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晋鲁联姻:发展新思路的共赢选择

2009-01-16 09:34来源:国家电网报  关键词:晋鲁联姻晋电入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进入新年的第一周,晋鲁两地就因一次“联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月4日,山东、山西两省在北京签署《能源交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后,两省将在两大工程上展开合作:一是“晋电入鲁”工程,从今年开始至“十二五”期间,山西通过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和电网建设,分别经过晋北和晋东南两条通道向山东送电1000万千瓦;二是实施出海铁路大通道工程,争取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山西中南部到山东日照港的铁路,借山东出海。

  在抵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次合作无疑是有效扩大内需的双赢手段。而越来越多的信息透露出,各地政府正在通过自身能源角色的调整、能源发展思路的变化,逐步改变本地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角色和地位。

  达成能源输送共识

  尽管地缘环境和发展情况不同,山东和山西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寻找能够合理运输能源的大通道。

  山东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最大的开放区域之一,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使山东省对能源的需求旺盛。山西省则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煤炭等资源十分丰富。山西省在对煤炭产业进行定位时曾提出:山西煤炭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不会变,煤炭产业在山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会变。

  能源运输是它们遇到的共同问题。山东省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史玉明的2008年过得并不安稳,他说:“山东70%的贫瘦煤来自山西,但2008年受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因素影响,电煤资源短缺和运能紧张就像卡住山东电力供应的枷锁。”而据山东省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预测,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日益倚重外煤。到2010、2015、2020年,山东省分别需从省外调煤1.9亿吨、2.9亿吨和3.5亿吨。

  2007年,山西省外销煤炭5.5亿吨,外送电450亿千瓦时,按照煤炭产业发展规划,未来的发展重点集中在晋东和晋中南部煤炭基地。由于山西中南部地区受铁路运输能力限制,近年来公路煤炭外运增长迅猛,由2003年的5350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14亿吨,年均增长21%。

  山西省一位煤炭界资深专家认为,中国电力建设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电厂的布局不合理。许多拥有大型火电厂的地区没有煤炭,所以不得不从遥远的煤炭产地通过铁路、公路运送,不仅造成运力紧张、社会资源浪费,还导致发电成本加高。每年的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煤炭吃紧。

  山东大学电气学院负责人也认为,随着山东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从外省调配能源不可避免。然而,运煤已经受到铁路、公路运力的限制。

  一个有资源,一个有需求,让晋鲁达成姻缘的红线也在此时愈加清晰。2008年,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提出按照国家“西电东送”和山西煤炭产业发展规划,将逐步提高对外输电水平。特高压电网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力等优势,作为运输能源的大通道,能够满足两省对能源的需求,而它的建设也在公众视野中快速推进。在今后两三年内,中国最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山西将依托投资巨大的电网建设加快“煤电并输、输电为主”的战略。山东省也提出,山东的煤炭等一次能源短缺,积极接纳省外来电,实现输煤输电并举是山东转变电力发展方式,保障能源安全和电力供应的重大战略举措。

  通过实施“晋电入鲁”等工程建设,两省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在能源交通领域的战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实现优势互补。

  寻求经济发展共赢

  “晋电入鲁”的背后,是双方促进各自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渴求,迫切需要延伸能源产业链条的山西省,和积极寻找更为清洁、经济电源的山东省,目标得以契合。

  新年伊始,山西省代省长王君有些忙碌,在1月4日签署《能源交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1月8日,他又出席山西省11个市同时启动11项输变电工程新项目的活动。从2009年到2011年,山西将投资310亿元进行电网建设。

  同一天,山西省举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新闻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再次强调:“我省将实施‘晋电外输’战略,未来几年内将新建一批电源点,优先考虑建设60万千瓦以上的坑口电厂,新增4000万千瓦的发电量,向山东、江苏、湖南等地输出电力,保障这些地区的供电能力,同时实现我省的转型发展。”

  近几年,山西省一直强调,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大省发展为经济强省。关于向山东供电,山西省副省长李小鹏说:“我们要努力做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变输煤为输电就是转型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今后我们不但通过铁路把煤炭送出去,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煤炭变成电能,通过高压输电线路和特高压输电线路向他们输送电力。”

  一位电力分析师认为,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能,变输煤为输电,是山西省转型发展的开端。“通过高压输电线路和特高压输电线路向省外输送电力,这样既环保,又节约运输成本。”

  2008年11月,山东省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国家电网公司将通过特高压输电网络等方式,在2020年之前,建设6条输电通道,向山东输入5200万千瓦外电。这占山东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20%。

  此次两省签订输电合作协议,在满足山东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同时,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减轻了山东节能减排的压力。根据环境专家测算,如果“外电入鲁”目标实现,山东可节约原煤消耗1.28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56亿吨。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这也为山东省换来相应的工业发展空间。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说出了两省的根本需要。他认为,山东和山西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两省经济合作进程,推动两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次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战略意义,就是让两省在国家实施东部沿海率先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中共同走在前面。   链接   更多需求 更多合作   不只是山东省和山西省,各地在努力加快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各地一边挖掘自身潜力,一边开始寻求“外援”。

  以环渤海地区为例,内蒙古对此区域的其他省份而言,不亚于一个能源腹地,周边省份都将内蒙古划为自己的战略能源储备地。

  内蒙古煤炭远景储量达到1.2万亿吨,这样的容量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二位。而对于环境和资源承受能力已经超载的环渤海地区来说,重化工的火线上马更加剧了煤电油气等能源的需求量。城市化发展同样加剧了环渤海城市对于能源的依赖性。

  在《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及节能规划》电力需求方面提出,“通过合作、共建、直接投资建设,掌控外部电力资源,力求到2010年,在内蒙古、山西等地掌握800万千瓦以上的电力资源,强化北京电网的电源支撑。”

  河北省“十一五”能源规划也明确表示将加强与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的合作,重点推进“冀蒙”煤电合作项目,缓解本身的煤炭供需矛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晋鲁联姻查看更多>晋电入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