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五大发电巨头巨亏悬疑 电力需求骤降 银行观望

2008-12-10 10:33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关键词:五大发电巨头银行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河南省焦作市丹河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河公司)的两台10万千瓦机组在10月16日正式停机。

  停机的原因是生产难以为继,丹河发电有限公司欠下的巨额债务绝对不是两台小机组所能负担得起的。公司财务部部长焦天民曾对媒体透露,今年前7个月,已经亏损6144万元。

  这家公司的控股股东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属于中国5大国有发电集团之一。

  2007年煤价开始大幅上涨之后,电力企业的日子就不再好过。丹河公司停产前一直是赊煤发电。

  在国家“上大压小”的宏观调控下,10万千万机组的小火电厂关停本属正常。只是因为经营成本问题而停机,丹河公司的遭遇显得有些悲壮。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统计部主任薛静看来,从冬天开始,发电机组停机的可能会逐渐增多,“发电企业现在连正常的生产经营都无法维持,这是最要命的。”

  电力企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遭遇煤价持续上涨,燃料成本在经营成本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为了控制CPI指数过快增长,国内电价一直没能执行固有的涨价模式—“煤电联动”。

  过去,电厂买不起煤导致发电机组多次出现大范围停机,在社会上造成“电荒”。而现在的停机不再是因为缺煤,而是电力需求下降。

  根据中电联的统计数据,今年10月份,全国完成发电量2684亿千瓦时,同比增幅为-0.82%。今年前10个月,全国累计发电量28468亿千瓦时,增长9%,增速同比下降了7.2个百分点。

  同时,薛静表示,预计11月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会继续走低,这表明这个社会经济的用电量下降的势头还在继续。

  此前,中电联预计,今年年底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可能会掉到5000小时以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是发电厂发电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越多表示设备开工率越高,5000小时被认为是产能是否过剩的平衡点。

  用电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现阶段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开始慢下来。国家电网公司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10月份之后,已经明显感觉到用电量下降。薛静表示,相对于煤价高涨,需求下降对电力企业的影响更大。

  银行从旁观望

  作为中国电力行业代表的5大国有发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旗下各自的上市公司均在发布三季报时预告,2008年将全面亏损。其中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能国际,600011.SH)在前三季度已经亏损26亿元。据报道,国电燃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廷荣更是预计,到年底集团亏损将达90亿-100亿元。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指出,虽然CPI指数和煤价已经回落,但电力需求又开始下降,各方面的压力接踵而来,暂时还看不出电力企业短时期内走出困境的希望。

  一直以履行社会责任为首要任务的电力企业在这个冬天遭遇尴尬。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今年已经两次上调上网电价,但发电收益根本不足以弥补企业成本高涨带来的损失。薛静表示,即使现在煤价已经大幅下降,但离电力企业发电的盈亏平衡点还很远。

  而根据万得资讯(WIND)统计数据,众多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居各行业前列。今年第三季度,56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负债率算数平均值达到了62.08%,而这一数据在年初仅为56.22%。

  成本上升则主要是燃料成本和财务费用的推动,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煤价的上涨加大了电力企业的资金压力,而由于投资扩张引起的高负债率也使众多电力企业苦不堪言。

  专家指出,前两年,中国每年都会新增1亿千瓦时的发电量,这是电力市场急剧扩张的结果,很多企业还没有开始赢利,就迎来了现在的需求下降期,是以高负债率的恶果开始显现。

  一个不错的消息是,央行在11月27日下调基准利率108个基点,这对于减轻企业的财务费用有很大帮助,不过,薛静表示,问题是企业的资本金短缺,在严重亏损局面下,电力企业面临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

  央行焦作支行陈曾明表示,降息和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鼓励银行放贷的举措,但对于急缺资金的电力行业来说,银行的表现反而很谨慎,基本处在观望状态。

  今年5月份,河南省规定,电力企业为了买煤,可以申请封闭贷款,银行不得因企业暂时亏损而降低信用等级、终止贷款发放。不过,银行在执行这一规定时并不积极。

  据介绍,前几年电力行业疯狂扩张时,都是银行跟在后面送贷款,但现在,由于多数电力企业亏损,银行面对电力企业的脸色则变得难看。即使迫于政府压力放出一定贷款,也是条件相当苛刻。

  陈曾明表示,在当前的畸形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贷款的风险逐渐向煤炭企业和银行等相关企业、行业转移。如果银行此时背起了电力企业的风险,煤电矛盾缓解了,但由此形成的银行风险谁来背?

  博弈547亿注资大餐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其实还是看好电力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但现在电力企业面临巨额亏损,银行还在等待,它们关心的是谁来主动帮助电力企业减轻负担。

  银行方面期待放贷的风险能由某个方面,比如政府来承担。这一预期出现的背景是,11月底,国资委公布了经过国务院批准的200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根据国资委发布的消息,2008年央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额547.8亿元。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200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下达,配合了近期出台的国家重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于引导中央企业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帮助中央企业渡过难关将起到积极作用。

  由于此前已经披露,国有航空业的代表南航已经明确将获得30亿元注资,东航的申请也正在批准中。同样作为中央企业,电力企业的亏损额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以业界对于电力企业获得国资委注资的预期也比较强烈。

  包括华能集团、国家电网在内的电力企业在接受时代周报问询时,均作出了欢迎与期待国资委注资的回应。不过,注资预期并没有得到官方的回应。

  547亿元的资金面对143家中央企业,除了那些还能大幅赢利的,剩下的究竟如何分,分到每个企业的手中还有多少,分配的过程中,政府是否会预设条件,要求将资金投入节能领域等,这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薛静透露,目前,政府已经有意向帮助电力企业,但怎么帮,现在根本没有定下来。据透露,无论是直接注资或者补贴,还是信贷支持,包括建议重组等相关方案都在讨论中。

  薛静表示,因为这里面涉及的情况比较复杂,电力企业除了央企,还有为数众多的地方电力企业,甚至包括民营企业,在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不能只照顾央企。她指出,大的电力企业在遭遇亏损时还能通过多种手段化解,而小企业在坚持不了的时候只有停产倒闭。

  能源专家林伯强教授表示,电力企业即使获得注资,每家能分到的也很少,不过,注资体现了政府的支持,可以增强电力企业的信用。

  林伯强教授也指出,5大发电集团集体遭遇巨额亏损,症结在于电价不到位,价格改革才是中国电力市场最根本的良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五大发电巨头查看更多>银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