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重庆:打造区域经济合作 推进能源持续发展

2008-12-31 09:16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关键词:经济合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来源: 中国企业新闻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能源供需全面趋紧:煤炭供不应求、成品油限销甚至脱销、天然气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重庆市以贫煤、富气、无油的总体能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重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能源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重庆能源供给的现状煤炭资源供给矛盾突出。一直以来,我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不高,煤矿点多面广,平均生产规模约5万吨,未形成整体竞争力。国有重点、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分别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49.0%、16.3%和34.7%。

   而在重庆,这种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不高的特点则更为突出。重庆市煤炭资源赋存地质条件差,自然灾害严重。大中型矿井数量较少,小型矿井占绝大多数,这种矿井小而多的格局决定了重庆市电煤的集中供应保障能力不强、调运调控难度较大。

    在重庆市主要煤炭消费领域,因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受国家环保政策的限制,冶金、建材、化工和民用的煤炭消耗量将比较固定或相应减少。未来几年中,重庆市火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将以15%—24%的速度增加,因此,煤炭的供求矛盾集中体现在电煤的紧缺。

天然气资源有一定优势。重庆市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地区,全市探明储量32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7以上。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在工业领域开始使用天然气,80年代初天然气进入居民家庭。目前,重庆燃气市场虽然已进入加速发展期,但天然气的年产量也仅为92亿立方米,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只不过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障碍,特别是天然气的勘探权问题,全国除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和革命圣地延安有一家外,其它任何省市都没有,国家高度垄断。加之重庆气矿天然气净化能力有限、天然气管道设施陈旧等诸多因素影响,重庆市天然气的供给现状也不乐观。

电力供给面临新的挑战。重庆市电网属于典型的受端网络,自发电量不能满足全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供给矛盾十分突出。夏季日用电缺口高达上百万千瓦时,虽然有关职能部门采取错峰填谷、分时段实行超限加费等措施,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电力缺口仍然很大。尽管这几年加速发展电力,包括火电、水电等,但就全市的具体情况来看,我们应该看到水能资源的有限性、火力发电因煤炭供给矛盾的受限性。至于风电、核电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因而全市的电力供给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重庆市能源发展的对策和思考经济要发展,能源要超前。作为集能源开发、能源投资、能源利用和能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重庆能源集团,在能源发展方面的做法、尝试和思考或许对全市能源经济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一、发挥能源优势,打造区域经济能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推进区域经济合作首先必须加快能源整合,特别是要加速“一小时经济圈”内的能源一体化进程。区域能源作为整个能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一是能源行业必须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按照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关于加强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要求,坚持“市内市外并举,新建技改并重,收购整合并进”的发展思路,采取“内圈、南占、西联”的发展战略,在渝、滇、黔3省市形成12个战略发展片区,使煤炭主业跨区域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以此带动资源要素的汇聚,推动各能源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行业内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削减地区间和企业联合的障碍,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是加强能源行业内的合作。由于各种能源在开发利用上的外部环境影响不一样,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会不一样。因此,加强能源行业内的合作,以主能源(煤炭)带动其余能源企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推进能源一体化整合。除能源行业的自主合作以外,也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合理配置资源,引导行业内的企业加强合作。

三是政府主管部门对能源发展应统筹规划,使各种能源方式分布合理,在区域内合理规划组建若干个能源枢纽站,使区域内能源与整体能源网络之间实现无缝衔接,为区域能源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平等的并网权利。特别是推进扩大开放进程中,要把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全市的新一轮发展有机结合,使水能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全市的新一轮发展相配套;要根据区县的交通条件、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因素统筹规划区县的发展,突出能源优势,打好特色品牌。

二、利用管网辐射,抢占能源市场能源网络的形成和发展重点是燃气市场的开拓。一方面,以燃气集团为主体,以主城区为依托,通过收购、控股等方式向区县辐射,整合区县天然气公司,抢占天然气供应市场,争取到2012年,将供气区域扩展到全市40个区县中的30个区县。

另一方面,抓住中石化输气入渝的机遇,做好中石化天然气入渝的管道对接工作,积极投入重庆市骨干管网建设,打造省级管网构架,形成“一城一网”。发挥重庆燃气公司的管理、技术优势,控制住市场。

此外,还要通过收购整合其他城市燃气公司、管线工程建设、CNG加气站管理技术等多种合作形式向市外发展,放大燃气集团的品牌效应,使燃气集团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应迅速从地方性向区域性、全国性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大力发展水电,加快发展生物质能、风电和太阳能,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为更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创造条件。作为全市能源发展的骨干企业,我们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上加大了工作力度,未来计划投资5.6亿元用于新建水电项目的筹建、在建和续建,拟建风电项目。

同时,进一步探索瓦斯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推进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虽然集团公司经过多年探索将它用于居民生活用气和瓦斯发电,但作用发挥得还不够。重庆地区煤层气资源储藏总量达2000亿立方米以上,目前抽采量每年却只有3亿立方米。对此,有关人士认为,瓦斯的开发利用空间很大,是能源行业另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系重庆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经济合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