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力供需变化或可成为电力改革契机

2008-11-04 16:04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记者 蒋学林

  当前,由于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社会用电增速下滑,部分地区电力需求不旺。显然,这对电力企业的经营将形成巨大压力与挑战。为此,电力企业积极行动,采取应对措施,以缓解不利影响。然而,这是否也可成为推动电力改革、理顺矛盾的契机?

  供需变化对电企的影响

  一方面,今年以来,我国电力工业依然保持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势头。据中电联统计,今年1~9月,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166亿元,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5648万千瓦,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设备容量同比增长13%。电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843亿元,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3403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1656千米。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用电增速下滑,部分地区电力需求略显疲软。中电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2.6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7%,为今年首次跌到10%以内。占全社会用电六成左右的重工业用电增速为10.4%,比上年降低7.3个百分点,是导致用电增速放缓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川、宁夏等六个地区9月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出现了负增长,下降幅度分别为5.12%,2.5%,6%,2.27%,1.7%,10.71%,北京、天津、河北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
  电力供应与需求的不同步增长,社会用电增速下降,必然会影响到电力企业。对发电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设备利用小时数的下降。前9个月,全国火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805小时,同比减少165小时。当然,各地区遭遇的具体情况不同,体现出强烈的不平衡性,部分地区累计不到3000小时,有的地区累计已经接近5000小时。广西、四川、内蒙古、云南四个地区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500小时以上,而海南、安徽、甘肃、广东等地区却上升150小时以上。
  对电网企业而言,直接影响其售电量。据了解,今年1~9月全国售电量216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2%,增速较今年前几个月有较大下滑。部分企业售电量出现负增长,比如四川省电力公司9月份售电量为78.8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了1.13%,为近年来月增速首次下降。

  增供扩销背后的矛盾

  面临电力需求不旺带来的经营压力,电力企业纷纷积极应对。有的电网企业相继推出一系列应对措施,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部分具体措施隐含的矛盾不容忽视,比如“加大对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力度,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努力增供扩销”,其背后的矛盾包括:节能减排已经被国家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增供扩销是尽量多地销售电力电量,意味着消费更多能源,排放更多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与节能减排形成冲突。
  这种矛盾是显而易见的,电网企业为何“明知故犯”?据分析,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对企业及其负责人的考核。目前的考核体系中,经营业绩属于重要内容,这对企业行为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面对不利形势,电力企业自然要想方设法提高售电量,完成考核指标。一般而言,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保值增值、投资回报等是天经地义的,考核其经营业绩也是应该的。但是电力作为基础性产业,将经营业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是否妥当?部分电网企业人士希望考核体系有所调整。
  事实上,这也是摆正电网企业定位的问题,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电网企业,需要电网企业做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政府、用户和电网企业本身可能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否应该共同认识到,电网企业更多承担的是社会服务职责?购售电价格是完全由国家调控的,对电网企业的考核或应更侧重服务方面?考核经营业绩有一定必要性,对控制工程造价、降低管理成本等有积极作用,但重要性是否应当降低?
  此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不可再陷入电力短缺与过剩的循环怪圈。这是有前车之鉴的。不应为了增供扩销,而置差别电价政策于不顾,形成不应该的优惠电价政策。同时,电力需求侧管理应当继续深入开展,确保电力的有效消费。

  利用好供需变化的契机

  综合分析,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变化给电力企业的经营造成了影响,但也给电力工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应对电力需求不旺,四川省电力公司相继推出的举措中包括:做好直购电试点工作,扩大和培育电力市场,拉动增量市场发展。直购电改革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关方面也在大力推进。但从2002年底启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推进较为缓慢,只在吉林、广东省各启动了一个试点。那么,从四川省电力公司推出的举措看,当前的电力供需形势能否成为推进直购电改革的契机?电力改革的其他方面,是否也可因此向前推进一步?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每年投产规模甚至突破1亿千瓦,很快扭转了用电紧张局面,但也存在无序发展、一味做大等问题。目前电力供需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是否可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将电力工业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如何制订科学的电力工业发展规划,引导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当前电力需求形势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炭供应紧张局势。进入8月份,全国煤炭市场晴雨表的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居高,煤炭价格也因此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从8月上旬到10月下旬,热值5000大卡的煤炭每吨下降了200元~300元。“市场煤,计划电”的矛盾如何调和,煤电之争可否借此理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