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国际正文

水电局针对农村水电发展四大差距 提出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2009-01-15 09:30来源:水利部关键词:水电局水电科学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电局在学习实践动分析检查阶段,对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检查,并针对农村水电发展中存在的差距,提出了今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农村水电发展的四大差距

  一是农村水能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差距。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小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28亿kW,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山区,与贫困人口分布和水土流失区域基本一致。到2008年底,全国小水电总装机容量5000多万千瓦,开发率仅为39%,区域发展也极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开发程度更低。

  二是水能资源开发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存在差距。长期以来我国水能资源管理缺位,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化配置制度还没有普遍建立。由于单纯强调水能资源开发的规模和速度,过多地注重发电效益和经济利益,忽视了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三是农村水电安全监管与保障公共安全的要求存在差距。近年来,由于职责不清、监管不力,一些地方出现了抢占资源、无序开发、违规建设等问题。有一千多座%26ldquo;四无%26rdquo;电站尚未整改,这些水电站存在安全隐患,有的甚至酿成重大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四是农村水电开发与当地农民利益需求存在差距。农村水电开发过程中考虑农民利益不够,加上诸如征地、拆迁补偿处理不当,有的水电开发项目不仅没有给当地农民带来好处,还影响了生产生活用水,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26ldquo;三个代表%26rdquo;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26ldquo;三农%26rdquo;、保障民生、改善生态、促进水能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统筹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严格资源管理,规范建设秩序,强化监督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与农民利益、地方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结合,走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思路。把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基本要求与农村水电实际结合起来,按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水能资源条件的新变化、山区农民群众的新期待,创新农村水电发展思路,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实现农村水电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一是推动水能资源从充分开发利用向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转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二是推动水能资源从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转变,注重水能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三是推动农村水电从重建设和运行管理向重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转变,注重农村水电公共安全。四是推动农村水电从追求单一经济效益向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转变,注重农民直接受益。

  (二)加强以水能资源规划和管理为核心的政府职责,促进科学发展。加强中小河流水能资源规划,统筹协调好发电与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科学合理确定开发方式和开发程度。积极推进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出让和市场化配置,逐步实现水能资源有限、有序和有偿开发。加强水能资源管理,研究制定《水能资源管理办法》,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能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

  (三)加强以安全监管和技术进步为核心的行业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建立农村水电安全监管制度,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加大监管力度,继续开展违规水电站清查整改,杜绝产生新的违规水电站,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及时编制和修订农村水电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加快农村水电站技术改造,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进农村水电行业技术进步。抓紧研究制定《农村水电条例》,尽快把农村水电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四)加强以水电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为核心的民生水利建设,确保农民受益。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持续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积极推广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和扩大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扩大建设规模,加快实施《2009~2015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全面完成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建设任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局查看更多>水电查看更多>科学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