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财经正文

体制机制之变催生电力工业无穷活力

2008-11-11 10:17来源:全景证券频道关键词:电力工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无论是规模速度的迅猛增长,还是深刻的体制之变,都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电力工业所实现的巨大跨越,不仅创造了自身的发展奇迹,更成为中国30年非凡巨变的一个缩影。

  随手打开电视与空调;在夜色中尽情欣赏都市的霓虹璀璨;乘坐快捷的电气列车进行一次放松之旅……

  在享用充足电力的惬意中,人们也许只会在突然之间,才会感受到一种难以置信的变化和速度——一个国家,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记载下了真实的蹒跚,也同样纪录下一段翻天覆地式的巨变!

  2007年底,中国发电装机规模已达7.18亿千瓦——这个数字是1978年的12.6倍。

  1978年,全国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仅为23.05万千米,到2007年底,已达110.63万千米;除西藏、新疆、海南及台湾外,全国性的互联电网已初步形成……

  令人惊异的发展速度背后,是中国电力巨人深刻的“体制之变”。

  历史,已清楚地刻下了中国电力巨人不断变革、去旧履新的足迹:

  1981年12月,山东龙口坑口电厂正式开工兴建,这是全国第一座中央与地方集资兴建电厂;

  1993年,国务院证券委批复同意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到美国发行股票。次年,两公司成为中国内地在纽约上市最早的企业;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明确:撤销电力工业部;

  2002年6月,最后一个跨省电业管理局——华中电业管理局被撤销,标志着我国承担电力行政管理职能50多年的五大电业管理局,实现了政企分开;

  同年12月,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小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电力投资集团等——厂网分开、发电侧充分竞争的格局正式形成;

  2004年底,国家发改委《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运机制的意见》出台,标志着备受各界瞩目的电煤问题朝着市场化方向迈出一大步……

  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电价制度改革、电力资产重组、政企分开改革……不断的变革中,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政府调控、机构监管、企业自主经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和服务”的电力体制格局展现在世人面前。

  深刻的体制机制之变,清除既有“积弊”,更催生出无穷的活力:从组建至今,5大发电集团装机容量翻番增长,国网、南网等迈入世界500强企业。

  从改革初期的电力投资匮乏,到实施跨国境外收购,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电力工业的整体实力在30年中所完成的非凡巨变。

  截至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程承包、委托运营等境外业务。2007年,电力行业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逾155亿美元;国家电网公司的境外企业达到12家,累计投资额达6770万美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工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