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记晋中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

2009-02-23 09:41来源:www.chinapower.com.cn关键词:带电作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者:仇晓静 要粮安 

     晋中“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成立于1972年于1978年解散。短短的7年中,20名执着、吃苦的姑娘,创造了山西输电史上的奇迹,她们顺应历史潮流而生,又随着时代发展悄然隐去,她们的事迹足以令今天的输电人引用为荣。
解散后, “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姑娘们被分配到不同岗位开始新的工作。珍藏着那一段难忘经历的姑娘们,在随后的30年中,依然勤奋尽业,默默无闻,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着、奉献着,她们中2人成为了中层干部。截至2009年2月,她们中6人在职,2人退居二线,2人调离晋中供电分公司(电业局),10人已经从各自岗位上退休。如今的她们,延续过去,珍惜现在,依然是笑颜如花……

张瑾英: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张瑾英,原线路工区副工区长和三八带电作业班的副班长。后担任大用户所主任。现退居二线。
     “三八带电作业班”解散后,张瑾英被分配到当时的用电科,开始了20多年的用电管理工作。工作变换了,角色转换了,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张瑾英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性格,凭着这点她从用电管理的副职干到了大用户营业所主任,成为晋中电力营销战线上的“一杆旗”。
     众所周知,电费回收工作是用电营销系统的一大难题。张瑾英担任大用户营业所主任时,管理着晋中市10千伏及以上、50万千瓦时以上的用户近40户,年售电量近10亿,占分公司售电量的30%以上,大用户所的电费能否回收直接关系到分公司的经营效益。张瑾英深刻认识到回收工作的重要性,常语重心长的跟员工说:“电费回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营销工作的整体水平。绝不能因为大用户欠费托分公司的后退。”就是这样的意念,她带领全体员工发扬“三千精神”,跑遍了晋中市11个县市,调查研究、制定措施,为电费回收付出了太多的辛勤与汗水。她根据用户的特点,分门别类征收电费。在晋中供电分公司开创性地与大用户逐一签订单另的电费回收协议,并根据用户的经营、生产状况,建立了分次征收当月电费制度。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对于钉子户她就亲自上门、一户户催缴;及时与用户沟通,做好各项承诺,赢得了用户的信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确保了大用户电费回收年年100%。大用户营业所年年被晋中供电分公司评为先进单位。先后荣获省公司营业窗口优质服务“十大标兵”、晋中市“五一”奖章,“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 等称号。

李淑芳:“最好一班岗,我更要站好”

     李淑芳,现在晋中供电分公司办公室,是“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的公认的实干家,平时话语少,干活那是没得说。“三八班”解散后,李师傅被分配机关科技科工作,先后又在政治处、宣传部和办公室工作。1988年2月,晋中局成立档案室。李师傅被调至到档案室做一名档案员。档案工作是一项严谨、细致、要求很高的工作。站在档案工作几乎“零”的起点上,她没有退缩,依然坚持实干的精神,从头学起。把不到两岁的女儿丢给邻居,外出参加业务培训,加班加点,挑起了该局档案管理达省级标准的重担。
     从文书档案归档材料的收集、分类、整理、编目、上架等到库房管理的各个环节这项繁琐而巨大的“工程”,两个月里,她几乎没有睡过囫囵觉,废寝忘食地与同事大干、苦干,顺利通过了文书档案省级管理标准的考评。为了使档案工作更规范、更标准,在达省级标准后,根据专家建议,李师傅与同事又开始重点实施档案标引工作,并进行了标识卡的制作。这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工作难度又大的工作。李师傅就是凭着培训学习的一点基础,自己琢磨、自己钻研,与同事们一起努力,在省公司系统率先完成了档案标引和标识卡制作工作,并与当年11月率先跃上了档案管理国家二极的标准。在那个微机和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李师傅用辛勤和汗水,用双手一点点地充实和完善着晋中局的档案管理工作架构。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李师傅又逐渐掌握了档案的现代化管理知识,不断努力,掌握技术。与同事共同努力,1999年4月,该局的档案管理工作又顺利通过了国家二级资格复审。
     从1978年至今,21年里,李师傅把“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的那股子认真与执着带到了工作过的每个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与她工作过的同事们,都钦佩李师傅几十年如一日踏实工作的态度。
     再过两个月,工作37年的李师傅就要退休了。但是,在每天上班、下班的人流中,大家依然可以看到李师傅那熟悉的身影,不迟到、不早退,每项工作都是井井有条。用她的话说:“几十年了,都习惯了。一天不退休就还是在职人员,没有理由推辞,做好每项工作是我份内的事。最后一班岗,我更要站好”。

聂建萍: “我们那时,就是不认输”

     聂建萍,现任输电工区劳资员。性格直爽、做事干练的她,谈到“三八班”时,满眼的温柔与留恋。在她的脑海中,那段经历是永远的财富。在她的嘴里,说得最多便是“我们那时……”。
     线路工作的特殊之二是来自高空的恐惧,但凡线路检修工作都由等上那高高的铁塔、水泥杆,只有先成功登上去,才有可能完成随后的检修工作。登上去,看似简单,但登出这第一步需要付出的艰辛只有姑娘们知道“我们那时练习登水泥杆,因练习场地只有两根杆子,最多同时允许两个人练习,每天早早的一吃饭,便提着脚扣抢占训练场地,生怕练少了,跟不上大家拉后腿。不仅自己比着练,还与男同志较着真的练,男同志从地面到杆塔顶端25秒,我们就要练到24秒……”说起那时,聂师傅是滔滔不绝, “我们那时练习时,握钳子的手满是打得泡,血茧一个接一个的并排长着,没有谁肯少练习一回。”
     “带电水冲洗是当时开展较频繁的作业之一,我们要身背20多斤重的水冲洗喷壶,也就是给果树喷农药的那种壶,经过改造后适用线路绝缘子水冲洗。背着水壶上山,踩脚扣,登杆塔,系好安全带然后才一手执喷枪,一手往壶内打压,喷射的水柱逐片冲洗绝缘子,一趟下来早已是满身汗水,一天下来人早已散了架,回到宿舍倒头便睡,一觉醒来,依然精神饱满的扛起喷壶上山继续工作着。吃苦受累都不怕,我们就是不认输。想起那时,就觉得我们也很伟大,呵呵……”
     从聂师傅爽朗的笑声和言语中,可以感觉到她的自豪与对那时的留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带电作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