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财经正文

秦山核电的三大跨越

2008-11-04 09:42来源:国际电力网关键词:秦山核电大跨越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秦山%26mdash;%26mdash;%26mdash;一个坐落在浙江北部的小镇,见证了中国核电自主创新、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辉煌历史。中核集团在这里建造了中国第一座核电站,并将其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核电基地。目前,秦山核电基地共有5台在运核电机组,4台在建核电机组。
  从30万到100万

  1991年12月,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26mdash;%26mdash;%26mdash;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由此告终,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秦山核电站作为原型堆,其业主%26mdash;%26mdash;%26mdash;中核集团秦山核电有限公司在设计、建造、管理和运行各个环节积累了一整套核电国产化经验,坚定了中国发展核电的信心。同时,也为中国核电培养了大批技术、管理人才。

  从并网发电到2008年8月,秦山核电站已经安全运行17年,累计发电325.05亿千瓦时。随着国家核电发展规划的实施,秦山核电迎来了再创辉煌的机遇。2004年2月,中核集团秦山核电有限公司启动了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工作。方家山核电工程规划建设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目前该工程进展非常顺利,预计两台机组将分别在2013年底、2014年投入商运。

  从原型堆到商用堆

  成立于1988年的中核集团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成功地建设了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26mdash;%26mdash;%26mdash;秦山核电二期1、2号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实现了我国核电站由原型堆向大型商用堆的重大跨越。这两台机组均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管理和运营。

  在自主设计方面,秦山二期在参造大亚湾电站的基础上,在堆芯、安全系统和提高机组出力等设计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改进,自主设计了反应堆堆芯,综合指标达到了二代改进型的水平,部分指标,如压力容器的寿命,则达到了第三代核电站的技术指标。秦山二期的建设还推动了国内大型设备制造水平的提升。通过设计咨询、科研实验、设备制造反包、技术转让等合作方式,秦山二期的20多万台设备实现了55%的国产化。

  目前,秦山二期扩建工程的两台65万千瓦核电机组已经于2006年和2007年开工建设,计划于2011年、2012年投入商运。

  从720兆瓦到728兆瓦

  提到中核集团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不得不提%26ldquo;8兆瓦%26rdquo;的故事。秦山三期两台机组采用的是加拿大技术,汽轮机组由国外厂商设计制造,原设计额定功率为728兆瓦,而商业运行时,性能考核试验值却只达到了720.6兆瓦。国外供货商在电厂商运后的三年内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实施了多项改造,但并未取得明显效果。

  此后,中核集团秦山三核成立了重点科技攻关专项组,最终形成了一套独具创新的总体改造方案,成功对电站两台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出力分别提升8兆瓦。

  秦山核电基地的发展壮大是中核集团数十年自主创新的缩影。随着我国核电发展方针从适度发展变为积极推进,中国核电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表示,在这个发展阶段中,秦山核电基地将发挥重要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秦山核电查看更多>大跨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