科布局,放宽学科发展视野,积极构建和完善能够支撑国家能源电力和谐发展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形成“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发展体系。
  针对我国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学校围绕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设置新兴学科,抢占学科制高点:率先筹建了国家第一个风能动力工程专业,并以风电学科为基础,联合水电、太阳能发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学科组建了全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引进了“中国核能快堆之父”等一流专家及其创新团队,“高起点、有特色”地组建了全国第五家“核工程与核技术学院”;拥有“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在生物质发电领域走在国内前列。根据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到2050年将实现新能源满足能源需求的30%~40%的战略目标。在这样一个广阔前景下,学校在新能源方面的捷足先登,异军突起,将为国家能源经济的成功转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针对国内能源法律研究的稀缺,学校将文、经、法等学科与能源电力和环境保护结合,参与起草国家《能源法》,在能源立法和能源政策、环境保护立法与政策等领域独树旗帜。针对对国家未来具有深远影响的资源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学校引进了“973首席科学家”黄国和教授及其团队,成立能源与环境研究所,站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研究包括大气、水、有效利用、防止污染等在内的一些更加宏观的、新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几年来,学校在电气、动力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特色学科体系,加快发展环境、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学科,注重机械、电子、材料、控制信息及文理学科与能源电力学科的结合,通过互相渗透、交叉融合,使各学科内涵发展的同时形成自身特色,为产学研结合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搭建以大学董事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体制保障
高水平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和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有机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才能真正地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我校充分利用学校发展历史中的管理优势,紧抓机遇,积极寻找合作契机,努力搭建了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大学功能与企业需要的有机结合,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发展动力。
  2002年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后,原隶属于国家电力公司的学校划转为教育部直接管理。为了使脱离电力行业管理的学校继续保持原有的行业资源优势和机会优势,我们积极争取,促成了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五家发电集团公司组成的校董事会,与教育部共同建设学校。校董事会每年为学校的全面发展筹集资金,成为我国公办高校中首家有实际资金支撑的董事会。董事会的成立是我校管理模式的一个创新,也使学校与电力行业根深蒂固的联系得到了体制保障,探索出了产学研合作的新体制。
  以董事会为桥梁,学校先后与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网公司等十几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达成了创新战略合作联盟。同时,学校还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与煤炭、电信等行业开展深入合作:2006年,学校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龙头企业集团签署了“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08年,学校与大唐电信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五年来,学校产学研合作经费达到12亿元,董事会筹资1.935亿元,各类培训经费近3.5亿元,科技合作经费超过7亿元,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校园征地、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通过搭建以校董事会为主力军,其他大型能源电力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校主动服务于国家的大企业、大工程,使学校真正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中。
  (三)积极参与国家能源电力科技创新体系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把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作为提高学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实现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学校以未来10年可能带动能源电力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核心技术领域为重点,构建了一个以大电网安全、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等为重点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创新体系,着力提升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及电力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10项;“863计划”项目1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项;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78项;国际合作及相关部委重点项目近300项。学校参与的国家“973计划”超超临界机组的国产化建设项目,加快了我国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机组的国产化进程;“973”项目“超临界水堆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对国家能源与环境研究决策具有前瞻意义;杨勇平教授成为“973”项目“大型燃煤发电机组过程节能的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任务项目的经费每年均以近100%的速度增长,产生了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成为能源电力工业的科技储备基地。
  为切实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学校广开渠道组织科技创新团队,与企业共建科技研发中心和实验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努力实现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微机高压线路保护技术”开创了我国向英国等发达国家输送软件的记录,使我国在该领域由落后国际10年一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的“工业过程系统仿真技术”,全面应用于电力工业过程仿真,并实现了中国仿真技术出口零的突破。STAR-90“固定基航天飞行训练模拟器”,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发电企业的大型机组。2007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2.5亿元,其中80%的科研经费来自企业。
  (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推“中国电谷”和“北京能源科技产业基地”建设
  服务地方经济,是高校的重要责任与使命。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紧密合作,从他们现实的紧迫需要出发,真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
  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搭建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平台,共建大学科技园,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学校与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合作,共建能源科技产业基地,促进区域能源科技产业集群区的形成,为能源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学校与河北保定市政府联合,重点在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光优发电设备、新型储能材料等电力自动化设备、高效节能设备为主题的新能源与能源制造业等方面合作,形成了保定经济快速增长的特色产业,支撑了“中国电谷”的繁荣发展。2006年9月,学校的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5%。
  学校还以高技术人才为核心,在地方发展高科技企业,涌现出一批如浪拜迪电器有限公司、河北电力自动化研究所等产值过亿元且具有高成长性的高科技术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在保定市高开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约占60%的企业与我校有着密切的联系。几年来,学校在所在区域逐渐形成了具有“电力”特色的产业群体,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了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带来了很多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产生了集聚效应、协调效应、区位效应和结构效应等。
  (五)在产学研合作中强化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特色
