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观点】公正看待发电企业亏损

2009-02-24 11:08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关键词:发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记者 孙向方

     2009年过去快两个月了,五大发电集团和煤炭企业重点合同电煤至今仍然未签一单。最近,网上关于煤炭应否涨价、发电企业巨额亏损等问题讨论的很热烈。纵观这些评论,有的比较客观公正,也有的由于对电力行业缺乏了解,没有任何调查研究,从互联网下载一些不准确的数字作论据,将错误的信息传导、放大。作为电力企业员工,笔者很想就有关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发电企业究竟为什么巨额亏损?

     一直以来,发电企业工资高导致亏损的说法很盛行,其根据大多是子虚乌有的10万元年薪的抄表工。事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发电企业究竟为什么巨额亏损呢?

     我们知道,发电企业主要有两种成本,一是固定成本,二是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办公费、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和保险费等。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变动成本,发电企业的变动成本主要是煤、油等原材料。电力企业利润就是售电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再减去固定成本。

     众所周知,2002年,国家取消电煤指导价格后,重点电煤合同价格完全市场化,全国煤价一直呈加速上涨态势,2008年7月,秦皇岛煤价创纪录地突破了1000元/吨。

     我国煤炭市场改革的同时,电价的市场化改革却没有跟进,电价仍由政府严格控制。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发电企业的经营状况日益恶化。去年的高煤价导致很多发电企业没有边际贡献,也就是说卖电的钱不够买煤,更不要说弥补固定成本,这是发电企业亏损的关键原因,正因如此,发电企业亏损被定位是政策性亏损。

     我们以山西一家发电企业为例,该公司去年电价为0.23252元/千瓦时,但去年该公司的标煤单价达到750元/吨,千瓦时煤炭成本已经达到0.243元,边际贡献为负,一年亏了3个亿。这个时候,发电企业即使一分钱工资不发,一分钱折旧不提,企业也是严重亏损。很多人对电力行业几乎没有了解,也不去调查研究,就写文章,发表言论,使得社会上对电力的偏见和误会越来越大。

     电力在承受着偏见和指责的同时,却在默默地履行社会责任。2008年,我国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国家那么大的困难,煤炭价格一天一个价格,发电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恶化。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家发电企业以亏损停机要挟政府。以中电投南昌发电厂为例,这个厂每吨煤价格1000多元,发一度电亏损2毛多钱,银行都也不给电厂贷款。为了保电战胜雨雪冰冻灾害,中电投总部贷款一亿元拨给南昌电厂,不惜代价坚持生产。除夕之夜,温家宝总理亲自视察南昌发电厂,对南昌发电厂不计代价保电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于这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我们不去怀着感恩的心去感谢他们,反而不做调查研究,无端指责,是一种十分不负责任的态度。

没有电力发展怎能实现节能减排?

    《电力行业亏损不能都怪别人》还认为,电力扩张过快导致发电企业亏损。该作者引用了这样的数字,去年发电装机已经超过了8亿千瓦时,但去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为3981小时,发电企业扩张过快,利用率不足是导致发电企业亏损另一个原因。

     笔者不知道去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为3981小时的数据是从何处引用的?按照中电联公布的权威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发电利用小时是4677小时,并且还是受金融危机和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影响,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下降后的数据,不知道怎么会冒出个3981小时的利用小时呢?论据不准确,如何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该文作者还提出发电企业能耗较高,也是亏损的一个原因。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发电企业的供电煤耗与世界先进水平是有差距的。但请注意,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正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但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的电力装机容量虽然很大,但装备水平不高,10万千瓦以下小机组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电力系统正在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电力优化发展,提升发电机组装备水平,这些年我国发电企业供电煤耗是一直在下降的,试问,如果没有电源结构加快优化发展,怎么关停能耗高的老、小机组?怎么推进节能减排?发电煤耗怎么能降下来?按照作者的观点,电力既不能投资去搞发展,又要降低能耗,这不是勉为其难吗?

