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江泽健:农电队伍里的“文化人”

2008-12-11 10:14来源:www.chinapower.com.cn关键词:江泽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者:江丽霞

     他曾是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农村供电所长;现在,他是福建三明电业局第一批农网配电营业工兼职教师。从过去基层供电所的一名普通农电工,成长到现在的“专业技术能手”,不知不觉中,江泽健走过了近18年的农电之路,一路走来,变化的是工作内容和岗位,不变的是他对学习知识的热忱与执着。

   一个月的“速成农电工”

    1991年江泽健自技校毕业后,就分配到距泰宁城关30余公里的大田乡供电所工作。带着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和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但是从学生到农电工,从书本上的理论,再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远比他想像的更复杂、更困难。

   “这种身份的转变需要时间‘衔接’,而当时我们所里人手少、工作任务重,迫使我必须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身份的转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工作、完成好工作……”谈到初为“农村电工”时的迷茫和遇到的困难,江泽健脸上流露出的依然是那股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干劲。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江泽健白天苦练技能,向师傅请教架线、安装、维修等技术活,晚上就一头钻进借来的有关高低压线路施工等业务书籍中,每晚都是自学到深夜,累了、困了,就做几个俯卧撑、跑上几圈,或者用冷水洗一把脸。到了第二天,再带着书上看到的、学到的知识到实践中操作、检验。凡是遇到不懂的问题,他都会及时向所里的老师傅们请教。因为有学校所学电力专业的基础,江泽健很快便掌握了检修、登杆、架线等基本知识和要领,而且凭着那股“勤奋认真”、“不耻下问”的学习干劲,业务水平与理论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一个月后他就能够在工作中独挡一面了。

     “农村电工不是一项单纯的工作,不分专业,无论是抄、核、收,还是抢修、安装、架线等样样都得会,要做好、做精,就必须多看、多想、多问、多做,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江泽健向笔者道起了他的“学习秘诀”。

“师傅”想比“徒弟”学到更多
     “谁说师傅什么都行,徒弟就什么都不行。事实上,师傅有师傅的优势,徒弟有徒弟的特长。两个人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在该公司开展的党员“一带二”活动中,江泽健与变电运行部修试中心的新员工林恒结成了“师徒对子”。在“带思想、带安全、带技能、带作风、带业绩”过程中,作为师傅的江泽健却想比徒弟学到更多。

     “我在架空线路、电缆铺设、电力抢修、业扩报装等方面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些是我的‘强项’,我可以教他;但电脑方面的知识,我们就远不如年轻人了,现在10千伏配网线路正式上线运行“GPMS”系统,其中就涉及到数据的导入、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等,这些都要导入到系统中,运用起来我就显得笨拙,不能够得心应手。这些恰恰是我徒弟的长处啊,我可以向他学。”江泽健这个学习爱好者又闲不住了。
现在,只要一有空,江泽健就会主动约小林培训电脑,从电脑的基本操作到电子表格的制作,再到“GPMS”系统的运用,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专业毕业的徒弟教得是有模有样,而师傅更是学得认真又用心。

    “对于我来讲,学习新东西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一直以来,我就一个想法,活到老、学到老。眼下,我正在准备‘二级建造师’取证考试,学好、用好电脑对于一个在‘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要求下的‘新农电工’来讲是十分必要的!”

      几年来,江泽健凭借着自身扎实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先后被公司推荐参加了国家电网、省、市公司开展的农村电工岗位知识与技能等竞赛近30次,也先后获得了三明市优秀电工、福建省农村供电所长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理论第三名、省公司系统优秀农村电工、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农村供电所长、省公司授予的“抗冰抢险保供电”优秀青年突击队员等24项证书和荣誉,每一本证书都洒满了艰辛和汗水,记录着他积极向上、认真踏实走过的每一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江泽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