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兰州人用上“核暖气”

2009-01-15 09:28来源:国际电力网关键词:核暖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兰州市的采暖供热一直是政府在城市管理上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每年临近冬季,如何解决好居民采暖问题都会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人大代表贾子俊等10名代表联合向大会提交了《采用低温核供热技术解决兰州市采暖问题》的议案。

    兰州市城市供热能力严重不足,急需增加供热能力。据调查,目前兰州市东、西两端联片供热能力分别可供1080万平方米和960万平方米,城市中间地带还有960万平方米尚未解决联片供热问题。

     贾子俊等代表在议案中说,低温核供热技术%26mdash;%26mdash;%26mdash;常压池式供热堆是安全、高效、节能、清洁的解决城市供热问题的最好途径。一是技术简单成熟,具有安全性好、系统简单、厂房和设备占地面积小、运行灵活可靠等优点。目前,国家核安全局已对常压池式供热堆技术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其结果是:技术完善,系统安全可靠,具备建造条件。二是常压池式供热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从有关的研报告中(2003年)估计,200MW(相当于285吨锅炉)核供热站投资约为2.6亿元,其使用寿命为40至60年;如达到同样供热目的时,核燃料成本仅是煤的1/4,是天然气的1/10;而且非采暖期的停堆管理简单,需要较少人员和投入。如果有可能还可对生活小区夏季实施24小时供应生活热水。三是常压池式供热堆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首先,从环保方面看,如果建设2%26times;200MW核供热站,每年需1.8吨燃料铀,可替代35万吨原煤,每年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49.5万吨,二氧化硫0.77万吨,氮氧化物0.2万吨,烟尘0.14万吨,排放的放射性仅为燃煤锅炉的2%左右,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其次,核供热可能有效地解决现在以及将来燃料价格和运输这一制约电力和供热发展的问题。再次,每年可节省约35万吨煤的运输成本。

     此项技术的应用取得实践证明。1983年底清华大学对2MW池工堆进行了技术改造完善,向工作区三幢面积16000余平方米的建筑物供暖一个冬季,这是我国首次核供热的工程试验,取得了宝贵经验。

     贾子俊等代表认为:建设两个热功率200MWt反应堆即可解决目前兰州市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每个热功率200MWt的机组供热面积为250万m2,加一个调峰锅炉即可使该机组满足500万m2的供热。两个机组即可解决目前兰州市的供热能力缺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暖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