煤炭企业工资低板子不能打给电企

     说起煤炭工人,人们就会想起几百米的地下,冒着生命危险辛勤劳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煤矿工人,人们期望,煤矿工人的工资应该能够与他们的付出吻合,与他们的风险与吻合。我也有同样的期望,每每看到长途车上大包小包准备去矿上找活的工人,我也很难过,他们离开家庭,冒着那么大风险去挖煤养家糊口,给他们十倍的工资都应该。但是,煤炭行业员工的收入却很低,然而,这应该从煤炭企业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找电力企业。

     根据发改委通报的经济运行数据,2008年1?—11月份,全国煤炭行业盈利2000多个亿,这么高的利润水平,煤炭企业完全有能力给煤炭企业职工丰厚的收入。然而,煤炭企业并没有煤矿工人大幅员提高工资,提高福利待遇,却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房地产、投入到技术并不成熟的煤化工。煤企利润丰厚不给煤矿工人涨工资,却把板子打到电企身上,天底下那有这样的道理?

     还请善良的人们注意一下,煤价的上涨与煤炭企业员工收入没有必然联系。我们国家现在有大量煤矿是私营企业,由于煤价上涨,成就了多少亿万富翁,流失了多少国有资源。煤老板他们高消费、买悍马,资金转移海外。煤老板赚了那么多钱,他们给矿工加了多少工资?

     煤价上涨不仅下游产业难以承受,也远远超过了群众的购买力。在我的老家山西汾阳,一吨煤卖到750元,当地群众工资收入不到700元,一个月取暖烧一吨煤,取完暖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老百姓真是心忧炭贵愿天暖。在很多地方,老百姓做饭、烧水不用煤,而用电磁炉,为什么?因为烧煤比用电还贵,煤价涨到这个程度,还有不明真相和善良的人们为涨煤价而摇旗呐喊,他们不知道,有人正在偷着乐。

     关于电力企业员工的收入问题,我们必须承认,电力企业员工收入一般来讲是有保障的,电力企业职工收入水平较高是客观存在的。但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每一位电力职工都那么高,就像中国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并不是每一位中国人达到了小康。一般来说,电网企业收入水平较高,新建发电厂人员少,劳动生产率高,职工收入也较高。随着这几年发电企业严重亏损,发电企业职工收入不仅在下降,有很多企业,连工资都不能到期发放,有的企业养老保险企业都欠缴一年多。如果因为工作不努力降工资也就罢了,他们辛辛苦苦地工作,却由于政策性亏损工资一降再降,对他们公平吗?他们能拿到高薪吗?

稀缺性不是煤炭涨价的理由

     煤炭企业常以煤炭价格要体现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为由涨价。笔者以为,煤炭价格要体现稀缺性没有错,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和市场运行情况吻合。按照煤炭企业的逻辑,石油、煤炭、铁矿等原材料也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价格也应该反映稀缺性,应该继续涨价。而事实上呢,石油、煤炭、铁矿等原材料都在大幅度下降,他们就不要反映稀缺性吗?再回到电力系统,如果说煤价要反映稀缺性,我国60%的煤炭是电煤,电价就不要反映稀缺性了吗?因此,煤炭价格应该反映市场的走势和预期,片面强调稀缺性,下游行业无法承受,必将导致大量企业关停破产,员工失业,使得保增长、扩内需的目标无法实现,不仅国民经济受损,煤炭企业也是受害者。

     目前,在发电企业严重亏损,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如果煤价继续上涨,势必造成发电企业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为继。电力是基础产业,如果发电企业资金链断裂,简单再生产维持不住,不仅影响一个行业的发展和正常运行,将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煤炭企业应该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在我国拉动内需、保增长的情况下,煤炭企业要对国家负责,对整个国民经济负责,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煤价不能再涨价了。

     笔者还是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话送给一些评论家:“许多人洗完脸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任就差不多了。”关于电力企业的亏损的问题,员工收入问题,建议多到基层看看实际情况,作者写出的文章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公众负责,没有调查研究,背离实际情况,只会加大误导,制造对立情绪,不利于煤电矛盾的解决,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电企业查看更多>