  为能源电力工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人才是学校的服务宗旨之一。学校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充分利用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突出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特色。
  在本科生阶段,学校贯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合格+拓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主干专业方面积极构建以“四模块”为框架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实验教学模块、校内工程实践模块、校外实践模块、仿真实践模块。其中,在校外实践模块,学校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了100多个实习基地。通过各个模块和层次的实践教学安排,构建了覆盖多个
学科专业实践内容、四年不断线的分层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人才培养特色。近三年来,学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左右,毕业生因“作风扎实、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博得电力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在研究生阶段,学校通过与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作站实行“双导师”制,学生除了拥有校内学业导师外,还能接受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的工程指导。学生在校完成一年的基础课程以后,第二、三年进站参与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课题研究、技术改造等。目前,学校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公司等十几家电力企业共同开展了研究生培养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水平及论文质量。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针对大部分青年教师缺少工程训练背景的问题,学校在青年教师“博士化、国际化”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化”的培养目标,并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创建了“工程化”的师资队伍培养体系。从2008年起,学校将每年派新聘教师到生产一线研究学习6个月~1年时间,掌握企业先进技术,促进理论知识和生产需要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为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奠定基础。目前学校已经与北京国电华北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教师“工程化”培养基地。
  学校以特色学科体系为基础,以产学研合作为契机,高效地融入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当中,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学校经费结构的新途径。

  四、对进一步实施产学研合作的建议

  多年来,一些高校特别是工程科技类院校与企业通过广泛的校企合作取得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等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有不少学校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但产学研合作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时代的命题,仍需要进行长期不断地探索与发展。因为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需要基于成熟的理念、模式和机制,在这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在此,谈几点认识与建议:
  (一)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形成推动产学研合作的体制与机制
  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创新性人才并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一流的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最为根本的职责,也是大学的社会责任。坚持这个社会责任,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依托优势学科,主动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体现对企业发展的服务和推动作用。企业也要根据发展需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设计过程,引导和支持高校的科技开发
,达成与高校的联合办学。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广泛的、深层次的、持久的产学研合作,按照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布局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创新活动,不但基于
双方共同需要的动因的契合,而且需要在制度层面有一个有效的推动或制约。这里仅谈高校的大学使命或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设有利于高校与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及全面深入的产学研合作的制度环境。
  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科技、教育和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条块分割,在各方利益的分配方面协调难度较大,另外还有知识产权的问题,使各主体间形成了坚厚的行业阻隔,导致产学研的紧密配合、有效合作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政府的力量进行协调,并在立法方面加以完善,出台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和相关配套制度:如从政策层面上提出鼓励产学研结合的措施,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承担产学结合的任务,同时在税收抵扣和毕业生招收选择等政策给予优惠等。要有具体的措施指导高校做好产学研工作,探索企业与高校双向联合、互利双赢的途径和机制。在这方面,国外有许多国家都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大学评价体系,加强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支持
  行业特色型大学多年来为我国基础行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今后仍将继续成为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的主要阵地,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多年行业类型的发展历史所限,使这些学校往往不能在综合的学科布局上显示出较强的实力,特别是划归教育部以后,与一些综合型大学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一
方面,依据行业特色学科是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特色优势之所在,但另一方面,在政府“求高”、“求全”的单一的评价体系的衡量下,这类学校不可避免地处于不公平的劣势地位,给今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教育发展政策时,如何充分考虑行业特色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属性和服务面向,采取倾向性的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类分层的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别、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分别评估与认证,根据国家需求、行业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投入、分类管理,鼓励一批行业类型的大学能够真正办出特色,建设成高水平的大学
,成为行业发展的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大学之间的有效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形成显著生产力
  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依靠强有力的科研团队,而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学科相互支撑、知识结构合理、人员搭配得当的科研团队,需要充分地整合优质资源。如何能够站在更高更宽的视界中集聚更多的优质资源,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来凝聚与提升科技创新目标,部署新的科技生长点,大幅增强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面临的又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此,建议从更高的层面出发,进一步加强我国大学之间以及大学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有效合作,整合优质资源,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积聚力量,打好基础。应该说,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仍显薄弱,而大学之间的合作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面上。我们认为,需要通过制度创新,通过推动人事制度改革、资源配置制度改革、评价体系与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等举措,来进一步整合资源,在新的层面上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摆脱单位所有制的束缚,真正促成学者的自由往来、人才的合理流动,形成高水平科技学术中心,这样才能汇聚科研人才队伍、整合科研优质资源、凝炼科研主攻方向、构筑科研创新平台,以此来提高大学科技创新与研发的能力与水平,打造出一流的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产学研合作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刘吉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